眼看以德係為首的車企在C級車市場混得風生水起,賺的盆滿缽滿,日系品牌卻是望"C級車市場"興嘆,漸行漸遠。
國內的C級車市場格局,已經定型,以德系三雄為首的豪華品牌,佔據了C級車市場大半的份額。
唯獨日系品牌,在A、B級市場混得風生水起,在C級車市場卻是一敗塗地!
日系品牌不想進軍C級車市場嗎?想!
曾經的豐田皇冠,頂配售價高達50萬,推出之際就是對標寶馬5系和奧迪A6、奔馳E級的車型。
但顯然,豐田高估了自身品牌的溢價能力,除了某系機構部分喜歡採購皇冠作為公車,在普通的個人消費市場,表現平平。
縱然皇冠有着有豐田品牌背書以及豐田強大技術沉澱,但C端市場表現不利已成定局,最後不得已自降身段,錯位競爭。
當下皇冠的起售價格已經跌破25萬,曾經以奧迪A6、寶馬5係為假想敵的目標已成笑談,只能去找奧迪A4、寶馬3系等B級車一較高下,可氣的是,銷量依舊是遠不如不及前者。
目前來看,豐田已經戰略性的放棄皇冠,轉頭向市場推出皇冠的繼承車型亞洲龍,但事實是,亞洲龍只能算作一台B+級車型,達不到C級車型的入門條件。
至此,豐田品牌在C級車市場幾乎就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更激進的説法就是:目前C級車市場已無豐田。
同為日系品牌的本田也曾涉足過C級市場,本田曾經在國內推出過一款旗艦車型:本田裏程。
接近5米長的車身,V6 3.5L發動機,加上購置税之後頂配車型售價超50萬,妥妥的標準C級車。
但推出之後市場表現甚至不如皇冠,早早的就退出了中國市場,現在提及本田裏程,大部分消費者都是屬於不知道的狀態。
事實上,豐田本田衝擊C級車市場的失敗,並非是技不如人,而是日系品牌在選擇當初那條路後(親民路線),消費者已經對日系品牌形成固化認知。
回顧我國汽車消費市場,雖然每年的產銷量巨大,但其中A級B級車佔據了市場大部分份額,而日系品牌又以絕對的優勢拿下A級、B級車細分市場的王座。
長此以往,國內消費者已經形成了一種思維定式,日系品牌就是家用車的代表,提到更豪華的C級車,真與日系品牌扯不上多大關係。
其實日本車走親民路線,也與日本的地理位置有着莫大的關係,日本別稱作彈丸之地,資源相當匱乏,所以日本汽車大力發展的都是經濟型車。當然,這條路並沒有走錯,所以你能看到石油危機爆發以後,日系車迅速風靡全球。
但有利就有弊,日系品牌既然選擇了深耕A級B級車市場,那必然就要放棄品牌調性更高的C級車市場,因為它的品牌力已經已經支撐不起它的溢價了。
那日系品牌沒能力推出一款C級車嗎?有的,但衡量各方面的因素,日系品牌現在進軍C級車市場,幾乎就等於送人頭。
這裏説個題外話,為什麼現在能看到很多車企選擇將某個子公司獨立出來?比如東風的嵐圖,豐田的雷克薩斯。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要與母品牌劃清界限,讓消費者重塑對新品牌認知,方便新品牌的高端化,從而以在不同層次的受眾中樹立不同形象,直接鎖定潛在客户。
綜上:
日系品牌不進軍C級市場,其實是出於各方面的考慮,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投入產出比太低,以目前日系車的品牌調性,很難支持其較高的溢價,推出C級車,基本等於送人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