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經歷了“金三銀四”很多大工廠都找到了大批的員工,其中80%的人都是90後,工廠招聘人員笑稱:“今年有了90後的主流力量,不愁有訂單,沒人手了。”大工廠“吸走”了大批的90以後,小工廠卻為招不到年輕人而煩惱。
東莞的一位小老闆透露:現在小工廠非常需要90後的年輕人,但是卻很難招。每天來應聘的都是超過45歲的人,這些“上了年紀”人,工廠又不敢招。怕“上了年紀”的人身體經不住長期的加班,要是倒在了工作台上,是個大麻煩。
網友聽了這樣的話忍不住要吐槽:這樣的小老闆活該招不到人,早點倒閉更好,90後千萬別掉坑裏去了。
網友@一塵:我們45歲的人正是壯年呢,我們這一代人,吃過苦,更懂得珍惜工作機會。小工廠不要,那是他們的損失。
網友@和擇:能説出這種話的小老闆,説明他身體不行了,自己不行,別説人家幹不了活啊,我們農村人60歲都下地幹活,活好着呢。
網友@金三:樓上説的太對了!現在45歲的人是最大了勞動力羣體,經歷了多年的“錘鍊”,我們能吃苦耐勞。不信你去看看工地上45歲左右的人多,還是90後人多。我們才是建設的主力軍!
網友@看客:一看這個老闆就是“太年輕”了,也不看看現在有哪些90後會主動進廠的?現在的90後文化都很高,個個都往辦公樓裏“鑽”了,誰會去小工廠受這份苦頭?
網友@磚家:現在很多專家都在研究“延遲退休”。工廠不招45歲以上的人,我看應該研究“提前退休”才對,大家過了45歲就一起吃“皇糧”,多好。
小結:正如網友所説,45歲的羣體是一個非常大的勞動力,小工廠不把這一股力量,聚集到廠裏,“招工難”能解決嗎?
人性是趨利的,沒有不願意幹活的人,只是你的薪酬激勵不到位!
建議從企業管理機制方面突破,首先要建立好企業薪酬績效激勵機制,讓員工主動自發的工作!
一、建立不同等級的薪酬考核體系
4)高級業務員:一年平均業績達到500萬以上,第二年就可升級為高級業務員,薪酬可增加20%-30%,設置高值獎勵制度
二、建立業務經理晉升機制和年終獎分配機制
高級業務員可以升級為業務經理,業務經理則對其下屬採用不同的業績平衡點,等級薪酬也將進一步提高
1)業務經理:年均業績達到500萬以上的業務員,均有機會成為業務經理
2)高級業務經理:一年團隊人均業績達到500萬以上,不包含本人業績,第二年晉升為高級經理,享受更高的提成分配
註釋:這種方式是建立在提成的基礎上的,年終獎時可以額外獎勵優秀的員工。每年的獎勵分三年發放到位,如果員工離職,則不再發放獎金
三、建立更高級的的合夥人制度
比如説,高級業務員,業務經理都可以有機會成為內部合夥人,一起分享企業利潤紅利
個人建議:
可以先做三到五年的合夥人模式,再做股權激勵最好。合夥人就是員工自掏腰包入股,但是不擁有公司股份,並且合夥人也不享受剩餘價值,而是分享增值部分的剩餘價值。我們只需要匹配好企業的分配率、員工的回報率就好了,説現實的一點,只要比員工把錢放在銀行的利潤高,那就可以。
合夥人模式分兩種
1.公司合夥人:作為合夥人分享整個公司的經營成果
2.項目合夥人:只參與具體的項目的利潤分成與責任承擔
四、建立股份制與期權分配機制
高級業務經理培養年業績達500萬以上的的業務員超過10人的,就可以成為企業股東或者自己成立分公司,擁有一定的自主權。
給員工做了3-5年的合夥人以後,根據其貢獻,制定不同的合夥機制,可參考以下兩種
1.契約:測算公司的股本,簽訂股權代持合同,讓那個優秀的員工成為企業股東之一
2.期權激勵:通過三到五年的時間,讓優秀的員工不斷增加公司股份
總結:現在很多企業很多采用底薪加提成的激勵政策,所以,沒有讓公司二婚員工成為利益共同體,所以就導致很多優秀的員工被挖走。而李太林薪酬全績效模式,通過使用多元激勵模式,達到留住優秀人才,提升企業業績的能力。
五、PPV量化加薪方案
對於一些剛入職的業務員來説,前三個月比較難,因為業務不熟悉,銷售技巧也不熟,所以就很難賺到錢,壓力也比較大。再加上企業對員工的開單要求也比較高,所以,一些運氣不好的業務員,很難挺過這三個月。但是,如果延長考核週期,企業又容易賠錢。所以,必須要優化薪酬模式,讓員工在開單前,可以通過承擔其他工作來賺一些錢。
而所謂的PPV產值量化薪酬模式,就是指將員工的工作職責,工作內容,工作項目,工作結果等以一種可以量化考核的方式進行利益分配,形成一種多勞多得的利益分配機制,
PPV模式讓那個業務員可以做到一專多能,成為複合型人才,同時做更多的事情,也能獲得更多的收入。比如:
1)跟單業務員,跟蹤生產流程,完成交貨,跟單產值工作
2)市場調查員,調研市場,提供完整的市場信息
3)信息統計員,協助統計和分析市場調研的數據
4)客服,對客户進行回訪,收集客户反饋
5)分析員,收集外部與內部產品信息,並提供數據分析資料進行數據分析
6)公司裏面的行政,後期,美工等工作也可以根據個人能力擔任
沒有利益的趨同,就沒有思維的統一!!別因為工資設計的不合理,而喪失員工心甘情願為你拼命的機會,這是最不划算的投入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