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加入美國所謂的“印太經濟框架”後,果不其然,對中國兩家科技企業下黑手了,將對中興、VIVO在印度的子公司進行調查。此前對中國企業小米也進行過制裁,此次針對中興與VIVO的理由與當時調查小米的理由一模一樣。
當時印度制裁小米後,就有人提出印度極有可能對更多在印度經營的中國企業進行調查。果不其然,前面剛剛加入“印太經濟框架”,印度馬上出手對中國企業中興與VIVO進行調查。根據美國彭博社5月30日援引從印度企業事務部獲得的文件報道説,印度政府正在調查中興、VIVO等在印中資企業可能存在的“不當財務行為”。
同時該文件顯示,印度企業事務部稱收到來自匿名舉報,並表示這份匿名舉報顯示相關中企在印度存在“欺詐”等行為,將對其進行審查。文件還顯示,印度政府早在4月就對VIVO啓動了關於“所有權架構和財務報告方面是否存在重大違規行為”的調查,同時表示要對中興的賬目等進行審查。
彭博社還指出,除了已經遭到制裁的中興、VIVO和小米外,OPPO、華為、阿里巴巴等近500多家中企均在印度審查計劃之列。同時還要求部分中企提供董事、股權架構、所有權架構等詳細信息,並在7月發佈報告,報告將決定企業事務部是否會將案件轉移給專門負責“嚴重商業欺詐”的執法機關進行進一步調查。
面對印度這種帶有強烈政治動機的惡性打壓,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在5月31日的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中國政府正在密切關注此事。中國政府一貫要求中國企業在海外合法合規經營,同時堅定支持中國企業維護自身合法權益。並強調中方願意與印度合作,為兩國經貿投資合作營造公平、透明、可持續的良好環境,進一步擴大雙邊互利合作,為兩國和兩國人民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
自從2020年中印爆發邊境衝突後,再加上印度官方的推波助瀾,印度國內掀起大規模的反對中國企業浪潮。曾出現過大規模的禁用中企的手機軟件,後來就擴散至印度各行各業。尤其是在美國超越中國成為印度最大的貿易伙伴國之後,這種情況就愈演愈烈,比如今年4月26日,印度政府對5款中國商品徵收為期五年的反傾銷税,同時還扣押了小米48億人民幣資產。
在印度政府大規模打壓中企時候,也把部分美企給嚇到了,比如包括美國蘋果公司在內的科技遊説集團ICEA本週致信印度政府,指責印度執法部門對科技行業的特許權使用費支付缺乏理解,將對印度國內的產業造成“寒蟬效應”,擔心遭到同樣的干預。
其實很明顯可以看出來,印度針對中企就是“雞蛋裏面挑骨頭”,有目的性、針對性地打壓,就算中企在印度做的再好,再怎麼合規、合法,印度政府還是會挑毛病。但是印度可能不會想到,外資之所以加大在印度的投資,除了針對中國市場外,更多的是圖印度勞動力優勢和印度市場龐大,要想國際資本投資,一個良好的經營環境才是重中之重。印度政府採取“先定罪”,再尋找“證據”的做法,只會讓國際資本對其望而卻步。到最後,印度只會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印度失去的不僅僅是中國資本,就連國際資本也會大量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