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評:低保户被強行攤派出資修路為哪般?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原創稿

要想富,先修路。然而,修路也得因地制宜、量力而為。對欠發達地區來説,尤其不能“打腫臉充胖子”,更不能胡亂搞攤派。

“雨天不踩泥、晴天不起土”,這是山東省推動農村通户道路硬化工作方案的基本標準。當地設定的目標是,至2020年年底,實現“村村通”和“户户通”。

按説,把硬化路直接修到村民的家門口,是件大好事。可修路的錢由誰來出,卻是個很現實的問題。山東不少村民抱怨:被強行攤派出資修路,連低保户也沒有放過;不僅如此,工程質量還堪憂。

國務院第八次大督查第十督查組在接到羣眾集中反映的相關線索後,揭開問題面紗。

“每家每户都得交錢。一開始説是捐款,現在捐款是捐款,修路錢是修路錢,有的村民捐了款,但沒交修路錢一樣不給修路。”

督查組發現,山東方面的文件原本要求的是,調動農民羣眾自願出資出勞的積極性,鼓勵社會各界進行多種方式的捐資捐助;可到了執行時,部分村鎮卻將“自願捐助”異化為“硬性收費”,性質完全變了。

這還不算,收費標準也“沒譜”:有的按每平方米7元到20元不等收,有的以村民家有多少間房(每間房收60元)來計算。甚至,同一個村鎮裏的收費標準也可能不同。即便村民交了錢,也拿不到繳費憑證。有關資金收繳和使用情況不公開,村民根本不知道村裏一共收了多少錢,更甭提這些錢最後究竟去了哪。

至於這路,修得更是“奇葩”。據媒體視頻顯示,當地某村的一條巷子裏,有的農户家門口實施了路面硬化,有的仍是土路。鮮明反差的背後,是村民交錢與沒交錢的“區別對待”。

一塊硬化路,一塊泥土路,“黑白”相間,被村民戲稱為“鋼琴路”,雨後泥濘照舊,因為高低不平,走起來還是“深一腳淺一腳”。還有村民反映,由於新修道路路基下挖深度不夠,硬化後的路面比硬化前的高出不少,導致每逢下雨,村民家的院子裏就會有雨水倒灌……凡此種種,“户户通”反而變為“户户痛”,實在令人糟心。

修路本是好政策,執行卻變味走樣,不能止於唏噓,反思並整改才是關鍵。

亂攤派,不僅表明一些村鎮幹部的工作方式簡單粗暴,而且折射出武斷魯莽的家長式作風,一些基層幹部並未樹立起民主決策與監督意識。一些經濟實力較弱的村子爭修高標準水泥路,不實事求是,不因地制宜,某些幹部的偏狹政績觀也暴露出來。

公開信息顯示,山東省青島市“户户通”項目資金的來源構成為:20%由青島市支持,平度市配套40%,鎮村兩級負責其餘的40%。而據一些村民反映,有的村鎮村集體產業少,配套資金壓力大。換句話説,地方政府也必須有思考有預判,如果基層沒錢,又面臨“一刀切”的考核任務,難保不會“劍走偏鋒”。

針對督查組發現的問題,青島市有關部門表示將立行立改,對低保户、貧困户的捐款進行退還,集中整治盲目提高建設標準、增加費用攤派等問題,將及時向社會公佈整改效果,接受羣眾監督。這樣的態度,值得肯定。

鞏固拓展脱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是此次國務院大督查的重點工作之一。除了“鋼琴路”,督查組還曝光了其他淪為“鬧心工程”的農村民生工程。

比如,貴州省納雍縣建設省級農業示範園區,然而項目開建不久便爛尾,導致已投入的862萬元扶貧資金“打水漂”,上百畝永久基本農田荒廢5年多,還拖欠村民土地流轉金57萬元。山西省婁煩縣部分鄉鎮污水主管網鋪而不用,淪為村民眼裏的“擺設”,生活污水沒地方去,村民們只能將污水直接排到地面上,臨街的住户則直接排到大街上。海南省樂東黎族自治縣有村鎮因水管爆裂無人修理,造成部分村民無法使用自來水。

“有些線索看着小,對於羣眾來説卻可能是天大的事。”除了對問題發現一起查處一起,督查工作更要求對問題舉一反三,破解問題背後的痼疾癥結。

民生工程落不到實處,不僅浪費國家資源,更會影響民心。那些被督查出問題的地方,在整改上切忌耍小聰明,要知道,督查組還將“回頭看”。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547 字。

轉載請註明: 人民網評:低保户被強行攤派出資修路為哪般?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