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克隆正規期刊網站有償發論文,騙了368人!

由 問成風 發佈於 綜合

對於高校教師、工程師、醫生護士等行業來説,發表論文是獲評職稱的一道“硬槓槓”。有人就是利用這個可乘之機,在網上設立假期刊網站,以有償代發論文為誘餌,騙取被害人錢財。經山東省青島市黃島區檢察院提起公訴,日前,法院以詐騙罪一審判處被告人楊某有期徒刑十年,並處罰金15萬元。

期刊編輯發現賺錢“商機”

而立之年的江蘇小夥楊某,在一家文化傳媒公司做期刊編輯。工作中公司總拖欠工資,他一直想着再找路子掙些錢補貼家用。

三年前初秋,楊某注意到經常有醫生和護士在網上諮詢如何發表期刊論文的事情。他知道,對於醫護人員來説,發表論文直接關係到職稱評定和績效考核,所以他們非常需要發表論文。

然而,醫護人員日常工作繁忙,很多人又沒有投稿經驗,經常是在網上找到一家看起來正規的期刊網站就去投稿。結果,投出去的稿件大多石沉大海。

頭腦靈活的楊某意識到,這些真假難辨的期刊網站就是賺錢的“商機”。他開始盤算,“與其給人打工,不如自己設立個期刊網站,騙點錢花。”

自建山寨期刊網,設計騙局等人上鈎

有了這個念頭,楊某立刻開始着手具體操作。首先,他在網上拉人“克隆”了一家正規期刊網。這個假網站與真的期刊網站基本一樣,有雜誌介紹、在線投稿、投稿信息填寫等功能,一般人很難分辨真假。

“做這個網站目的就是可以在網絡上以雜誌名義進行徵稿從而實施詐騙。”楊某坦白。

但是,這麼多期刊網站,怎麼能被人快速檢索到?楊某深諳其道——找平台做網站推廣,提升檢索排名。於是,他花了三四萬塊錢請網絡公司在某大型瀏覽器上推廣。這樣,一旦有人在該瀏覽器上搜索“醫學論文”等關鍵詞,系統就會優先推送他的假網站。

此外,為了看起來更加合法,楊某還找代辦公司成立了一家期刊發行公司。這是一家空殼公司,註冊地址在北京,公司法定代表人就是楊某本人。同時,他還辦了三個銀行對公賬户方便收款。就這樣,楊某精心設計好了騙局,就等魚兒上鈎了。

利用話術詐騙,被害人紛紛“入局”

為了贏得被害人的信任,楊某註冊了QQ賬號,以“張編輯”的身份與對方交流,並許諾只要交錢,文章就能很快刊發。一些醫護人員沒有發表論文的經驗,常常信以為真,紛紛投稿。

“幾天後,我會給投稿的客户發送文章通過初審的郵件。”楊某説道,“這些郵件都是提前編好的話術模板。”模板上附有公司的對公收款賬户,收費一般在1500元至1800元之間,還會標明7天內無理由退款。

一些被害人發表論文心切,在收到郵件後就會轉賬。這時,楊某會利用QQ或者郵件告知他們文章會在半個月左右刊發。然而,這只是他的“拖延戰術”。時間一到,當被害人催問發稿情況或者要求退款時,楊某早就溜之大吉了,不再回復任何消息。很多被害人直到這時才意識到被騙。

自2017年以來,楊某的“生意”源源不斷,輕鬆賺了個盆滿缽滿。“騙來的錢都被我花了,大部分還貸款和個人消費了。”楊某坦白。

引導偵查,準確認定被害醫護人員人數

2019年11月23日,青島某醫院醫護人員小張報警致案發。警方隨後對該案立案偵查。2020年1月,楊某被偵查機關以涉嫌詐騙罪提請青島市黃島區檢察院批准逮捕。通過閲卷,辦案檢察官發現,公安機關認定本案被害人為報案的13人。但辦案檢察官根據犯罪嫌疑人供述,並結合對收款賬户、支付寶賬户的審查,以及與辦案民警溝通,認為案件被害人遠不止於13人。

“根據司法解釋,辦理被害人較多的電信網絡詐騙案件,可以結合查證屬實的銀行賬户交易記錄、第三方支付結算賬户交易記錄等證據,綜合認定被害人人數及詐騙資金數額等犯罪事實。”辦案檢察官介紹説。

為準確認定詐騙數額和被害人人數,辦案檢察官列出詳細的引導偵查提綱,並建議公安機關聘請會計師事務所對3個對公收款賬户資金往來情況進行專項審計。經過專業審計,最終確定該案涉案人數為368人,涉案金額為59萬餘元。案件被害人為全國多個省市的醫護人員,其中不乏三甲醫院的醫生、護士。

由於涉案被害人人數眾多,黃島區檢察院創新被害人權利告知方式,選擇在官方微信平台上向被害人公告送達權利義務告知書。2020年9月15日,黃島區檢察院對該案提起公訴。

法院經審理後認為,被告人楊某以非法佔有為目的,利用網絡多次騙取他人財物,數額特別巨大,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遂以詐騙罪追究其刑事責任。一審宣判後,被告人楊某表示服從判決,不上訴。

辦案檢察官提醒公眾,發表期刊論文要摒棄急功近利走捷徑的思想,選擇期刊官方網站,諮詢正規期刊。要注意保護個人信息,遇到要求通過微信、支付寶等方式轉賬的情況時,不要輕易轉錢。一旦發現被騙,要及時報警,切勿讓犯罪分子逍遙法外。(檢察日報 盧金增 楊豔芬 姜琪)

來源:山東省人民檢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