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7月1日電(記者 曹原青 徐子茗)古人云:“得徽墨者,如名將之得良馬”。
徽墨,因產於古徽州府治而得名。因其“堅如玉、研無聲、一點如漆、萬載存真”等特點為文人墨客所鍾愛。6月30日,“中國有約 A Date with China”2022年國際媒體主題採訪團到訪安徽歙縣老胡開文墨廠,一同感受徽墨製作技藝中的匠心與傳承。
慢下來
從前慢,車,馬,郵件都慢。而現在,“慢”卻成為一種珍貴的堅持。
徽墨,即徽州墨,是中國傳統制墨技藝中的精品。2006年,徽墨製作技藝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胡開文墨就是徽墨的傑出代表。近百年過去了,胡開文墨仍堅持着,煉煙、和料、制墨、晾墨、打磨、描金等11道古法制墨工序,其中僅晾乾工序,一兩墨就要6個月時間,墨錠越大需要時間越長。
老胡開文墨廠
“徽墨從原料到成型,過程非常複雜,每塊墨捶打都不能低於兩百次。”老胡開文墨廠廠長周美洪説,他是徽墨製作技藝傳承人。從青葱少年到花甲老人,周美洪跟着老廠走過了風風雨雨。
“做墨如做人,人品如墨,只有認認真真很細緻的去做,墨的品像才好看,人亦如此。”説起做墨,周美洪有説不完的話。“在我們廠,我這樣的人有很多,一輩子就一張桌子一個凳子。”
“剛進車間的時候,特別濃的墨的味道就撲鼻而來,沒想到做墨的工序這麼複雜,每個師傅做不同的工作,而且工作挺辛苦的。”來自俄羅斯的視頻博主環環感慨道。
制墨師傅們正在忙碌
傳下去
進入制墨車間,墨香幽遠,持續而規律的錘墨聲此起彼伏,繞樑不絕。
“徽墨的歷史有1200多年,它是一代一代傳承下來的。從爺爺開始,家裏就一直從事徽墨生意。爺爺傳給了父親,父親傳給了我。兒子大學畢業後又從我這接過徽墨傳承的接力棒。這種接力將在我的家族裏一直延續下去。”周美洪説。
周美洪所説的廠,始建於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1956年公私合營後成立歙縣老胡開文墨廠,是新中國成立後唯一傳承徽墨歷史、文化遺產的專業生產廠。
上百年過去了,徽墨的發展和傳承也經歷了許多起伏。隨着現代書寫工具的興起,徽墨落入了國內需求低迷不振,製作技藝也後繼無人的尷尬境地。
石以砥焉,化鈍為利。面對困難,周美洪開始尋求突破。在堅守古法制墨的同時,更新技術、創新產品,同時也緊緊抓住了時代的“脈搏”,通過“研學遊”、電商等方式,讓“非遺熱”真正的火到了自己的“家裏”。
阿塞拜疆籍記者嘉帆歌(左)和嘉沙河(右)正在進行拍攝
隨着經濟社會的發展,市場對徽墨需求增多,政府對文化遺產也非常重視。傳統手工藝人的社會地位有了明顯提高,待遇也好了很多。
“作為我個人來講,我就是非常喜歡和愛好這個職業,我們也有責任把這個事業傳給下一代。所以一直堅持到現在。”周美洪意味深長的説,“現在我最欣慰的,就是每天上班的時候看到有年輕人上班,這就説明非物質文化遺產有人在繼承。”
據瞭解,該公司目前年銷售額約為兩三千萬元人民幣,公司還招了不少年輕人,佔比超過全廠人數的五分之一。“守”藝人們看到了“徽墨的春天”。
俄羅斯籍視頻博主環環正在體驗
談及未來, “要做老百姓都用得起、願意用的墨,讓千年徽墨真正走進尋常百姓家。”周美洪説。
採訪團離開時,天已近黃昏,但制墨間裏的工作仍在繼續。錘墨聲聲不息,非遺徽墨這把“薪火”也必將長燃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