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迎來秋天的第五個節氣——寒露。元代吳澄編著《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説:“九月節,露氣寒冷,將凝結也。”寒生露凝,故稱“寒露”。
瀋陽農業大學農學院大氣科學系講師王立為為小學生做科普課程 受訪者供圖
瀋陽農業大學農學院大氣科學系講師王立為説,進入寒露,大量冷空氣南下,晝夜温差較大。氣温降得快是寒露節氣的一個重要特點。“白露身不露,寒露腳不露”,從白露到寒露,從潔白晶瑩的露氣轉為寒冷而欲凝結成霜,正是反映出氣温的不斷下降。
氣温降得快
寒露,是二十四節氣的第十七個節氣,於每年公曆10月7-9日開始。寒露是一個反映氣候變化特徵的節氣,進入寒露,大量冷空氣南下,晝夜温差較大。氣温降得快是寒露節氣的一個重要特點,一場較強的冷空氣帶來的秋風、秋雨過後,温度下降10℃都是常見的。不過,相比春夏時節,寒露節氣的風雨天氣大多比較短,通常的情況是受冷高壓的控制,晝暖夜涼,天氣乾燥晴朗,也就是我們常説的秋高氣爽。
瀋陽農業大學農學院大氣科學系講師王立為介紹,在寒露節氣,全國的平均氣温分佈差異也越來越大,在華南,平均温度大多數地區在22℃以上,海南甚至還在25℃以上;江南各地一般在15-20℃,華北地區在8-16℃之間,而此時西北、東北的部分地區的平均温度已經到了8℃以下,基本已經算進入冬季,從氣温上看,全國的天南地北基本上春夏秋冬同時存在了。
“寒露時節人人忙,種麥、摘花、打豆場。”寒露時節,除了華南地區,南嶺及以北的廣大地區基本上已進入秋季,其中東北和西北地區已進入或即將進入冬季,所以北方除了玉米收穫以外,能播種冬小麥的地方應要播種完,再晚的話減產的可能性非常大。而南方到了晚稻抽穗灌漿的關鍵期,要注意田間管理。
四川地區要注意華西秋雨,主要表現就是陰雨連綿,降雨量甚至有可能會超過夏季,連綿的秋雨温度也比較低,成熟的秋糧易發芽黴變,未成熟的秋作物生長期延緩,容易遭受凍害。一般來説,持續連陰雨的天數越長,對農作物的危害也就越大。
在廣西南寧市邕寧區,狗尾草上掛滿露珠 圖據新華網
寒露有三候
寒露有三候:一候鴻雁來賓;二候雀入大水為蛤;三候菊有黃華。
王立為介紹,一候鴻雁來賓,意思是説鴻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隊列大舉南遷,寒露時節,恰恰是最後一批大雁大舉南遷,大雁南來為賓,古人細心留意,隨時準備盡賓客之禮。
二候雀入大水為蛤,意思是説深秋天寒,雀鳥都不見了,古人看到海邊突然出現很多蛤蜊,並且貝殼的條紋及顏色與雀鳥很相似,所以便以為是雀鳥變成的。雖然雀鳥變成蛤蜊只是一種想象,但表達了古人認為此時節天地陰氣變重,飛物自然應該變為潛物,如果雀鳥依然十分活躍,則説明季節就是反常的了。
第三候的“菊始黃華”是説在此時菊花已普遍開放,因為天地萬物絕大部分是負陰而抱陽,草木皆在陽氣漸盛的時候發芽抽枝開花,獨獨只有菊花,在陰氣漸重的時候開放,寒露時節陰盛陽衰,菊花才能盛開。
白露與寒露有何不同?
秋分前後的兩個節氣分別是白露和寒露,都以“露”來命名,卻反映了不同的氣象與物候。白露後,由於太陽高度繼續降低,氣温逐漸下降。寒露與白露節氣時相比氣温下降了很多,此時氣温較“白露”時更低,露水更多,晝夜帶寒意。
在中國民間,關於寒露的諺語還有:“寒露過三朝,過水要尋橋”,指的就是天氣已帶寒意,不能像以前那樣赤腳蹚水過河或下田了。也有“白露身不露,寒露腳不露”的説法,意思也是説人們可以明顯感覺到氣温的降低,從有點冷彆着涼變成了要保暖別凍着,差異還是十分明顯的。
寒露節氣海報 製圖:劉雨曦
文/封面新聞記者 周琴
編輯/崔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