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記者 謝蓮)美國國務院4月13日在其官網上公佈,4月14日至4月17日,美國總統氣候問題特使約翰·克里將前往中國上海和韓國首爾,以討論全球氣候行動相關問題。
中國生態環境部官微消息顯示,應中方邀請,美國總統氣候問題特使約翰·克里於4月14日至17日訪華。期間,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使解振華將同克里在上海舉行會談,就中美氣候變化合作、《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六次締約方大會等交換意見。
克里將成為拜登政府首位訪華的官員。此前,中美兩國高級外交官於3月18日至19日在美國阿拉斯加舉行了會談。
美國總統氣候問題特使約翰·克里。/IC photo
美國國務院表示,此次訪問是在各國領導人氣候峯會前推進的。美國白宮3月26日發佈聲明稱,總統拜登已邀請40位國家和國際組織領導人蔘加即將於4月22日至23日舉行的領導人氣候峯會,包括中國、俄羅斯等38個國家的領導人,以及歐盟委員會主席和歐洲理事會主席。
目前,已有部分受邀國家領導人確認參會,但中方尚未確定是否參加。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此前明確表示,根據中美高層戰略對話共識,中美雙方致力於加強在氣候變化領域的對話合作。華春瑩還指出,氣候變化是人類面臨的共同挑戰,中美兩國應當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合作,在應對氣候變化等當前國際社會緊迫的任務上展開合作。
拜登氣候特使此時訪華釋放了什麼信號?拜登舉辦領導人氣候峯會又有何目的?中美兩國在氣候變化上該如何合作?基於此,新京報記者採訪了美國威爾遜中心中國環境論壇主任吳嵐(Jennifer Turner)。吳嵐博士擔任威爾遜中心中國環境論壇主任已近20年,對中美環境領域的合作、氣候變化面臨的挑戰等有着深入的研究。
美國威爾遜中心中國環境論壇主任吳嵐(Jennifer Turner)。/威爾遜中心官網
推動中美在氣候領域對話
新京報:拜登氣候特使約翰·克里近日將訪華,你認為這釋放了什麼信號?
吳嵐:克里特使訪問中國,在我看來是非常令人鼓舞的一個消息。預計他將和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別代表解振華會談,兩人其實已認識多年了,相互之間有一定的瞭解和信任。在中美關係緊張、合作空間越來越小的背景下,兩國在氣候領域的合作顯得尤為重要。
克里此次訪華,將推動兩國在氣候領域的對話,甚至推動更多的合作。當然,氣候合作不僅僅需要中美參與,還需要歐洲等重要夥伴參與,各方需要採取切實的行動應對氣候變化。
領導人氣候峯會重啓全球氣候外交
新京報:拜登將於4月22日至23日舉辦領導人氣候峯會。你認為他想通過這個峯會向世界展示什麼?此次峯會會產生什麼重要成果嗎?
吳嵐:簡單來説,拜登希望通過此次峯會宣告的是,美國已重新回到全球氣候舞台,並做好準備成為全球領導者。前總統特朗普政府上台不久後就宣佈退出巴黎協定,導致美國在全球氣候行動上缺失多年。這也導致美中此前在氣候、環境領域的合作受阻,全球氣候行動也受挫。
我認為這次氣候峯會將展示美國和其他國家在氣候問題上進行合作的可能性,同時推動國際社會對於應對氣候變化的討論和行動。峯會也許不一定會產生很多切實的成果,但我認為它有助於重新啓動、重新活躍全球氣候外交。
中美可加入多邊氣候合作
新京報:在當前的中美關係中,許多人認為氣候變化是兩國可以也必須合作的最重要的領域之一。你怎麼看?
吳嵐:作為全球最大的兩個碳排放國,美國和中國都必須採取強有力的措施節能減排。這不僅體現在兩國本身的減排目標上,還體現在全球投入上。
不過,短期內,中美在氣候問題上達成雙邊合作還比較困難,因為目前兩國在貿易、安全、人權等領域還存在很大的爭端。但兩國可以共同加入多邊合作協議,譬如和歐洲一起。目前美國和歐盟正在推動氣候友好型農業貿易,若是最終達成一致,中國也可以考慮加入。
事實上,奧巴馬政府最主要的成就之一,就是通過多年的努力和中國達成了氣候合作協議。作為全球兩個最大的碳排放國,兩國還共同努力促成並簽署了《巴黎氣候協定》。如果美國和中國能夠持續保持在氣候問題上的密切對話與合作,兩國都將實現更大的減排目標。換個角度而言,氣候領域的合作和對話,某種程度上發揮着穩定中美關係的作用。
具體來説,中美在降低建築行業碳排放領域都面臨挑戰,未來也許可以在這個領域重新開始對話合作。兩國目前都在努力擴大綠色能源車市場,它同時涉及科技、基礎設施和城市管理等多個領域,未來也可以成為一個重要的合作領域。
氣候變化是真實的,需要全球共同應對
新京報:新冠疫情已經持續一年有餘,這場疫情如何影響了世界應對氣候變化的努力?
吳嵐:近些年來,全世界的氣候科學家都在呼籲國際社會團結起來,採取更加快速、有效的舉措節能減排,努力達到《巴黎氣候協定》設定的1.5攝氏度控温目標。但目前來看,我們距離達到這個目標還有距離。
與此同時,冰川融化加速、海洋温度上升、極端氣候現象增加,氣候變化帶來的威脅正體現在方方面面。氣候變化是真實的,人類已經無法否認這一點。基於此,國際社會必須做得更多,美國、中國以及其他國家都需要採取更多的行動應對氣候變化問題。
然而,新冠疫情導致全球經濟增速放緩,甚至出現負增長,這首先影響了各國在氣候變化領域的投入。因為氣候投入可能無法很快看到效益,一些國家在這方面可能會產生猶豫,但大家必須認識到氣候變化問題的嚴肅性,做出真誠的承諾,共同應對這一全球性的挑戰。
新京報記者 謝蓮
編輯 張磊 校對 盧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