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商車邦在調研時發現,很多用户抱怨某些牽引車的後置電瓶箱存在嚴重問題,由於振動太大導致電瓶壽命縮短、電瓶箱損壞、電線鬆脱。很多用户已經開始自行進行改裝,將後置電瓶箱遷移到駕駛室後部、車架上方位置。為何牽引車會採用後置電瓶箱?後置電瓶箱是否存在設計缺陷?用户自行改裝是否可行?針對以上問題,商車邦將從設計、使用等多個維度進行詳細分析。
常見的牽引車後置電瓶箱佈置
目前,牽引車電瓶箱主要有三種佈置方式:
第一,橫置。兩塊電瓶平行佈置,電瓶箱固定在車架兩側,電瓶箱支架下方再安裝兩個氣罐或一個扁平尿素罐。其優點是結構簡單,維護和接電比較方便;缺點是佔用車架兩側空間較大。
第二,縱置。兩塊電瓶上下佈置,立式電瓶箱固定在車架兩側。優點是減少佔用車架兩側空間,有利於增加油箱容積;缺點是結構複雜,維修和接電比較麻煩。
第三,後置。將電瓶箱佈置在車架尾部內側,也就是本文所要討論的後置電瓶箱。其優點是不佔用車架兩側空間,進一步增大油箱容積,間接起到防盜作用;但其缺點比較明顯,振動較大,需要做減振處理;電瓶箱用主線纜是粗線,需要從發動機到電瓶箱,從電瓶箱再到駕駛室,一來一回增加了主線纜的成本和重量;維修和接電不方便;無法佈置大容量電瓶(空間限制);必須要增加一個專用的接電接口。
為什麼在牽引車上會出現後置電瓶箱?由於要佈置油箱和後處理系統,牽引車車架兩側空間“寸土寸金”,例如某品牌6X4牽引車,軸距3300+1350mm,兩側空間只有2x1750x800x750mm,需要同時考慮佈置後處理系統、油箱、電瓶箱、氣罐等零部件,因此必然要有所取捨。
隨着車輛排放升級導致後處理裝置越來越大,目前國六重卡的後處理系統尺寸已經達到了600X800X750mm,體積將近國五的一倍。由於其自身温度很高,與前後零部件還要留有80-100mm的散熱空間,必然要壓縮其他零部件的佈置空間。
與此同時,很多車型為了追求超長續駛能力,其油箱越來越大,從之前的單油箱600L,發展到雙油箱1000L(500+500)、1100L(700+400)、1300L(800+500)。由於油箱截面受到寬度(最寬740mm、考慮支架寬度)和高度(最高750mm、考慮離地間隙)限制,增大油箱的唯一方式就是增加油箱長度,最終只能擠佔電瓶箱的空間。
奔馳4X2車型的後置電瓶箱採用了專門的減振處理
最早採用後置電瓶箱的主要是進口牽引車,例如奔馳4X2車型,後來國內車型開始紛紛效仿。為什麼目前國內某些車型的後置電瓶箱會出現嚴重問題,其最主要原因是隻效仿了表面而沒有根據實際應用情況進行深入研究。因為採用後置電瓶箱的進口車後橋都是空氣懸架,而且車架上有四個軟墊懸置,可以對電瓶箱進行支撐和減振。而國內很多車型沒有對後置電瓶箱做減振處理,僅僅是在車架下面固定兩個橫樑,將電瓶箱支架固定在橫樑上,屬於剛性連接,車架尾部的振動會直接傳遞給電瓶箱。另外,很多後置電瓶箱車型採用平衡橋板簧懸架,車架尾部是一個懸臂樑,通過剪刀差放大效應導致其振動非常劇烈。之前很多車型尾部的擋泥板支架曾出現過因振動劇烈導致斷裂的現象,由此可見該位置振動的幅度和強度。在實際應用方面,後置電瓶箱最佳的應用場景是路況良好的高速公路,但很多車型都被用於國道省道路況。因此商車邦認為,導致後置電瓶箱問題頻發的根源有兩點:一是設計時沒有做好減振處理,二是應用場景不合理。
用户將後置電瓶箱改裝到駕駛室後部
商車邦注意到,目前市場上已經有專門的後置電瓶箱改裝支架出現,很多用户也開始自行將後置電瓶箱改裝到其他位置。但商車邦不建議用户自己改動電瓶箱的位置,因為其中存在着一定風險:電瓶箱使用的電纜都是專用電纜,假設電纜不合格或者接線錯誤,很容易造成起火自燃現象;更改電瓶箱位置,也屬於私自改裝,會影響車輛的年檢;如果是新車,還可能會影響到後期的三包索賠。如果必須要做改動,用户可以與廠家服務站一起來協商解決。
最後我們從應用場景分析一下後置電瓶箱的市場前景。後置電瓶箱目的就是為了增大油箱容積,而超大油箱真正的用途主要有兩方面:第一,為防止司機偷油或加劣質燃油,很多車隊對所有車輛的燃油進行統一管理,使用大油箱可以出發前一次加滿,固定路線往返無需司機加油;第二,在遇到比較便宜的燃油時,大油箱一次性加滿可以節約成本。例如很多地方的“小油”,比市場價每升低1-2元,大油箱一次可為司機節約1000元的費用。但是到了國六階段,由於車輛絕對不能再加小油,大油箱的優勢將被弱化。
從現有最新車型來看,很多商用車企業又重新迴歸到橫置電瓶箱佈置,例如解放J7車型,油箱為1000L(500+500),電瓶箱採用橫置佈置方式,佈置在車架左側前端,與發電機距離只有1.5米,縮短粗線纜的長度還可以節約成本。另外,隨着駐車空調的普及,則需要大容量電瓶,例如解放很多車型都採用了300Ah電瓶,電瓶體積增大後則只能採用橫置電瓶箱。
總之,商車邦判斷,後置電瓶箱不會是未來牽引車的發展趨勢,只能是特殊場景下的特殊車型才能應用。建議廠家根據市場反饋情況儘快拿出技術改進方案,建議用户要根據自己的實際使用場景來進行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