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單車早高峯圍堵地鐵站寫字樓
專家表示:共享單車出行具有明顯的潮汐性,這是企業運營中出現的問題
自共享單車大量投放以來,“潮汐效應”便隨之逐漸顯現:大量共享單車早晨聚集地鐵站及寫字樓周邊,造成單車管理的混亂;晚間又全部向居民區流動。共享單車“潮汐效應”到底有多嚴重?對此本報記者進行了實地探訪。
早高峯地鐵13號線芍藥居站A口外共享單車車滿為患。
兩小時內地鐵站外
停了500輛
早上7點,正值上班高峯到來之前,位於地鐵13號線芍藥居站A口外的京承高速輔路上就已經出現了成排停靠的共享單車。
由於芍藥居站周邊住宅小區眾多,許多市民都會選擇將單車停放在地鐵A口天橋北側,再經過天橋換乘地鐵上班。不過由於這裏空間狹小,可以停放單車的人行道已經幾乎被停滿,一部分單車被直接停在了自行車道上。據記者統計,早上7時10分,在過街天橋以北的100米範圍內就已經有70餘輛單車停放在了自行車道上。
隨着早高峯的到來,不斷有上班族從東北方向騎車過來,這裏違規停放的共享單車只增不減。記者統計,在短短的兩分半時間,就有多達8名市民將單車停放在了自行車道。到早上9點,停放在自行車道上的共享單車就已經堆疊了整整三排。粗略統計,現場停放的單車數量約在500輛以上。
在現場,一位摩拜單車的運維人員負責引導市民將車輛碼放在自行車道上,並將多餘車輛擺放整齊。“每天早上這麼多車湧過來,如果不把車挪好位置,就會有人把車停在機動車道里,到時候不僅自行車過不去,公交車也過不去了。”
與摩拜不同的是,ofo小黃車則在早高峯期間派出了廂式貨車停放在馬路一側,車輛發生淤積時,工作人員便會將多餘的共享單車運走。一個早高峯下來,總共清運了約300輛單車。
“現在每天早高峯小黃車都會往其他地方調車,不過有時候調車的速度還不如車來得快,所以這邊車還是多,路過這裏許多人就得往機動車道上騎。尤其早高峯期間這邊公交車、公司班車本來就多,黑摩的也跟着湊熱鬧,在這種道路上騎車,你説得有多危險?”居住在芍藥居地鐵站附近的宋阿姨對此憂心忡忡。
到晚7點半
自行車道空無一車
下午5點半,記者再次來到地鐵芍藥居站A口,與早高峯呈現鮮明的對比,許多市民剛下地鐵,就來到自行車道上,準備掃碼解鎖這裏的單車。短短兩分鐘,就有12輛車被騎走。
“別看小黃車早上把車運走了,可到了晚高峯這會兒,他們還會把這些車再拉回來投放。”在芍藥居一號院門口擺攤的陳阿姨告訴記者。此時不遠處,一輛貨車停在了馬路旁,車上的人打開貨廂車門,正從車裏一輛接一輛地卸下小黃車。
晚上7點半,天色已經暗下來,此時原本被擠得滿當當的自行車道已經空了下來,原本停放在這裏的單車消失得無影無蹤。
寫字樓園區周邊
共享單車扎堆出現
不僅僅在地鐵站周邊,寫字樓、園區周邊也成為共享單車潮汐效應最為明顯的場所。
在酒仙橋一處文化創意園工作的劉寧告訴記者,在文化園區允許共享單車進入以後,每天都會有約500輛單車進入園區。“我們特意在園區內設立了共享單車的停車點,可每天早上9點以後就必須要派人進行一次清理。等到了晚上五六點鐘,這些單車又都會全都離開園區。”
“別看只是一座寫字樓,到了工作日早高峯時期也能聚集上百輛自行車。”在朝內南小街,小黃車一名運維人員告訴記者,為了解決車輛調配問題,有時候一個大型寫字樓門口就需要3名運維人員來維持秩序。
共享單車的停放和調配到底該怎麼治?同濟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諸大建表示,共享單車的出行具有明顯的潮汐性,在地鐵站、商務樓前造成佔地擁堵,這是企業在運營中出現的問題。他認為,由於這種潮汐性的存在,一些路段的停車需求勢必很旺盛,在共享單車數量已經達到了一定的量級的情況下,想要解決非機動車停車問題,還需要一個足夠細緻、全面並且可行的方案。
李博 文並攝 J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