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一輛老車 一座古城

由 廉擁軍 發佈於 綜合

  七代半雅閣

  雅閣作為本田的高端車型也深受JDM粉絲們的喜愛,尤其是七代雅閣更是經典的存在,一輛老車配上一座古城,文化的融合也留下許多歷史的印記。

  之前提到過我伯父的桑塔納2000,賣了桑塔納之後,他就入手了這輛七代半雅閣。從1976年至今,人們所熟知的雅閣已經進化到第十代車型。2003~2007年本田推出了七代雅閣,廣汽本田對於七代雅閣寄予厚望,結果也沒令人失望,它也是國內首款累計銷量突破50萬輛的中級車。

  引入國內的七代雅閣與北美版在外觀上保持了高度一致,除去“文雅”的外觀設計,國產車身上適當點綴的鍍鉻裝飾也是國內消費者喜聞樂見的。

  到了中後期,本田對七代雅閣進行了一些改款設計,於是出現了大家口中的七代半雅閣。表面看上去這是一次再平常不過的中期改款,可這款Accord對整個車系的意義卻遠不止這樣簡單。七代半後尾部修改呈流線型,是三角尾燈,且剎車燈及警示燈換成LED。

  06年的老車,內飾的包養依然那麼好。廣本雅閣與美版一樣也在細節處顯露着自己的成熟與穩健,不同於日規版本的四輻式方向盤、更加規整、簡潔的中控台佈局都讓它顯得更有年代感,與其説是老氣,倒不如説它與日規/歐規車有着截然不同的“性格”。規規正正的四輻式方向盤首先表面了它的沉穩性格,佈局簡單合理的中控面板,加上數量適中的木條裝飾,這一代的廣本雅閣完完全全走了一條居家商務的路線。

  在這台車上,本田首次使用五孔螺絲替代了此前雅閣車輪上的四孔螺絲。懸架結構上,採用的同樣是前雙叉臂、後雙橫臂獨立懸架。

  廣本這次引入的七代雅閣車型共有2.0L、2.4L與3.0L三個排量可供選擇,而這輛七代半雅閣則是2.4L K24Z2 i-VTEC發動機,最大馬力162匹,與它匹配的均是5擋自動變速箱。打開機艙蓋,發動機內部依然十分整潔乾淨,像新的一樣。

  我在我的家鄉泉州進行拍攝,一輛經典老車配上一座古城,韻味十足。我們首先來到了泉州最早的別墅區——華僑新村,也就是拍攝的背景地。一幢幢糅合了閩南特色和南洋風格的別墅,呈井字型佈局整齊排列開,錯落有致。

  從華僑新村,我們沿着裴巷一直漫步至西街。裴巷全長700米、寬4米,歷史至少可追溯到宋朝。小巷原有一座裴仙公宮,巷由此而得名。世事變遷,昔日的裴仙公宮舊址已變為店面。如今的裴巷,雖然昔日名宦士紳的府第已然不存,但歲月洪流中,依然有零星幾座紅磚古厝靜立巷中。

  從裴巷走下來,我還來到了新晉的網紅聖地小西埕。小西埕,是泉州古城改造的一個縮影。在為古城注入文創基因的同時,依然保留着泉州歷史文化元素。我們在這裏穿越時空,斑駁的牆面一磚一石,可以看到舊時光的影子,感嘆時間的流逝和歷史的滄桑。

  走到西街,熙熙攘攘的人們,還有各種小吃撲鼻而來。西街是泉州最早開發的街道和區域,早在宋朝,它就已經象徵了泉州的繁榮,它還是泉州市區保存最完整的古街區,保留着大量具有歷史原貌的建築。西街如今依舊是泉州最繁華的步行街,各種的老字號,還有各種的小姐姐。

  一步步向前,便是印象最深刻的台魁巷。明代泉州狀元莊際昌為該巷奇仕宮題“雁塔鐘靈”的匾額,希望泉州能出更多的宰相(台)和狀元(魁),因此得名“台魁巷”。台魁巷位於鯉城區開元寺東邊,南起西街,北抵大寺後路口,長約250米。依偎在東塔畔,朝見晨光照古塔,暮聞風鍾洗耳聲。

  來到開元寺,應該是泉州的地標了。該寺始創於唐初垂拱二年(686年),初名蓮花道場,開元二十六年(738年)更名開元寺。開元寺東西兩側各有一塔,與大雄寶殿成“品”字形佈局,兩塔均為仿木構八角五層樓閣式石塔。東塔名為“鎮國塔”,西塔名為“仁壽塔”。

  一輛老車,一座古城,全都是小時候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