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呂玉璽
橫峯縣將黨組織建在農業產業鏈上,讓基層黨組織活動由室內走到田間,為基層黨的建設打開了另一扇窗,走出了一條“黨組織建在產業鏈上、黨員聚在產業鏈上、羣眾富在產業鏈上”的產村融合發展之路。
黨組織建在產業鏈上
“善塘村產業發展可通過紅薯產品多樣化,提升產品附加值,打造特色富硒紅薯品牌……”4月26日,在港邊鄉善塘村黨員活動室,江西農業大學機關黨委第八黨支部與橫峯縣甘薯行業黨支部、善塘村黨支部的聯建支部會正在召開。
會後,來自江西農業大學的專家還在甘薯種植基地,為全縣甘薯種植大户進行技術培訓。“善塘村甘薯種植户多,我們成立甘薯行業黨支部,並與江西農業大學機關黨委第八黨支部共建,實現了黨建與產業發展的深度融合。”港邊鄉黨委書記黃利忠表示,黨支部建在農業產業鏈上,通過“支部+產業+基地”的黨建模式,把組織優勢轉化為產業發展優勢。
在江西農業大學專家的指導下,去年,善塘村種植紅薯新品種,一公斤最高賣到了13.6元,產品還供不應求,帶動農民增收50萬元。
根據全縣農業產業情況,橫峯縣設立了葛行業、甘薯行業等6個農業行業黨支部,每個行業黨支部由縣農業農村局選派一名班子成員任第一書記、一名農技人員擔任產業技術指導員。
同時,該縣積極打造“興安驛站”,通過支部“1+1”共建,社區黨員網格化“1+N”聯繫,由“興安驛站”將全縣各類果蔬和農特產品,通過線上點單、線下購買方式,送進社區,走上百姓餐桌。去年以來,“興安驛站”幫助農業基地線上線下銷售產品價值900餘萬元。
黨員聚在產業鏈上
“桃子、楊梅馬上要上市了,為幫助種植户拓寬銷售渠道,這幾天請專業人員拍攝了一些有關桃子、楊梅的短視頻,宣傳我們的產品。”橫峯縣桃柚瓜果行業黨支部書記錢少華説,蜜桃、楊梅成熟期正值梅雨季節,支部提前謀劃,與水果批發商對接後簽訂了一部分果品的購銷合同,並利用抖音、微信公眾號等進行採摘宣傳。
不僅是銷售服務,橫峯縣還積極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建立黨員專家庫,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農技推廣力量,成立了由10餘名黨員中高級農藝師組成的技術服務小分隊,為種養合作社、種植基地,提供技術服務。
“蜜桃馬上成熟要追採果肥,採摘後要對桃樹進行夏剪夏管。”在龍門畈鄉紫靈種養專業合作社蜜桃基地,橫峯縣農科所負責人江朝福在指導工人給桃樹追肥。作為橫峯縣桃柚瓜果行業黨支部農業技術指導員,江朝福每週有兩天固定到桃、柚等基地為種植户提供技術服務。
黨員聚在產業鏈上,幹部服務產業發展。該縣通過實施一名農口黨員領導幹部、一名農技人員掛鈎一個種植行業黨組織,以葛產業、馬家柚、休閒農業等特色產業為重點,積極探索要素保障、技術服務、加工銷售的有效辦法,促進產業升級發展。
羣眾富在產業鏈上
“我種植的葛全部交給葛行業黨支部的種植大户統一銷售,價錢公道還提供上門服務。”5月15日,葛源鎮葛源村脱貧户封炳文正在挖葛,“今年已經銷售近5000公斤了,收入差不多有2萬元,還有1.5萬公斤在田裏,等待陸續採挖,估計全年收入可以超過7萬元。”
葛源鎮、新篁辦事處村民有種葛傳統,橫峯縣葛新片區種養行業黨支部成立後,種植大户陳接義統一對散户的葛根上門收購進行銷售,解決了散户量小銷售難、賣不出好價錢的問題。
葛新片區種養行業黨支部書記饒立松介紹,成立黨支部後大家抱團發展,大户帶散户、黨員帶羣眾,葛根種植面積擴大了一倍,葛根品質提升了,市場銷售也俏了起來。
該縣堅持黨建引領產業發展,通過黨支部引領、黨員帶動、羣眾參與,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促進扶貧產業持續發展,帶動羣眾持續增收致富。同時,注重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讓黨員成為產業振興、產業扶貧的組織者、好幫手;注重在產業基地、合作社、農業企業創業帶頭人、致富能手中培養髮展黨員,帶動羣眾共同致富,實現黨員和產業雙培育、雙發展。
橫峯縣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橫峯縣以黨建引領鄉村振興,把“秀美鄉村、幸福家園”創建作為重要平台,試行“村級黨委(黨總支)+農業產業鏈黨支部”運行模式,探索出一條“黨組織建在產業鏈上、黨員聚在產業鏈上、羣眾富在產業鏈上”的產村融合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