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乳製品質量怎麼樣?多項嚴格檢測標準 把好乳品質量關
人民網-食品頻道
牛奶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和礦物質等營養物質,且易於人體吸收,也是餐桌上不可或缺的食品之一。近期,關於乳製品質量的問題引發網友熱議,中國乳製品質量究竟如何?相關報告顯示,近年來,我國生鮮乳及乳製品質量安全風險可控,整體狀況良好。
乳品“新國標”更加規範貼合健康
2008年12月,衞生部牽頭,會同農業部、國家標準委、中國乳製品工業協會、中國奶業協會等單位,成立了協調小組,對乳品安全國家標準進行整合完善。2010年2月,第一屆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審評委員會審議通過了66項乳品安全國家標準,並於2010年3月26日由衞生部批准公佈。
在乳品“新國標”推出之時,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研究員、微生物專家劉秀梅説:“1984年的老國標將菌落總數分為4個等級,Ⅰ級低於50萬個/毫升,Ⅱ級低於100萬個/毫升,Ⅲ級低於200萬個/毫升,Ⅳ級低於400萬個/毫升。新國標將最低門檻調整為200萬個/毫升,實際上要求更嚴格了,不能説成放寬。”
標準降低?七年前官方就給了答案
據農業部調查,絕大多數奶農贊同《食品安全國標標準 生乳》(GB 19301-2010)的指標設置。《生乳》國家標準符合行業發展實際,指標設置符合我國國情,有利於促進改善生乳收購秩序、防止惡意拒收等問題,有利於保護奶農利益,推進第三方檢測,促進奶業良性發展。
在專家組充分調研的基礎上,《生乳》標準中設置蛋白質指標為大於等於2.80g/100g。主要基於我國生乳生產實際、牛泌乳規律、生乳質量安全監管的考慮。菌落總數是反映奶牛健康狀況、牧場衞生狀況和冷鏈質量控制的衞生指標。目前我國奶牛小規模散養比例較高,這種小規模養殖的現狀短期內難以改變。養殖水平低造成生鮮乳菌落總數相對較高。隨着奶牛養殖業的發展和養殖水平的提高,生乳菌落總數將逐步降低。鼓勵企業在生乳收購中設置菌落總數分級收購標準,引導奶農標準化規模養殖,不斷提高養殖水平。
乳蛋白和菌落含量高於國家標準
根據《中國奶業質量報告(2019)》,2018年監測結果表明,我國生鮮乳及乳製品質量安全風險可控,整體狀況良好。生鮮乳中乳蛋白、乳脂肪等質量指標達到較高水平。以及菌落總數等相關各項安全指標達到標準。
2018年,農業農村部對3299批次生鮮乳樣品進行監測,乳蛋白含量平均值為3.25g/100g,同比增長0.02%,遠高於國家標準。菌落總數平均值為29.5萬CFU/mL,同比降低1.8%。從2008年至2019年,通過對重點奶牛場每月每頭奶牛的生產性能指標監測,表明每頭奶牛的測定日平均產奶量逐年增加,生鮮乳的乳脂率和乳蛋白率穩步提升。
圖片來自《中國奶業質量報告(2019)》
我國農業農村部從2009年開始實施生鮮乳質量安全監測計劃。2018年,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抽檢食品樣品總體平均抽檢合格率為97.6%,其中乳製品抽檢合格率為99.7%。近三年來,國家食藥監總局對乳製品的抽檢合格率均在99.6%以上。
進一步提高乳品質量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奶業發展和乳品質量安全。2018年中央1號文件明確提出實施質量興農戰略,突出強調做大做強民族奶業。2018年6月,國務院辦公廳出台《關於推進奶業振興保障乳品質量安全的意見》。
原農業部副部長、中國奶業協會名譽會長高鴻賓2018年也曾公開指出,中國奶業乳製品質量安全水平處於歷史最好時期。目前消費者正在恢復對國產乳製品的信心和認同,要理性看待我國原料奶產量下降、乳品質量檢測嚴苛、消費不斷增長等現狀,對標奶業發達國家,提升行業生產能力,加強企業品牌建設。
中國乳製品工業協會理事長、國際乳聯中國國家委員會副主席宋昆岡表示,中國乳業目前已是技術裝備先進、管理規範、產品質量穩定向好的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現代食品製造業。
中國現行的奶業標準共有200多項,涵蓋奶畜養殖、生鮮乳、乳製品、生產加工、質量控制以及檢測方法等各個環節和領域,國內標準與國際通行標準的一致性逐步提高。《生乳》標準作為質量安全監管的依據,便於質量安全監管的順利實施。鼓勵企業在《生乳》國家標準基礎上,制訂更為嚴格的企業標準,不斷提高乳品質量安全水平。通過多種舉措方式嚴格把控乳製品質量安全,讓老百姓喝上“放心奶”。
(文內數據來源《中國奶業質量報告(2019)》《2019年乳製品行業質量報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