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迪A4L和寶馬3系始終是豪華B級車的首選,兩位宿敵一直以來也都堅守着自己的風格,3系是主打操控的運動小夥,A4L則是中規中矩的好好先生。不過,去年兩車改款過後,時代變了,大家都説兩車互換了身份,A4L開始搞運動,3系開始追舒適,究竟誰走的才是正道?
首先我覺得需要搞清這個價位大家想要的究竟是什麼?三十萬左右的價位,有可能是後浪們的第一台車,也有可能是小有成就後換的一台體面座駕。在大多數情況下,選擇這兩台車都是作為家中的唯一車輛入手,並且需要減負數年或者十幾年的使命。所以,消費者們要的並不是某方面的極致表現,而是能勝任各種使用場景。考慮到小姐姐都去翹首以盼奔馳C了,所以對於留給男人的座駕而言,多少也要加點運動作為佐料。所以奧迪和寶馬在這個價位要做的,就是烹好一道色香味俱全又帶點辛辣風味的菜。
外觀上兩車似乎不分伯仲,3系儘管是長軸但一如既往地有着極為協調的車身比例,並且
外觀組件也恰到好處,並沒有太過濃烈。A4L卻一改往日平庸的樣子,中期改款後換上了運動氛圍極強的一套外觀,本身奧迪的RS系列造型就不夠誇張,現在動感型的外觀幾乎就和RS一致。不過車友們淘個S4的標就好,畢竟RS4只有瓦罐。
內飾寶馬和奧迪都延續着實用為主的傳統,並未像奔馳一樣沉迷於大屏,依舊保留了大量實體按鍵和旋鈕,質感和使用體驗都是一流。而A4L的MMI系統終於可以觸控操作了,3系也換上了全新的iDrive 7。對於這兩套系統,我還是更傾向於id7,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有無線Carplay。畢竟比起寶馬奧迪的車機,還是Carplay更便捷。再有一點就是3系的導航系統更好用一些,流暢程度和語音識別都勝於A4L。既然都有可以顯示導航的液晶儀表了,那不用車載導航不是白瞎了這功能。
在空間和座椅的問題上,必須吐槽一下3系,奧迪座椅配置低已經習慣了,選裝就完事了,但你如今3系前排換了這麼寬大舒適的座椅之後,加熱要選裝、通風乾脆連選裝的機會都不給了未免有點過分。總之兩款車座椅配置都不高,前排3系偏舒適一些A4L偏運動一些。後排空間和舒適度也都是3系佔優,2961mm的軸距在同級別中已無敵手,全新的國產長軸奔馳C軸距也只有2954mm。
在底盤和操控層面,才是兩車真正靈魂互換的部分。在如今的3系身上你再也找不到以往那份緊繃的底盤以及精準的轉向,全新的3系在濾震上下足了功夫,往日清晰地路感已不復存在。轉向變得更加電子、加入了些許虛位,讓日常的駕駛更為輕鬆。除了依舊粗壯的方向盤,你記憶中的那個3系已經不復存在。
而對3系的期許,似乎在A4L身上又找了回來。本身懸架就已經韌性十足,頂配的45車型甚是喪心病狂得配上了扁平比35的薄胎。這樣的扁平比,好像只有在RS車型上才見得到。不過奧迪也未將A4L的懸架設定的如同性能車型一樣生硬,這其中的區別大概就像是QQ糖和硬糖,一個是有韌勁,一個是真的硬。就算不去選裝那1萬元的可變轉向比系統,全新的A4L也是在同級別中最能讓你體驗到人車合一感受的車型。
3系小改款最明顯的變化點就是低功率車型換裝了專用的發動機,雖然還是B48,但與330的B48發動機在硬件上有所差異,簡言之就是,不能再通過簡簡單單的刷程序把325變成330了。G底盤的330在動力方面確實有着巨大的優勢,5.9秒的零百成績遙遙領先於A4L 45車型的6.6秒。不過快並不代表着刺激,3系的8AT變速箱會讓你毫無感覺的一路開到超速,但卻尋不來動力爆發或是換擋頓挫帶來的刺激。這一點上A4L也盡力追平,優化的調校讓雙離合的平順性有所提高,動力的輸出也變得更為平順。
但若是將兩車推到極限,你會發現它們似乎還是原來的彼此。3系的8AT會讓你肆意蹂躪它的紅線絕不提前升檔,即便330和325都有了4驅,偏向後軸的動力分配還是能讓你在彎中感受到它靈活的尾部。而當你是深探A4L的油門,雙離合會帶給你高速的降檔,也依舊會在紅線前早早換擋。而在quattro的加持之下,A4L在也依舊會讓你時刻保持理智,不會帶給你在極限邊緣遊走的刺激。
兩台車的改變,都是針對於日常駕駛做出的調整,以往太過清淡的A4L用更有韌勁的底盤和更為運動的座艙環境為你乏味的駕駛增添幾分滋味,而往日辛辣刺激的3系則調淡了口味讓你能輕鬆舒適地與家人出行。在我看來,目前的3系才是那道色香味俱全卻又略帶辛辣的菜,畢竟這類車絕大多數時間還是帶你舒適的上下班,至於激情,想找的時候簡單直接地能找到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