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盔一帶”小事不小

這段時間,“安全頭盔”成了不少人關注的話題。為有效保護摩托車、電動自行車騎乘人員和汽車駕乘人員生命安全,公安部交通管理局近期在全國部署開展了“一盔一帶”安全守護行動,要求騎乘人員必須配齊用好安全頭盔、安全帶。一時間,安全頭盔需求量大增,部分企業和平台銷售的安全頭盔價格暴漲,一些電商平台甚至還一度賣斷了貨。

有人覺得這是“小題大做”,就為了小小的“一盔一帶”,公安交管部門、行業主管部門、行業協會乃至全社會都被動員起來,值得嗎?

其實,“一盔一帶”不僅是社會公眾應當掌握的交通安全常識,更是早已寫入法律的明文規定。我國道路交通安全法明確規定,機動車行駛時,駕駛人、乘坐人員應當按規定使用安全帶,摩托車駕駛人及乘坐人員應當按規定戴安全頭盔。佩戴安全頭盔、使用安全帶本該是社會公眾的自覺行為,公安交管部門加強執法管理,依法查糾相關不規範行為,其目的正是為了助推社會公眾樹立安全意識,養成安全習慣。

下決心從“一盔一帶”着手,背後有着無數血淋淋的教訓和警示。據統計,摩托車、電動自行車、小汽車是導致交通事故死亡人數最多的車輛。特別是摩托車和電動自行車,因其結構特殊,發生事故時容易失去平衡,騎乘人員極易被甩出,如果頭部着地或受到撞擊,將造成極為嚴重的後果。統計分析發現,在造成摩托車、電動自行車騎乘人員死亡的交通事故中,約有80%為顱腦損傷致死。科學研究表明,如果正確佩戴安全頭盔,當意外發生時,頭盔可以吸收大部分衝擊能量,減輕事故對頭部的傷害;正確佩戴安全頭盔、規範使用安全帶能夠將交通事故死亡風險降低60%至70%。

“一盔一帶”,安全常在。行車上路,養成良好的交通安全習慣就是對自己、對社會最大的負責。“一盔一帶”看似不起眼,對於交通安全卻發揮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從這個意義上來説,無論有關部門如何強調、重視,都不為過。

全社會交通安全習慣的養成並非朝夕可成,還需要久久為功。各地應立足當地實際,加大交通安全知識宣傳力度,創新宣傳方式,提升宣傳效果。特別是對騎乘電動自行車不佩戴安全頭盔的行為,更需要持續開展宣傳引導工作,並積極創造條件幫助羣眾配備安全頭盔。有關部門在嚴格依法執法的同時,也要注重人性化執法、理性執法、柔性執法,注重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統一,讓交通安全習慣不斷深入人心。《 人民日報 》( 2020年06月11日 19 版)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963 字。

轉載請註明: “一盔一帶”小事不小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