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歲夫妻的“長壽秘訣”
佛山南海這對夫妻均已101歲 身體依舊健朗自己包辦三餐
劉藝明
根據最近佛山市南海區民政局公佈的數字,目前南海有百歲老人132名,最長壽的老人為111歲。其中,還有一對長壽夫妻來自九江鎮河清四村,丈夫潘德時和妻子何愛均為101歲。夫妻兩人甜蜜攜手走過70多載,一起跨越一個世紀。他們的長壽和愛情保鮮的秘訣是什麼?重陽節當天記者來到了兩位老人居住的地方探訪看到,現在的潘德時,最樂於在祠堂前幫人尋“根”;而何愛仍有一頭長長的黑髮,平時愛好打麻將,而規律的作息和平和的心態,正是他們健康長壽的秘方之一。
攜手走過70餘載的百歲夫妻。
文\圖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劉藝明 通訊員梁平
出生時間:
潘德時:1915年11月20日
何愛:1916年1月5日
幸福:
四代同堂自己操辦三餐
昨日早上九時,記者來到九江鎮河清四村時,潘德時和何愛在孫子的陪同下,早早便守候在村口。留着黑髮小長辮子、身材嬌小的何愛微笑着和記者聊起了天,而潘德時雖然耳朵不靈,但是思維依舊清晰,他對着記者大聲説:“我耳朵不好啊,聽不清楚了,千萬不要介意啊!”隨後,兩名老人領着記者來到了他們的家。
兩名老人住的舊式老屋雖然不大,但是裏面收拾得非常整潔。何愛説,雖然與子孫對門而居,但除了冬裝需要子女幫忙換洗外,兩位老人的衣食住行從來無須他人操心。一日三餐,都是何婆婆一個人操辦,無論是買菜、燒飯、洗碗還是其他工序,她都能輕鬆搞定。今年上半年,九江鎮居家養老服務項目志願者曾來到潘德時、何愛夫婦家中,計劃為兩位老人提供免費打掃衞生、陪聊天的服務,不過都被何婆婆婉拒了。
何愛告訴記者,他們之前住的房子離這裏有好幾百米,後來為了和子孫們更近一些,所以才搬到了這裏。“我們搬到現在這個房子並不算太久。”何愛説。記者追問她這個房子住了多久,何愛想了想回答:“應該有20年左右吧。”
現在,潘德時和何愛是四代同堂,家族裏有4個子女、7個孫、2個曾孫。最大的女兒73歲,最小的曾孫才剛滿1歲。
相識:
花轎迎娶愛情細水長流
對於自己結婚的具體時間,潘德時和何愛都表示,因為年代過於久遠,那個時候也並不一定要領結婚證,他們早已忘記了。不過根據何愛的描述,她結婚的時候還沒有到30歲,而且是抗日戰爭基本結束之後,應該是在1945年前後的事情。
何愛説,她是河清隔壁的鎮南石龍村人。在那個傳統的年代,婚姻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在結婚前,她只是在父母和媒人的引見下見過丈夫兩面。“我就記得當時覺得他很老實,樣子帥不帥真的不記得了。”何愛笑言,最讓她印象深刻的是丈夫用花轎迎娶自己過門。
結婚後,兩人都忙於各自的工作。後來,潘德時在生產隊裏放牛,何愛做的農活更多,摘桑、砍蔗、割草,幾乎什麼都幹。何愛説,他們最開心的事情就是到九江墟里去玩。“當時的九江有小廣州之稱,很多人都會在那裏交易,能夠看到很多新鮮的東西。”
“自從我認識家公家婆以來,很少看到兩人吵架。”潘德時的大媳婦告訴記者。當記者向何婆婆問起愛情保鮮的關鍵時,心直口快的何婆婆説:“哪有什麼秘訣,就是踏踏實實將日子過好。”
相處:
各有所樂幫同胞尋“根”
不同於一般的夫唱婦隨,潘德時和何愛兩人都有自己的愛好和習慣,且兩人各有所樂、互不干擾。90多歲的時候,潘德時的身體還非常健康,平時會在自己的小菜園裏種瓜種菜,挑水施肥全部自己一手包辦。而何愛則不太喜歡到處走,她早上會準時6時起牀,自己煮好白粥,和丈夫一起吃完早餐後,就會到村裏散步,再到附近市場買好一天的飯菜後,回家煮菜、看電視。
到了近幾年,兩夫妻又各自找到了“精彩”。“我們村裏經常會有一些港澳同胞到祠堂裏認祖歸宗,他耳朵還靈時,就會自己找人、翻族譜,現在耳朵不好了,他就會走回家裏找孫子出來幫忙。”大兒媳説,這些年來,潘德時幫許多港澳同胞找回了自己的“根”。
何愛近幾年則迷上了打麻將。 “她早上吃完飯,就會跑去敬老院裏打麻將。”潘德時笑稱。
長壽秘訣:
作息規律+心態平和
記者看到,何愛至今還有一頭黑髮,她説,現在不時還有街坊鄰里前來討教養髮之道。“我就是一直用茶籽水洗頭。”何愛稱,以往她會買些茶籽餅,輾碎後每次就會取一些用來煲水做成茶籽水洗頭,現在則直接到商場買茶籽洗頭水。
在何愛看來,每天規律的作息,是他們長壽的秘訣。早上6時起牀,晚上8時半準時睡覺,中午保證至少有半個小時的午休。這樣的生活規律,他們基本都能保證。此外,清淡的飲食也是長壽秘訣。他們以蒸煮為主,很少起油鍋炒菜,瓜果蔬菜一律也是蒸煮。
“生命在於運動。”何愛説,現在她還保持着每天散步的習慣,丈夫雖然腿腳不便,但偶爾還會撿些木頭回來,在村口兩三下功夫就砍好柴,拿到廚房去燒。
而在兩位老人的家人看來,老人長壽的秘訣還有心態平和、互相扶持、相敬相愛。“兩人性格隨和,甚少與街坊鄰里惹紛爭,只是過好自己的生活。”小兒媳婦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