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留學生為什麼總被懷疑作弊? 2015.10.21日

  【導語】

  據台灣媒體報道,10月20日,大陸教育培訓機構新東方透露,俗稱“美國中考”的SSAT取消了9月19日一次考試中357名中國考生的成績。目前官方網站未公開聲明,但有學生家長郵件詢問得到回覆:“SSATB(美國中學考試委員會)審慎調查和仔細分析該次考試資料後,有充分理由質疑此次考試成績的有效性。”

  無獨有偶,北京時間10月13日晚,雅思官方表示:“雅思主辦方近期對中國雅思成績進行了全面徹底的核查。自7月底至今,經劍橋大學外語考試部核查分析,雅思主辦方決定永久扣發大約350位考生的成績。”至於具體原因,外界猜測有可能被扣發成績考生涉嫌違規和舞弊。

  從一百多年前的清末開始,“留學生”一詞對於中國來説就有特殊的含義。放到10年前,“留學生”整體上還是聰明、勤奮、見多識廣、具有更高素質的代名詞。

  然而,這幾年情況出現了反轉,“留學生”不僅被拉下神壇,還頻頻與“作弊”之類的醜聞扯上關係,甚至在沒有直接證據的情況下,一些人和機構也會對中國留學生的成績產生懷疑。中國留學生是怎樣一步步與作弊聯繫到一起的?

  ●中國留學生形象逆轉:從刻苦精英變成愛作弊的富家子

  近代以來,留學生一直是中國社會中的精英。民國時期,留學生羣體中才子云集,外交家顧維鈞曾以辯論隊領隊身份帶領哥倫比亞大學擊敗耶魯大學。《中國青年報》的一篇報道中還説到:“在30多年前的1980年代,亦有法國大學教授發現自己找不出中國留學生論文裏的語法錯誤,最終找到一個後興奮不已。”

  現在環境已經大為不同。根據美國《門户開放報告》,2005-2006年,僅有9309人從中國赴美讀本科,到2012-2013學年,中國赴美讀本科的人數增長到了93768人。八年間,中國赴美讀本科的人數增長了將近十倍。

  留學生的形象也在潛移默化的變化着。美國《大西洋月刊》發表文章認為:“過去,中國留美學生多是節衣縮食的研究生。現在,大量學生來自中國最富有和最有權勢的家庭。”

  在美國人過去的刻板印象中,中國學生的形象大多是戴着眼鏡,週末在圖書館度過,有野心、聰明,用母語講起數學題口沫橫飛,上大課沉默寡言的書呆子。如今,這一形象已不復存在,《紐約時報》曾發表過一份對中國留學生的調查,在被調查的250名學生中90%有造假的情況,中國留學生甚至被描述成騙子。

  ●託福、雅思早已是作弊重災區

  留學的第一步是取得託福、雅思成績,而有關這兩項考試作弊的新聞屢見不鮮。

  《中國新聞週刊》就曾報道過托福考試作弊的全過程,有兩種方法:一是保分,二是代考。

  所謂“保分”,是指考試者與商家全程網絡交易,通過植入式耳機或者微型手機傳遞答案,保證考試者的成績達到一定分數,這種交易的價格從幾千元到一萬多元不等。

  更“保險”的方法是使用槍手代考,價格從15000元至80000元不等。《中國新聞週刊》採訪的一個作弊機構表示,這家店每場考試平均有10個“顧客”,包括手機作弊和代考兩種作弊方式。2015年全國共有42場托福考試,如此推算,光是這一家公司就有400多人次的作弊。

  ●在很多中國人看來,誠實的申請者都是傻瓜

  不同於中國大學憑藉高考成績“一考定終身”,美國大學向來注重對申請者的全面評估,其中包括:SAT(學術能力評估考試)成績、學業平均分數(GPA)、社會實踐經歷以及一篇自述性質的作文(Essay)。除了這些以外,對於海外申請者,還要求有英語能力測試——託福成績。

  託福成績可以作弊,其他的履歷同樣可以通過造假來實現。一位有十幾年留學培訓經驗的從業者在接受《中國新聞週刊》採訪時説:“中國留學生的履歷普遍造假,已經遠遠越過‘合理包裝’的界線。”

  “學校,尤其是‘國際班’為了本校學生的出國成功率,會主動配合GPA造假,至於自述性質的作文與社會實踐,更是由中介一手包辦。在北京,某中學學生的GPA可以自己隨便填分數,學校只管蓋章,海淀區另一所知名中學甚至主動詢問學生:你想填多少分?”

  一位在中國負責面試留學生的美國人説:“在中國有一種普遍的看法:誠實的申請者都是傻瓜。”

  ●中國人的“機經”,在美國人看來也是作弊

  在留學申請等軟性指標被“過度包裝”的情況下,很多美國大學的招生只能越來越倚重考試分數了。北京一家託福培訓機構的創始人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説:“如果原來你只需要90分的託福成績就能上美國某大學,現在你就必須考100分才有可能進入招生官的視線,如果能考到110分,勝算就更大一些。一句話,因為現在的申請者實在太多了!”

  考試,對於中國人來説從來不是難題。在電影《中國合夥人》中,黃曉明扮演的成東青説:“中國學生都很擅長應付考試,你們無法想象,中國學生為了贏得考試所付出的辛酸。”

  “機經”是準留學生備考的行話。由於美國標準化考試的題庫範圍有限,考題會規律性地重複出現。一些教育讓參加考試的學生去記錄考題,寫在橡皮上,或者記在腦子裏。專業機構收集好了這些題目並進行“研究”,其“研究成果”則因押題命中率高而被考生奉為“機上考試的聖經”,簡稱為“機經”。

  《華盛頓郵報》在2014年12月報道當時連續發生在亞洲的SAT考試作弊事件時説,“由於設計一套新試題的成本花費昂貴,ETS(美國教育考試服務中心)把先前在美國使用過的SAT試卷再用於海外考場中。”

  “押題”“做歷年考試真題”在中國司空見慣,是很多培訓機構的“招牌”項目,也是很多學生備考的“必修課”,但實際上,這些行為在美國就屬於作弊。在每次標準化考試之前,考生都會抄一段誓詞,它的內容就包括考生不得泄露試題內容。

  此次參加SSAT考試的學生成績被取消,就有論者提出“機經論”。

  ●學術不誠實還是中國留學生被美國大學開除的重要原因

  就算中國學生成功進入到美國大學,作弊和學術不誠實的現象一樣存在。2014年,美國厚仁教育發佈《中國留美學生現狀白皮書》,學術不誠實是中國留學生被開除的一個主要原因,其中有兩成是因抄襲、考試作弊或協同作弊、代考、成績造假、試圖修改成績、保留以往考卷、對老師撒謊甚至偽造導師簽名等原因被開除。

  在《白皮書》裏,有一章的題目是“好學生的被開除原因分析”,“在調查時,我們心存一個疑問:壞學生多是因為遲到早退、學習態度差而被開除,那麼好學生多是因為什麼原因而被開除的呢?”結論是,在那些GPA超過平均水平的學生中,因學術不誠實而被開除的佔據78.4%。“這一現象再次證明,中國的教育體系並不注重培養學生嚴謹引用他人學術成果。”《白皮書》分析道。

  據《紐約時報》報道,在特拉華大學紐瓦克校區,隨着中國學生的激增,防止抄襲甚至成了語言學院一位院長的首要工作。在新生報到日上,這位院長面對主要是中國學生的觀眾,還特意在後面的大屏幕上放上一張男同學俯身看着女同學的卷子的照片,告訴他們不能作弊,致意中混合着警告。

  ●為什麼很多人中國不覺得作弊丟人?

  不僅是在留學生中間,在中國教育體系裏,作弊現象也大規模的存在。

  比如今年震驚全國的“江西替考案”,考務人員和替考組織都存在內外勾結的情況;而在2007年安徽宿州替考事件中,當地的中學老師、教育官員都為替考者提供一條龍的服務。

  在歷史上,考試或者科舉對於中國人來説就意義非凡:考上了,自己就步入了士大夫階層;考不上,依然只能是無名的市井小民。於是,所有人擠在這一座獨木橋上,有人想些“盤外招”也就不足為奇了。這種“過獨木橋”的狀況,在今天的高考或者公務員考試中,同樣存在。

  同時,中國人對於作弊這件事也相當寬容,表現在懲罰力度極小。儘管在十幾年前,中國很多高校已經在管理條例中明確“作弊者將被開除學籍”,如今,並沒有公開數據顯示,中國高校每年有多少學生因為作弊被開除,倒是有一些被學校發現作弊作出開除處分之後,學生告上法庭勝訴的案例。

  2013年,《中國教育報》報道,新疆烏魯木齊有兩起因學生替考被學校開除學籍引發的高校被訴行政案,經過審理,法院判決校方均敗訴。校方作出的開除其學籍的決定被法院撤銷,兩名學生得以恢復學籍,重新回到校園。這樣的例子還可以舉出好多起。

  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表示,作弊這種讓學生投機取巧的事,小則害了學生,大則害了國家,“一個國家的精英人士如果都作弊欺騙不臉紅,這個民族就沒有未來。”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4057 字。

轉載請註明: 中國留學生為什麼總被懷疑作弊? 2015.10.21日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