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印度的鄰居,我們內心總有一個非常直接的意識:印度為黑色人種。但事實上,這種認知可能存在偏頗,他們有黑色人種不假,但也有白色人種。比如很多影視劇中的演員,那都白得很是漂亮呢。
印度的白人比例是多少呢?他們緣起於哪裏?通過姓氏可窺其一二
有人肯定好奇,印度人普遍都是膚色較黑的,他們當中為什麼會有白人呢?如果他們真的是白色人種,那又佔印度國家總人口的多少比例呢?
先來説印度為什麼會有白人,這其實是很好理解的一個問題:雅利安人後裔。眾所周知,歷史上的雅利安人就是白色人種,以遊牧為生,攻擊性極強,在數千年前,曾於中亞地區非常出名。
雅利安人不僅對印度進行侵略徵佔,也在埃及、波斯,以及我們中國進行入侵。大約三千多年之前,雅利安人在印度站穩了腳跟,從而成為印度的主流居住人種。
當時,印度被雅利安人以種姓制度劃分為四個等級,其中前三個等級的人都是雅利安白人,他們依次為:宗教首領、王室統治者、手工業者及商人。
最後一個等級的才是印度土著們,他們的地位在那個時候只能甘當人家白人的僕人,或者是種點田開點荒。也就是説,那些印度本土的黑膚色人羣,只是低等國民。
如此我們就明白了前面的問題:印度的白人是來自於雅利安人的後裔,而且他們一度是統治印度的主要人物。所以,在某種程度上也可以這樣説:印度是白人的天下。
不過,後來在時間的推動下,種姓等級中的膚色問題已經不那麼分明瞭,也就是説印度黑膚色的人也可能成為某高級種姓的一員。為什麼會產生這種問題?當然是通婚。
在印度,種姓之間通婚是有着嚴格規定的,白人男子可以與印度本土的黑膚色女子結婚的,如此他們生的孩子自然也就變成了混血的高級種姓。
但是,白人女子是絕對不能嫁給印度黑膚色男人的,這不但影響自己家族的聲譽,也不合禮教規則。為此,高級種姓家庭有可能為了維護自己家族的聲譽而選擇謀殺自己的女兒以及她的情侶。
這也就是説,印度最初的貴族階級其實都是白人,當然,還有一部分是因為殖民而來到印度的英國人。他們作為這個國家的貴族,數量其實並不很多,以現在的人數進行計算的話,約佔國家總人口的百分之十。
不過,這是指純白色人種的數量,其中還有一些混血人種,甚至是黃色人種。他們的數量相對要更少一些。所以,印度深色膚質的人種還是主流,這大概就是為什麼印度給人的第一直覺是黑色人種了吧。
印度人到底屬於黑色人種還是白色人種,説了你可能不會相信
但我們如果要深究一個問題:印度人到底屬於黑色人種還是白色人種,恐怕説出結果來又會讓人不敢相信,甚至大為震驚。沒辦法,真相往往不會合乎你所想象的那樣理所當然,它的反轉難免讓人驚訝。
以直觀的眼光我們可以看出來,印度人實際上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黑人,因為他們的膚色是深棕色的。這可能就涉及到印度本土人的根源之説了,有專家研究之後證明,印度人極有可能是印歐人及古亞洲人。
其中,印度人的父系多為印歐人,直到十七世紀,他們的父系才被更改,而其母系則有70%來自於南亞,為東南亞原住民。這就形成了印度南亞本地融合的類型本質,也就意味着他們其實是屬於白色人種的後代,而非黑色人種。
專家還得出這樣的結論:印度人雖然有着自己的印度語,但其語言卻是屬於歐語系的。加之他們曾經等級分明的種姓制度,其白色人種的可能是佔大部分的。
另外,通過對印度人的頭骨進行研究,他們與白色人種的頭骨非常相近。而且,印度人中的B型血居多數,這顯然又與亞洲人相近。如此,他們倒與黑色人種差距加大了。
有人會問:説印度人是白色人種不靠譜,他們明明那麼黑。但人家專家説了,改變印度人膚色的元兇一是混血帶來的結果,再就是他們生活的地區,赤道區居住的人是不會白起來,只會越來越黑,這就是環境的重要性,一方水土養活一方人,這不是沒有科學依據的。
正因為如此,我們所看到的印度人膚色,實際上與黑有一定的差別,相對更是陽光暴曬之後暗黃的感覺。事實上,我們如果仔細來想一想,印度人的黑確實不是那麼純粹的黑,他是黃中有黑,黑中又帶一種髒的感覺。
當然,印度還是有黑色人種的,曾經那些為高級種姓當奴隸的人,以及生活在最底層的平民,他們事實上就是棕黑色。這些人可以稱為印度土著,但也不排除其外來種族的嫌疑。
我們目前所能追蹤出來的,就是那些白色人種曾經一統印度國,後來經過了混血、風吹日曬之後,他們後代的白慢慢打折了。
雖然我們很不情願相信印度為白色人種的説法,但總不能置現實於不顧。反正我們不是專家,也只好聽人家講了。其實,我們不得不承認,印度的白人還是非常好看的,特別是那些大眼睛、高鼻樑的美女們,其異域風情盡現,行動之中總自帶嫵媚。這既是膚色帶給她們的資本,也有一部分來自於她們高級種姓後裔的氣質傳承,如此在棕黑色人羣中本身就是一種優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