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市場或許是絕地反擊的起點。
“日產將在2年內破產。”被迫離任時,日產汽車前董事長卡洛斯·戈恩曾“撂下狠話”。
為了避免一語成讖,日產正在竭力改變自我。
5月4日,路透社報道稱,日產汽車正在醖釀一項全新的發展計劃:擬從歐洲和其他市場逐步撤出,未來將專注於美國、中國和日本3個核心市場。
根據新的三年戰略規劃,日產的目標是恢復與經銷商的關係,更新產品線,以重新獲得定價能力和盈利能力;削減不必要的開支,將釋放出的資源集中用於投資針對核心市場的產品和技術。
在過去一年裏,日產已經兩度下調營收目標,先是將2022年營業利潤率由8%降為6%;後又將營收目標設定為14.5萬億日元,低於此前的16.5萬億日元。就在一週前,日產汽車第三度宣佈下調2019財年合併財報預期,預計今年或迎11年來的首次淨虧損,虧損金額可能為950億日元。
全新戰略下,日產將傾盡全力規避虧損,中國市場或許將成為其絕地反擊的起點。
中國會是底牌嗎?
消息人士稱,日產的新計劃關鍵在於“我們正在對業務進行合理化調整,重新確定優先順序,重新調整業務重心,為未來發展打下基礎”。
新的業務重心,中國無疑將是關鍵一環。
根據該計劃,日產將在產品和營銷層面努力迎合中國市場,為中國消費者量身打造新車型。啓辰品牌也將重新定位,以更好地應對眾多本土品牌的競爭。
2019年,日產中國區累計銷量超過154萬輛,雖同比下降1.1%,仍然跑贏大市。其中,東風日產創下年度最佳銷量紀錄,銷量超過117萬輛,同比增長0.3%;英菲尼迪共銷售3.3萬輛,同比增長18.1%。
看上去還不錯的數據,背後卻難掩日產在“日系三傑”中正在逐漸掉隊的事實。此前十年,日產長居日系車在華銷量的冠軍寶座,但2019年,豐田以162.07萬輛全年銷量和同比9%的增長幅度令其黯然失色。與豐田的高歌猛進相比,日產前行得步履踉蹌,表現最好的東風日產增長僅靠軒逸一款主力車型;高端品牌英菲尼迪在包括中國市場在內的全球範圍都出現了銷量增長乏力的情況,由於沒有銷量支撐,新車導入更加緩慢。
此前,日產中國區負責人山崎莊平曾提及進入 2020 年以後,公司將把重心放在擴大市佔率和提高銷售質量上。在今年早期,日產中國穩妥地將年銷目標定在同比略高的160萬輛,但是,一季度結束,這一目標僅完成了13%不到。
為了保住中國陣地,日產作出了一系列努力:推進東風英菲尼迪和東風日產兩個品牌的協同工作,兩年內相繼在中國投放了五款純電動車型,截至2019年12月底,已有140萬輛日產及啓辰品牌車型實現了智能網聯。
即便是新冠疫情也沒有讓日產敢停下來多久, 2月17日,廣州花都工廠便已全面復工;3天后,大連工廠全面恢復了生產;鄭州工廠3月15日全線恢復生產;受到疫情影響最嚴重的湖北襄陽工廠也於3月下旬全線恢復生產。
多方努力之下,4月日產銷量終於有了回暖之意,終端銷量超過8.2萬輛,同比實現正增長。此前,據路透社報道,日產汽車將在5月削減日本產量70%,6月削減43%。與此形成對比的是,日產幾乎在同一時間宣佈將在5月增加中國區產量。
現在的問題是,提高產量之後,中國消費者會買單嗎?
日產自救
事實上,在醖釀全新戰略計劃之前,日產已經展開了多輪自救:2019年,日產宣佈將在全球範圍內裁員1.25萬人的計劃,並計劃對全球8家工廠,涉及英菲尼迪、日產和達特桑三個品牌共60款車型的產品線進行精簡。預計在2023年前,削減10%產能,用以控制成本。在今年2月的股東大會上,日產CEO內田誠還立下了“軍令狀”,其對憤怒的股東們表示,如果他不能改善日產的盈利能力,請股東們立刻開除他。
此前,內田誠經常與員工談論新的“日產方式”。他表示,在戈恩時代,該公司多年來一直在積極追求更高的市場份額和銷量,但如今日產已將重點轉向盈利能力。
這一切似乎陷入了另一個死循環:為了重獲競爭力,在戈恩之後,日產加大新技術研發投入費用,如此導致企業淨利潤下滑;技術升級和量產需要時間,但是消費者卻並不買賬其升級的品牌定位。
一位知情人士表示,多年來,一切都以銷量增長為基礎,“我們把重點轉向銷售質量,並且在一夜之間完成切換。動作太快,影響了業務”。
現在,根據新的三年戰略規劃,日產計劃繼續縮減規模,或將年度銷量目標削減100萬輛。新的發展戰略將在5月28日公佈,但是從目前透露的動向來看,日產恐怕需要先回答以下幾個問題:
如何妥善處理與聯盟其他夥伴的關係?此前,因為戈恩事件,日產與雷諾關係一度瀕臨崩潰。目前按照該計劃,日產將擴大與三菱和雷諾之間的合作,在亞洲除中國和日本外的其他地區推廣三菱的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在歐洲則利用雷諾的電動汽車技術,削減三者之間的競爭。想要藉助對方技術,重修關係或許是前提條件。
其次,如何精簡臃腫的全球業務?日產的思路是在核心市場上,集中精力提高新車型的導入速度,擴大有針對性的車型陣容。在專注於中國、美國和日本三大核心市場外,在亞洲,該公司還計劃發力在泰國和菲律賓的業務。此外,其新計劃還將在印度、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南非、俄羅斯、巴西和墨西哥等國對工廠生產線進行調整,專注細分市場優勢。
4月1日,在2020/21年新財年開始之際,內田誠曾在致員工的一封信中表示:“我們將不得不忍受一段時間的不便和不確定性。我們一定能挺過這場風暴。”只是在多方不利的情況下,風暴還要持續多久,能否活着走出風暴,仍是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