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觀看待新能源汽車板塊 深耕產業鏈細分行業

  新能源汽車板塊真正開始走進投資者視野基本是從2015年開始的,經歷過近5年板塊研究或者投資經驗的投資者往往會有以下的感受:第一,板塊波動大、真正賺錢難;第二,看着需求不錯但業績兑現難;第三,估值高不敢買。

  筆者認為,行業發展初期主要以政策推動為主,但行業政策有時會出現難以預料的變化,從而導致投資者對銷量預期的大幅變化。2015年-2017年高補貼階段,基本車子造出來拿到補貼就能賺錢。2018年-2019年補貼大幅退坡,造成產業鏈各環節利潤大幅受到擠壓,股價的表現自然也不會太好。不過這個板塊有個明顯特點,即每年都有一波不小的行情,這主要是由於投資者的樂觀預期,配合階段性的銷量較好引發的,但由於整體業績變化的高波動性,行情的持續性往往較差,造成經常性的過山車行情。

  為什麼業績往往會低於預期,筆者認為,除了前幾年補貼大幅退坡的行業性因素外,這個行業不少環節的技術壁壘較低,競爭激烈、下游客户議價能力強,導致了業績難以兑現。建議投資者要對這個行業有清晰的定位,就是行業的長期銷量潛力很大,但一定要仔細篩選競爭格局好、產品壁壘較高的細分環節。涉及到新能源汽車業務的A股標的,預計能有上百隻個股,但在筆者個人看來,公司真正具有核心競爭力、競爭格局較好、能夠走向全球的標的數量是非常有限的。如果以長期視角來看,只有這些少數優質公司,才能充分享受行業紅利,並且能在激烈競爭中脱穎而出。

  造成估值較高的主要原因,筆者認為,是市場對新能源汽車長期發展潛力巨大的一致預期帶來的,目前全球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都還在個位數,隨着成本的下降、技術成熟、標杆性車型的推出,未來滲透率的提升空間的確是巨大的。那麼這個行業勢必會誕生數個新的巨頭公司,好比智能手機浪潮帶來了整個產業鏈10年以上的繁榮。所以對這個板塊的高估值可以提高容忍度。從買入時機來講,別人恐懼時我貪婪,也許是投資新能源汽車的最佳策略,即在板塊大幅回調時,要多一些對產業的信念和勇氣。因為這個產業是各個汽車製造業大國非常重視的未來方向,又在發展初期,一般行業低迷的時間不會持續太久。

  對於行業未來前景的判斷,筆者持相對樂觀的態度。隨着優質車型的推出和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接受度不斷提高,國內的銷量預計會逐步提升。總體來看,未來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將逐步正常化,波動率會相對降低。

  從競爭格局出發,本着雞蛋中挑骨頭的精神,筆者認為幾個細分領域值得重視:

  首先是電池環節,作為零部件市場空間最大的細分領域,競爭格局相對清晰,憑藉着成本優勢和服務響應優勢,相信未來全球電池頭部企業中,一定會有中國企業的身影。

  其次是熱管理環節。新能源汽車由於多了電池環節,制熱方式變化等原因,熱管理的單車價值量大幅提升。令人欣喜的是,國內的部分頭部企業,憑藉優秀的產品質量和客户服務優勢,快速切入了國際主流車企供應鏈。而且由於熱管理部件行業對系統設計、部件製造門檻要求相對較高,國內競爭對手有限,形成了較好的競爭格局。

  最後是特斯拉產業鏈。其效應可以參照蘋果產業鏈對於國內電子公司的拉動效應。但這部分需要注意同樣的問題,就是要選取競爭格局較優的,與客户配套有望持續延伸的環節。作為實力超強的客户,特斯拉同樣具備很強的議價能力,所以要注意選取單車配套額能夠有持續提升潛力、競爭格局相對較好的公司。

  新能源汽車龍頭企業的市值近期超越了全球最大的傳統車企,這也許很瘋狂,但有可能代表了一個時代的更迭,就像2007年蘋果市值超過諾基亞一般。在新能源化的大浪潮中,中國企業憑藉着高性價比的產品,快速的客户響應理念,積極的產能擴充配套能力,勢必會誕生一些成長性突出的優質公司,這需要我們花精力去將其挑選出來,從而獲得豐厚的回報。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570 字。

轉載請註明: 樂觀看待新能源汽車板塊 深耕產業鏈細分行業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