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在中國都尚未站穩腳跟的蔚來和小鵬,已經想去歐洲賣車了
隨着國內電動車市場不斷萎縮,希望進軍歐洲市場的中國電動車製造商需要針對這個文化多元的地區制定本土化戰略。
然而適應歐洲多個國家的多元化需求就意味着對他們本就難堪的財務狀況來説,更是雪上加霜。
歐洲和東南亞的情況是一樣,是非常多樣化的,在德國可行的營銷策略在法國和意大利可能就行不通,產品本身也是一樣。
電動車製造商的客户羣體複雜性會大大增加,這可能會大大消耗他們的資本。
長期以來,曾經的中國傳統汽車製造商一直在尋求海外擴張,因為中國一直雄心勃勃地要打造一個世界級的汽車產業鏈,而這一多年未遂的願望現在已經傳遞給了年輕的電動車新勢力。
半年來股價暴漲的蔚來正加緊其全球擴張計劃,在2021年下半年開始準備在一些歐洲國家啓動銷售工作。
蔚來的計劃是在丹麥的哥本哈根開設首個海外Nio展廳,並在未來兩年內銷售7000輛SUV。
與此同時,阿里巴巴支持的小鵬擊敗了某個採購項目的競爭對手,9月下旬,小鵬向挪威交付了100輛車,並且計劃從本月開始與當地經銷商合作銷售旗下車型。
但是目前蔚來和小鵬即使在中國的根基還非常淺薄,每月僅僅交付幾千輛電動車,尚未在本土市場占主導地位的傳統汽車製造商巨頭中佔據突出自己的優勢。
得益於美國市場的上市和中國地方政府的投資,這兩家公司正尋求在歐洲建立立足點。
然而在這個市場上,連特斯拉都面臨着激烈的競爭。
特斯拉在歐洲正面臨鉅額虧損,第三季度在西歐的電動汽車市場份額從去年同期的33.8%大幅下降至13.5%。
與此同時,本地兩大電動車製造商雷諾(Renault)和大眾(Volkswagen)在今年前三季度從特斯拉手中搶佔了市場份額。
所以不管你有多優秀,在歐洲便宜才是第一位的。
雖然投資者的亢奮情緒推動中國電動車股票持續走高,但要想在這樣一個艱難的市場取得成功,蔚來和小鵬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在6月份的一次採訪中,蔚來總裁秦力洪承認,進入歐洲的門檻很高,目前在中國大規模建立銷售網絡的做法可能不適用於西方國家。
他們確實需要專注於單個歐洲國家,而不是將整個歐洲視為一個大蛋糕。
未來,這兩家公司如何利用新募集來的資金以及在哪裏投資,可能是衡量他們成功與否的重要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