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中國監管令市值蒸發3萬億美元!重量級全球投資企業:目前仍是對華投資大好時機

由 閻桂榮 發佈於 財經

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儘管中國當局對商業的全面整頓已使中國最大企業的市值蒸發3萬億美元,但全球重量級投資公司依然表示,目前仍是對華投資的大好時機。

儘管中國有關部門正在打破科技、教育和其他私營企業的現狀,但一些資產管理領域的知名人士表示,目前仍是對華投資的好時機。

“從長遠來看,對中國投資的理由完好無缺,”瑞士百達資產管理(PAM)首席策略師Luca Paolini説。該公司是瑞士私人銀行Pictet Group的子公司,該銀行管理着7,460億美元的資產。

百達資產管理不是個例。儘管告知客户保持謹慎,但包括全球最大資產管理公司貝萊德(BlackRock)、富達國際(Fidelity International)和高盛(Goldman Sachs)在內,華爾街許多最知名企業都建議客户繼續對華投資。

這些措施的力度“將會帶來波動”,貝萊德(BlackRock)策略師在8月份的一份研究報告中寫道。“中國當局可能會在監管議程與經濟穩定之間找到平衡,在增長放緩和市場波動期間,監管打擊的力度可能會有所緩解。”

Paolini説,從某種程度上來説,對許多中國企業飛速發展和創新的打擊行動是“遲來的回應”。他預測,世界其他地區將遵循中國的做法,嚴格限制大科技公司對數據的使用及其支配性地位。

“監管風險有所增加,但目前已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在現有的措施中,”Paolini説,並補充稱,中國是第三便宜的“主要”股票市場,也是“迄今為止超賣最嚴重的市場”。

貝萊德的策略師也呼應了這一觀點,他們寫道,中國領導層認為這些措施“對那些增長迅速、監管寬鬆的行業來説是必要的”。

他們補充稱:“我們堅持對中國資產的戰略偏好。”

就連高盛(Goldman Sachs)也保持樂觀態度。高盛最近估計,中國的打擊行動已使中國公司在全球的市值蒸發了3.1萬億美元,其中一半來自科技公司。

這家投資銀行的策略師上週寫道,“不確定的交易環境”不太可能損害過度購買中國股票的理由,至少在中國內地不會。

隨着美國和中國監管機構都在整頓在紐約上市的公司,在海外上市的公司可能面臨更艱難的時期。儘管如此,高盛分析師還是指出了這些公司的“長期價值”——它們只是希望首先“等待監管更加明確”。

高盛策略師們寫道,中國“在全球範圍內具有強大的經濟和收益增長潛力”。

該行在7月份的一份研究報告中承認,股市受到了打擊,並補充説,一些客户甚至問,中國市場是否已變得“不可投資”。但他們表示,他們認為“極端監管”不太可能蔓延到每個行業。

富達國際(Fidelity International)亞洲股票主管Mio表示,“不加選擇地”拋售也為那些着眼長遠的投資者創造了一些廉價投資。

她表示:“儘管在某些領域存在政策阻力,但中國在未來10年仍有望實現可觀的GDP增長。”她指的是中產階級購買力的增強。

至於其他資產,Paolini保里尼指出,人民幣今年的表現好於其他主要貨幣,兑美元升值1%。中國政府債券也表現出色,回報率為3.5%,而債券投資者跟蹤的基準摩根大通全球政府債券指數則下跌了1.1%。

“顯然,外國投資者仍然完全‘可投資’中國,”他補充説。

不過,也有人更為謹慎。包括軟銀創始人孫正義在內的一些對華投資的大支持者警告説,他們需要等到監管規定結束後,才會再次決定更積極地購買。包括美國銀行在內的其他銀行則建議完全放棄中國科技股,轉而投資澳大利亞、日本、印度和亞洲其他地區的股票。

“儘管我們多年來一直在全球範圍內支持中國令人印象深刻的技術優勢和成就……我們認為,監管壓力不太可能在短期內消散,”美國銀行分析師在7月份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