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北京,記者 姜樊)訊,捷信消金近期風波不斷,長沙分公司被曝出暴力裁員,亦有媒體報道稱其已停止與某大型零售商的合作,同時業務規模也呈現出負增長。加之近期隨着實控人捷克首富彼德·凱爾納墜機身亡的消息被證實,捷信消金迅速陷入輿論風波中。
今日,捷信消費金融公司(以下簡稱“捷信消金”)總經理OndrejFrydrych 通過“捷信頭條”發公開信表示:“捷信消金2020年財報顯示實現了盈利,並將在2021年第一季度繼續保持盈利。”OndrejFrydrych還在公開信中對媒體質疑一一作出了回應,捷信消金沒有停止與零售商的合作,而是為了配合近期的業務轉型,相關合作已從線下渠道成功轉向線上渠道。
不過,從數據來看,捷信消金的業務規模確實較此前有所放緩。今年1月份,捷信消金髮行捷贏2021年第一期個人消費貸款資產支持證券時披露的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6月末,捷信消金總資產為877.82億元,較2019年末的1045億元縮水16.02%。淨利潤5300萬元,同比減少93.3%,不到2019年全年淨利潤11.4億元的5%。
據瞭解,捷信此前提出“2023戰略”,其業務轉向向線上,並進行數字化的轉型。由此,該公司在產品結構、公司治理結構以及人員方面均有所調整。
長沙裁員事件就在此背景之下發生。有爆料稱,3月12日,長沙捷信部分員工突然接到“休假”通知,讓全體員工停止開展工作,參加全天培訓。3月19日,有員工發現他們的電腦設備已被清理,且賬號權限也被全被收回,相關領導和負責人均不見蹤影。
“架構調整優化是業務轉型的一部分,在這一過程中,捷信積極配合地方政府,依法有序開展。”OndrejFrydrych在公開信中將長沙裁員事件歸結於“一些員工在少數個體組織下,通過阻斷其他員工與公司的溝通,推動事態升級”,而捷信消金始終與員工保持開誠佈公的溝通,並試圖努力與每一位受影響的員工對話,公司還願意多承擔40%的成本,為員工提高高於法定標準的賠償。
公開資料顯示,2019年,捷信集團曾計劃赴港IPO,花旗、匯豐、摩根士丹利曾為本次上市的聯席保薦人。但此後捷信集團宣佈撤回上市申請,理由是“由於一系列不可預見的挑戰影響了全球宏觀經濟環境,撤回上市申請是市場環境所致,目前公司資本充足,尚不需要通過上市保持業務增長。”
對於捷信消金未來的發展,有業內人士認為,一家成熟的公司業務情況或不回因為某個人的離開而受到影響,但這也要看其後續繼任者的經營思路、股權結構變化等情況。而在中國消費金融行業不斷髮展的大勢之下,捷信消金的業務發展或面臨激烈競爭。
據公開資料顯示,捷信消費金融公司捷信消金成立於2010年11月,是經原銀監會批准成立的國內首批四家消費金融試點公司之一,也是當前中國唯一一家有外資股東背景的持牌消費金融公司。截至目前,捷信消金的注繳為人民幣70億元,實繳為3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