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聽説過“迷你倉”嗎?這是一個新興的倉儲行業,它又叫做“自存倉”,是面向個人和企業的小型倉庫。
近年來,隨着人口流動的不斷加快和房租成本的水漲船高,在許多一線城市和部分二線城市,個人和企業的儲物需求正在不斷釋放,“迷你倉”也由此而生,逐漸興起。
1
疫情催生新需求
“迷你倉”解小微企業燃眉之急
週六上午,在望京某寫字樓的地下“迷你倉”裏,記者碰到了前來檢查鋼琴的楊女士。
消費者 楊悦寧:平時我們把鋼琴放在門店裏,因為疫情影響,為節省成本,就把門店面積縮小,有一部分鋼琴轉入倉儲。
楊女士經營一家鋼琴店,她告訴記者,疫情期間這種儲存方式為她解決了燃眉之急。因為鋼琴是精密儀器,存放條件苛刻。而位於市區內、交通方便,有恆温恆濕、24小時監控的這家“迷你倉”,讓她安心了不少。
楊女士表示:“目前簽了一年的合同,如果把這些鋼琴還原到門店存放的話,成本要比現在高出一倍多。”
不只是小微商户有需求,一個上午的時間,在這家“迷你倉”裏,記者看到了不少前來存取物品的消費者。
消費者 許世雄:最近要出半年的差,一直在考慮個人用品存儲的問題。今天我第一次來,存儲的空間對我來説挺合適,一個月租金300元左右。
記者走訪了幾家“迷你倉”企業發現,為了滿足個人和企業的儲物需求,“迷你倉”的倉位大小一般從0.5立方米到20立方米以上,價格基本在每立方每天3到4元。
為了方便消費者隨時存取,一些企業還對門店進行了智能化升級,人臉識別開門、手機遠程解鎖等,便利的服務讓“迷你倉”受到了越來越多消費者的青睞。
2
盤活空間降成本
“迷你倉”想要做好不容易
“迷你倉”行業的出現,為個人和企業儲物提供了一種新的選擇。對於這個行業的從業者來説,做這個行業有哪些難點?這個行業是不是一門好生意?
宋安東是一家“迷你倉”企業的創始人,在做“迷你倉”之前,從事傳統的物流行業。他告訴記者,相比大型公共倉儲而言,“迷你倉”更多服務個人和小微企業,經營上要有獨特的點。
北京安東易迷你倉有限公司創始人 宋安東:中國的消費習慣是離得越近越安全,第一是在黃金地段選擇倉;第二要產權清晰;第三是出貨要方便;最後是價格。
採訪中,記者發現,目前市面上的“迷你倉”企業大多租用商業寫字樓或者居民樓的地下空間,通過將原本廢棄或者閒置的空間進行改造,來壓縮成本。但“迷你倉”企業的負責人也坦言,這一過程並不容易。
北京安東易迷你倉有限公司創始人 宋安東:閒置時可以一分錢沒有,你跟他談的時候,他就坐地加價。價格一高,我們就租不了,我們跑10家、20家,能選中一個地方就算是成功的了。
雖然創業過程並不容易,但市場需求的快速增長,也讓從業者們看到了希望。
宋安東告訴記者,相比於傳統大型倉儲往往自建倉庫而言,“迷你倉”企業大多采用租地模式,屬於輕資產運營,對於單個門店來説,前期投入在百萬級別,只要穩定經營,一般三年就可收回單店的成本。
北京安東易迷你倉有限公司創始人 宋安東:一年半到兩年的時候,達到80%入倉率,之後一年半開始盈利,彌補之前的投入,單店回報週期在三年。
雖然單店投資回報週期並不算長,但業內人士表示,目前,整個“迷你倉”行業正處於市場開拓階段。只有精耕細作,穩紮穩打,才能逐步創造規模效益。
3
市場前景看好
“迷你倉”需要行業規範
在國外,“迷你倉”是居民生活不可或缺的配套設施。在中國,“迷你倉”已經發展了十年左右。國內“迷你倉”行業今後還需要解決哪些問題?
“迷你倉”出現於20世紀60年代的美國,2010年左右,我國開始出現“迷你倉”,目前主要在北京、上海、深圳、廣州、杭州、天津等城市逐步發展。
中國倉儲與配送協會常務副會長 沈紹基:全國近400家自助倉儲企業,總的可出租的倉容在40萬立方左右,發展速度很快,每年保持了百分之二三十的增長。
雖然業內人士看好未來的市場前景,但他們也表示,相比於國外而言,目前國內消費者對於“迷你倉”的認知程度並不高,並且以偶發性需求為主。無論是創業者還是資本,進入這個領域都要耐心。
此外,業內人士也表示,目前我國的“迷你倉”行業在倉庫選址、施工改造、安防保險等方面還缺乏標準和規範。“迷你倉”企業的發展水平良莠不齊,亟需加強相關法規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