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款基金”今安在?

  2021年初湧現的那些“爆款基金”還好嗎?

  去年年初,市場上曾出現出大量“日光基”,如今這些“爆款基金”已運行近一年時間,但從投資收益來看不盡如人意,近九成“爆款基金”成立以來仍是負收益。在多位業內人士看來,“好做不好發、好發不好做”仍是困擾基金行業的一大難題,但站在當前時點展望後市,投資者不妨樂觀一些。

  多數“爆款基金”業績折戟

  2021年初,“爆款基金”層出不窮,大型基金公司旗下或是明星基金經理掛帥的新基金頻頻宣告一日售罄,馮波掌舵的易方達競爭優勢企業混合更是一日“吸金”近2400億元,創下公募基金行業天量認購記錄。一年時間倏忽而過,這些“爆款基金”交出的答卷成色如何?

  如果將認購天數只有一天且首募規模超過30億元的基金視作“爆款基金”,數據顯示,去年1月、2月發行的新基金中,符合條件的“爆款基金”約有40只,其中主動權益基金(包括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靈活配置型、平衡混合型)佔大多數,數量達到37只。從整體來看,截至2022年2月11日,上述爆款主動權益基金成立以來平均虧損13.39%,實現正收益的權益基金佔比僅約一成。其中重倉新能源板塊的基金取得較高收益,具體來看,楊鋭文管理的景順長城新能源產業股票A成立以來收益率為41.8%,馮明遠管理的信達澳銀星奕混合A成立以來收益率也接近30%。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七成以上爆款主動權益基金成立以來虧損超10%,超三成爆款主動權益基金成立以來虧損超20%。例如,2021年1月6日,曲揚管理的前海開源優質企業6個月持有期混合一日“吸金”超百億元,截至2022年2月11日,該基金虧損超27%。無獨有偶,廣發成長精選、華泰柏瑞質量領先、南方阿爾法等產品彼時發行也較為火熱,一日結束募集,但基金成立以來虧損均超過25%。

  滬上一位基金研究員表示,多數“爆款基金”表現不佳,充分印證了投資大師巴菲特的一句投資忠告——人多的地方不要去。“2019年、2020年權益基金連續兩年的高收益吸引了大量投資者‘借基入市’,2021年初可謂‘一基難求’。但拿了近一年時間,部分基金虧損較多,使得投資者借基入市的信心受挫。”

  某中大型基金公司營銷總監也深感無奈:“去年不少新基民抱着高收益預期進入市場,如今多數失望而歸。投資者的低落情緒也反映在當前基金髮行中——今年初並沒有出現預期中的發行開門紅,不少知名基金經理掛帥的基金也賣不動。相比於此前兩年基金行業的高速發展,今年行業或進入發展整固期。”

  盲目追逐爆款有風險

  在多位業內人士看來,“爆款基金”的折戟給投資者和基金公司都上了一課。一方面,對於投資者而言,盲目追逐“爆款基金”有風險;另一方面,對基金公司而言,在市場火熱之時,同樣不能出於短期利益盲目發行新基金。基金行業本身是金融服務行業,基金產品的銷售只是服務的開始。在市場震盪之時,更應從專業角度出發加強投資者陪伴,避免追漲殺跌行為的出現。

  好買財富表示,近幾年越來越多的基金經理“花式出圈”,從而贏得大量粉絲,但這也不可避免地帶來了負面效應。部分基民在不瞭解基金經理和基金產品的情況下盲目買入,結果發現與預期相差太多,或者風險程度不匹配,最後收穫不好的體驗。

  “由於基金‘好做不好發、好發不好做’的怪圈,大部分投資者往往是在行情較熱時買入新基金,最後發現跑不贏老基金。”好買財富建議,投資者應破除成見,對想買的每一隻基金,都應認真閲讀招募説明書,仔細比較過往業績,分析基金經理的投資風格,並根據當前市場行情做出更合理的選擇。

  從市場行情來看,2022年開年以來權益市場持續震盪,但站在當前時點,多位知名基金經理一致發聲,建議投資者不妨樂觀些。

  中歐基金權益投決會主席、投資總監周蔚文表示,2022年上半年市場的核心是適應估值和宏觀環境的調整。估值維度就是要消化之前股價的漲幅,讓股價長期趨勢與基本面長期趨勢基本一致。市場經過調整後,對未來不悲觀。一是賽道標的調整已基本完成,泡沫已很小;二是過去兩三年屬於結構性行情,目前還有很多具備投資價值的股票。

  國泰基金主動權益投資事業三部負責人程洲的判斷也較為相似。“2022年開年並沒有出現市場期望的開門紅,進入虎年之後,我們認為可以樂觀積極一些,2022年上半年的A股市場還是值得期待的。2022年指數出現整體大漲的可能性不會很大,但結構性機會非常值得挖掘。”程洲表示。

(文章來源:上海證券報)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816 字。

轉載請註明: “爆款基金”今安在?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