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孫綺曼 莫謹榕
經過近4個月的籌備,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各項工作準備就緒。24日,創業板註冊制首批18家企業將正式登陸A股市場,和投資者見面。創業板交易機制也隨之發生改變。屆時,新股上市頭5個交易日不設漲跌幅限制,此後日漲跌幅限制為20%;存量股票日漲跌幅限制由10%放寬至20%。
全新的制度規則落地後,創業板將產生哪些改變?對A股市場改革將產生怎樣的影響?投資者應如何調整投資策略?在創業板註冊制首批企業上市前夕,羊城晚報記者多方採訪業內人士,一一解答投資者關心的問題。
增量存量市場改革首次同步推進
繼去年科創板實現註冊制破題後,今年在創業板改革中首次將增量與存量市場改革同步推進,為全市場註冊制改革探索路徑、積累經驗。日前,證監會有關負責人表示,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的規則體系、技術系統、市場組織、審核註冊等各項準備工作已完成,首批18家企業均完成發行詢價和申購。
所謂註冊制,是指發行人在準備發行證券時,須將依法公開的各種資料完整、真實、準確地向證券主管機構呈報並申請註冊,作形式審查。註冊制和此前採用的核準制的核心區別在於審核權由證監會下移至交易所,發行審核機構只對註冊文件進行形式審查,不進行實質判斷。註冊制對上市企業盈利條件放寬,公司新股定價多采用詢價、競價方式,上市週期縮短,發行效率大幅提高。這種發行審核制度對發行方、券商、投資者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創業板投資門檻低於科創板
全新的制度規則落地後,A股投資者投資創業板也有了門檻變化。參與創業板股票、存託憑證申購、交易,創業板可轉債轉股、可交債換股,需要開通創業板交易權限。今年4月28日前已開通創業板交易權限的投資者可繼續參與非註冊制創業板股票交易,不受影響。其中,普通投資者需通過紙面或電子方式簽署新版《創業板投資風險揭示書》,才可以參與註冊制下創業板股票申購、交易。
而4月28日及之後申請開通創業板交易權限的投資者,就需滿足:個人投資者申請權限開通前20個交易日證券賬户及資金賬户內的資產日均不低於人民幣10萬元(不包括通過融資融券融入的資金和證券),且參與證券交易24個月以上的要求。普通投資者需通過紙面或電子方式簽署《創業板投資風險揭示書》。相比科創板50萬元的投資門檻,創業板對投資者資產規模要求相對較低。
存量股票漲跌幅比例放寬至20%
除了投資門檻有所改變,和投資者息息相關的還有交易規則的改變。
首先,漲跌幅限制調整。創業板註冊制新股上市首五日不設漲跌幅限制,之後漲跌幅限制比例為20%;創業板存量股票、相關基金漲跌幅限制調整為20%。需注意的是,創業板股票千山退、神霧退、盛運退已進入且仍處於退市整理期,其間交易機制不作調整,價格漲跌幅限制比例仍為10%。
其次,引入申報價格範圍限制。創業板股票連續競價階段限價申報的買入申報價格不得高於買入基準價格的102%,賣出申報價格不得低於賣出基準價格的98%。
同時,優化盤中臨時停牌機制。創業板無價格漲跌幅限制股票盤中臨時停牌的觸發閾值為漲跌30%和60%,停牌持續時間為10分鐘。在盤中臨時停牌期間,投資者可繼續申報或撤銷申報。復牌時,交易所對已接受的申報進行復牌集合競價。
再者,創業板調整了單筆最高申報數量。創業板股票限價申報的單筆買賣申報數量不得超過30萬股,市價申報的單筆買賣申報數量不得超過15萬股。如投資者提交的單筆申報數量超過要求,交易系統將直接拒單。創業板單筆最小申報數量及變動單位沒有變化,仍為100股或其整數倍。
此外,創業板還新增股票及存託憑證特殊標識、優化兩融及轉融通機制,引入盤後定價交易機制,調整交易公開信息披露指標等,投資者應予以關注。
利好成長期企業,促進“優勝劣汰”
業內人士表示,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是首次將增量與存量改革同步推進的資本市場重大改革,涉及發行、上市、信息披露、交易、退市等一系列基礎性制度,對資本市場後續改革將有重大影響。
一方面,註冊制對上市企業盈利條件放寬。比如,註冊制改革後對企業上市門檻進行了優化,取消“最近一期不存在未彌補虧損”的要求,能覆蓋一批尚未盈利的中小企業,給成長期企業帶來利好。同時,允許符合條件的特殊股權結構企業和紅籌企業在創業板上市,為未盈利企業上市預留空間。
另一方面,為形成“有進有出、優勝劣汰”的良性循環機制,創業板全面優化並嚴格實施退市制度,同時設置退市風險警示制度,加強風險提示。
多位業內人士均表示,創業板註冊制的成功落地,有望為A股主板市場全面推廣註冊制積累經驗,推動資本市場全面深化改革。大成基金分析人士對記者表示,創業板註冊制改革是“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的重要一環,將進一步發揮市場機制作用,釋放資本市場改革紅利。
21日,中國證監會有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證監會將及時總結評估科創板、創業板試點經驗,統籌研究制定其他板塊推行註冊制的方案,做好全市場註冊制改革的準備,分階段穩步實現註冊制改革目標。
宜樹立價值投資、長期投資理念
創業板註冊制落地後,對A股市場投資會產生怎樣的影響?“對於A股上市公司而言,未來價值投資的觀念將深入人心。”博時基金經理肖瑞瑾對記者表示,未來市場資源將繼續向優質企業集中,殼公司等不良資產將繼續被邊緣化,市場將發揮資源配置的決定性作用。
“創業板註冊制的落地,從長期來看,我們認為會帶來創業板的牛市。”大成基金分析人士表示,一方面註冊制將帶來優質股票供給增加,實現“優勝劣汰”,創業板有望向納斯達克看齊,長期“慢牛”可期;另一方面,在金融供給側改革和實體產業政策的不斷推進下,創業板盈利趨勢性改善、寬信用下流動性寬裕、併購政策支持、商譽風險釋放,創業板具備迎來牛市的動力。
那麼,投資者應怎樣調整投資策略?大成基金分析人士在接受羊城晚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未來,投資者需關注創業板中長期的生態變化。其中,優質供給增加,造假股和績劣股加快出清下,創業板“優勝劣汰”加速;20%漲跌幅限制會提升炒作難度,機構投資者佔比提升。總體而言,在註冊制及新交易規則下,垃圾股、概念股炒作將大幅減少,對於行業、個股基本面的深入研究將決定投資收益。“對廣大投資者而言,應順應發展大趨勢,樹立起價值投資觀念、長期投資理念。”肖瑞瑾表示。
鏈接
首發18家企業 粵企數量最多
據瞭解,首發上市的18家企業分別是安克創新、鋒尚文化、美暢股份、傑美特、聖元環保、天陽科技、藍盾光電、海晨股份、捷強裝備、歐陸通、回盛生物、金春股份、南大環境、維康藥業、大宏立、蒙泰高新、康泰醫學、卡倍億。
從所在行業來看,這18家企業主要集中於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以及專用設備製造業,分別有3家企業;醫藥製造業、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業分別有2家企業;其餘企業分散在汽車製造業、文化藝術業、儀器儀表製造業等。
從地區分佈上看,18家企業主要分佈在13個省市,其中,來自廣東的共有3家企業,數量最多,分別為蒙泰高新、歐陸通、傑美特;浙江、江蘇、安徽各有2家。其中,歐陸通與傑美特均為來自深圳的高科技企業,蒙泰高新為來自揭陽的製造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