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米布利多。
昨天長城汽車和酒鬼酒,一路高歌猛進的兩隻明星股雙雙跌停了,一個滬市,一個深市,一個汽車,一個酒。
在昨天跌停之前,我在長城汽車上的收益率是37%。
跌停之後,我一直在找原因。
“估值太高開始回調了嗎?”、“機構資金開始陸續跑路了嗎?”、“3600畢竟是個坎,應該很難站穩吧?”……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在生活中,尤其是投資中,我們問的最多的問題就是“為什麼會這樣”,這裏我們再追問一層:“為什麼我們總會問為什麼”?
這就是我今天想談的第一個思維方式:因果思維。
因果思維,是人類認知世界的方式。通過對因果的闡述,人們建立了道德秩序,建立了法律體系。同時也建立了社會學上的關係。
換句話説,我們自詡是這個星球上的智慧生物,認為我們可以理解這個世界進而可以控制改變這個世界,目前我們也已經通過這樣的認知方式實現了部分目標。
但是我們也必須承認,在很多的領域,我們根本無法做到理解(嚴謹一點的説法是完全理解),典型代表就是股市投資。
我們可以自不量力地來推演一下,用分析原因的方式來分析長城汽車和酒鬼酒的跌停。
1、估值太高了,業績撐不住如此的估值。從數字上説,長城汽車98.7倍的市盈率和酒鬼酒150倍的市盈率確實太高了,有可能是這個原因導致的;
2、機構抱團資金開始撤了。這個原因也有可能,畢竟也有很多獲利了,早走的坐轎子,晚走的抬轎子,“聰明錢”先鎖定盈利也是很正常的;
3、其他板塊的機會更好,換到那兒去了。也説得過去,風水老在這幾個板塊轉也不科學。
可是,上個交易日這些股的估值就不高嗎?賣出的錢是抱團的錢,難道買入的錢就不可能也是準備進去抱團的嗎?其他板塊的未來走勢真的就會比汽車和白酒好嗎?現在真的有人可以確定這是崩盤的開始還是簡單的洗盤迴調嗎?
股市的絞肉輪盤的動力源有很大一部分來自於投資者自身的盲目判斷原因,其實只要冷靜下來做一回通盤思考就會發現,除了國家政策(經濟政策、產業政策、行業政策、貨幣政策等)的影響外,純市場角度並沒有清晰的因果鏈。
因此,如果我們去分析這些原因,要麼是事後看的馬後炮,要麼是自洽邏輯的井中蛙,對於我們的資產增值有百害而無一利。
一個科學的交易系統,並不是為了理解而理解,而是逐漸向最終的目標——盈利,不斷靠近,畢竟,做投資不是為了寫一篇面面俱到的分析論文,而是為了盈利。
因此,我們應該更多地設置“怎麼應對”的方案,這樣既可以避免我們被諸多的因果分析噪音干擾,也可以有條不紊地執行我們的交易。
這就是,我今天要提到的第二個思維:解決問題的思維。
所謂“解決問題”,就是不管他為什麼這樣,我只關心如果出現了A情況,我的A應對方案是什麼;如果出現了B情況,我的B應對方案是什麼。
繼續用長城汽車和酒鬼酒舉例:
如果我是一個價值投資者,我的交易系統依據內在價值而設,那麼我會持續跟進,當下的股價是否已經超過內在價值了,如果已經超過,獲利出場;如果仍然低估,那就繼續持有。如果我是一個成長股投資者,我的交易系統依據未來成長空間而設,那麼我會判斷,這個公司還有沒有成長空間,如果有,繼續持有;如果沒有,果斷出場。如果我是一個技術派選手或者喜歡看資金博弈的選手,我的交易系統依據技術形態或者多空力量而設,那麼如果出現做多指標,我就會買進,如果出現做空指標,我就會拋出。
或許上面的話看起來很空,像是正確的廢話,但是,因為各人的資金壓力不一樣、計算方式不一樣、投資預期時間長短不一樣、倚重的各類指標不一樣、投資的股票也不一樣,我無法給出更詳細的估值計算公式、技術指標組合判斷公式,世界上也不存在這樣普適的公式。
更重要的是,建立了“解決問題”的思維框架,就可以跳出“公説公有理婆説婆有理”的亂坑。
至於“解決問題”的具體策略則需要親力親為,結合自己熟悉的公司、熟悉的股票,不斷修正,長期優化才可以逐漸摸索出來。這個過程勢必會很辛苦,可是想想一旦成功後的回報,難道不值得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