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想的“理想”,很難實現。
花朵財經原創
二次上市後,理想汽車的表現似乎不太“理想”。
8月12日,隨着理想汽車與小鵬汽車在港股市場上成功會師,準備擁抱純電動汽車的理想,卻並未如願獲得投資者的認可。
接連兩個交易日,公司股價已下跌2.88%,報收114.60港元/股,相比發行價118港元,漸行漸遠。
具體來看,在增程式優勢被抹平後,理想汽車準備將重心放在純電路線上,但理想要補的課,卻還有很多。
李想的“理想”今年2月,理想汽車CEO李想在一份內部信中提到,理想2025年的戰略目標是在中國佔據20%的市場份額,位列中國市場第一。
對李想立下的這個雄心勃勃的“理想”,讓投資者多了不少的遐想。
不過,要實現這一宏圖偉夢,站在現在理想汽車的戰略角度來説,似乎未知係數並不少。
最開始,理想汽車主要以增程式起家,也就是一半用電池發電,一半用燃油發電。
這種類似插電混動的技術,好處在於不用擔心續航,電池沒電時,加油也能繼續跑。但是,隨着時代的變革,理想現在的增程式優勢正在被抹平。
其一,自比亞迪推出系列低油耗的DM-i車型後,理想銷量遭到了比亞迪的碾壓。
2021年1~7月,比亞迪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累計銷量8.18萬輛,遠高於理想汽車的總交付量3.87萬輛,而在去年同期,比亞迪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累計銷量僅1.45萬輛。
其二,隨着電池續航里程不斷攀升,成本一降再降,純電路線逐漸成為市場主流。
今年2月,上海市曾宣佈,自2023年起不再給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發放免費牌照。而政府對純電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補貼力度也有較大差別,純電最高補貼為1.8萬元,插電式最高補貼僅0.68萬元。
不同於蔚來汽車和小鵬汽車,理想汽車另闢蹊徑走增程式電動的“捷徑”,把自己放到了類燃油車的領域中,在今天“碳中和”政策愈演愈烈的推動下,理想汽車轉型無可避免。
脱離實際的“理想”從目前來看,理想汽車留給大家的印象,一直停留在理想ONE這一款產品上,因此無論是資本市場,還是普通消費者,最期待的是理想能邁入純電動市場。
於是理想在本次上市的招股書中寫道,募資所得款項淨額的20%,將用於研發高壓純電動汽車技術、平台及未來車型提供資金。
對比募資的15%將用於自動駕駛研發、10%將用於增程式平台開發。從募資投入資金佔比維度看,理想已然準備將重心放在純電路線上。
而據招股書顯示,理想正在大力投資高壓純電動汽車技術,為未來的高壓純電動汽車開發兩個平台-Whale及Shark。公司計劃,自2023年起,每年至少推出兩款新的高壓純電動車型。
可是,以史為鑑,企業轉型往往是説着容易,實施難。
如今走純電路線的造車新勢力們,早已在家充樁、超充樁、換電站、電池租賃等方面走了很遠。而從零開始的理想,在純電路線上的掉隊時間顯然十分明顯。
最為致命的是,理想的研發投入基礎,還是“三傻”中最低的。
2020年,理想研發費用共計11億元,佔總營收的11.8%;蔚來同期研發費用為24.87億元,佔總營收的15.3%;小鵬研發費用為17.26億元,佔總營收的29.5%。
時間掉隊、研發不足,理想卻打出了要超過所有競爭對手拿下中國新能源汽車20%的市場份額,登上中國市場第一的“王座”。
細細看看,李想的“理想”,無疑像是天方夜譚。
據灼識諮詢報告顯示,如果按銷量統計,理想ONE在2020年被評為中國最暢銷的新能源SUV車型,但也僅佔有9.7%的市場份額,且這一市佔率僅限於某細分領域。
此外,據乘聯會公佈的2020年零售數據顯示,國產狹義乘用車市場排名前三的一汽大眾、上汽大眾和上汽通用,市場份額最高者也僅約10%而已。
造車新勢力中,理想汽車的質量問題也比較多。
從自燃到斷軸,從升級到召回,理想汽車的質量從未沒讓人“失望”過。
自理想ONE交付以來,該款車型一直被網曝頻頻出現剎車失靈、磕碰斷軸,甚至汽車自燃等質量問題,引起眾多消費者的不滿。
2020年11月6日,理想對此甚至發佈了致歉信,承認了自己的錯誤。公司表示,將對2020年6月1日及之前生產的10469台理想ONE免費更換球銷脱出力更高的前懸架下襬臂。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前十個月,理想汽車累計交付量僅21852輛,也就是説,這次召回的車輛約佔其年內總銷量的一半。
而據國家質量發展局公告顯示,理想ONE此次召回是因為其車輛前懸架下襬臂球銷脱銷力設計存在缺陷,車輛受到碰撞衝擊時可能導致前懸架下襬臂球銷脱開,極端情況下會增加發生事故的風險,存在安全隱患。
除此之外,理想自動駕駛功能“掉隊”,亦難掩劣勢。
新勢力陣營中,小鵬已率先推出搭載激光雷達的智能駕駛L3車型,蔚來也推出了L2.5自動駕駛。但理想在5月發佈的新車上,才剛配備智能座艙和L2輔助駕駛技術,技術整整落後同行1年。
另有媒體報道,公司新車宣傳中的NOA自動導航輔助駕駛,直到今天,也仍未向用户推送。
所以,無論從哪方面看,理想都面臨着嚴峻的挑戰。
擺在理想汽車面前的殘酷現實是,公司目前仍處於持續虧損狀態。2018年~2021年一季度,理想汽車分別虧損15.32億元、24.38億元、1.52億元和3.6億元。
不同之前的幾次創業,理想汽車是李想創業路上賽道競爭最為激烈、最燒錢的一次,市場對於理想汽車二次上市表現冷淡,又是否暗示着某種警示?
相比於理想汽車二次上市股價表現不佳,值得一提的是,李想創立的汽車之家在今年初實現二次上市後,短短几個月下來,股價下跌幅度已高達約60%,報收77.75港元/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