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手握千億龍頭,69歲疫苗大佬再迎一個IPO

由 機東林 發佈於 財經

近日,智飛生物的實控人蔣仁生再闖A股引發熱議。

關於蔣仁生的勵志故事對很多人來説並不陌生,投資者可能更關心大佬下一步動作的方向。

01 造就千億疫苗龍頭

1953年,蔣仁生出身在廣西省灌陽縣一個叫秀水屯的地方。

蔣仁生在家中排行老四,雖然原生家庭並不富裕,但從小他就喜歡讀書,成績也是最好的那一個。只不過到高中畢業時還沒有開放高考,於是蔣仁生回到了家鄉當老師。

直到1977年恢復高考,成為他當下唯一能改變命運的機會。

這一年,蔣仁生24歲,考進了桂林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畢業後便被分配到了灌陽縣衞生防疫站工作。

從小養成踏實認真的性子,加上工作能力突出,蔣仁生很快就升到了防疫站副站長的職位,90年代初期,還被調任至廣西壯族自治區衞生防疫站擔任科長,參與了眾多的科研項目。

不過,蔣仁生終究不甘平凡,1999年,46歲的他下定決心辭職來到成都做起了疫苗銷售,也就是在此工作期間,他意識到了國內疫苗的發展前景。

兩年後,蔣仁生得知一家叫做重慶金鑫生物製品的疫苗企業由於經營不善正在售賣,他馬上和自己的夥伴幾乎花掉全部的積蓄收購了這家企業,並改名為重慶智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創業初期是相當困難的。

由於沒有資金投入研發,他們只能考慮做疫苗銷售代理。

但是疫苗哪有那麼好賣,期間企業一度運轉不起來,蔣仁生幾乎每天為錢發愁,合夥的同事也選擇離開了公司。

要不是那場疫情,或許就沒有今天的故事了。

2005年國內爆發了C羣流腦疫情,當時全國只有蘭州生物製品研究所擁有該疫苗,而這款疫苗正是蔣仁生的獨家代理產品。

那一年,蔣仁生賣出去2000萬支疫苗。

這只是一個開始,有了一定的資金和名氣,在接下來的幾年裏,蔣仁生一直想辦法自主研發產品。2008年,他先後對綠竹製藥、重慶智仁、安徽龍科馬三家擁有產品研發能力的公司進行重組,此後才開始銷售起了自研產品。

代理和自研兩手抓,在完成4次重組後,智飛生物於2010年9月正式登陸深交所,成為重慶第二家創業板企業。

此時,蔣仁生身價已達96億元。

在智飛生物上市之後的十餘年裏,從銷量下滑,企業幾乎運轉不下去,到代理HPV疫苗,業績、股價實現大翻身,再到後面的疫情期間賣新冠疫苗,半年狂賺1000億…

誰曾想,智飛生物的股價可以一度飆升至230元,蔣仁生更是實現財富的迅速增值,2021年4月,蔣仁生及家族以244億美元位列《2021福布斯全球富豪榜》第69名。

自2021年下半年以來,醫藥板塊遭遇大幅度殺估值,創新藥、仿製藥、CXO行業哀鴻遍野,股價腰斬成為常態。智飛生物也沒有幸免,股價最低跌至82元,市值跌去了6成,但在今年的福布斯全球億萬富豪榜中,蔣仁生及家族仍位居第91位。

從農民到千億富豪,蔣仁生從來沒有放棄他的研發夢。2019年、2020年他先後入主了兩家制藥公司宸安生物和上海智翔,後者發展至今,已經走到了IPO的關口。

近日,重慶智翔金泰生物製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智翔金泰”)向科創板遞交招股書。

值得一提的是,智翔金泰的法人代表、董事長單繼寬為君實生物的創始股東之一,其持股5.29%。除此之外,公司的管理層中不乏有多名智飛生物高管的身影。

頂着疫苗大佬的光環,智翔金泰究竟有何看點?

02 三年虧八億

先來看看智翔金泰的基本情況。

2019年-2021年公司營收分別為3.11萬元、108.77萬元和3919.02萬元,但期間內公司累計虧損8.04億元,主要是由於公司目前所有的產品均處於研發階段,還未開展商業化生產及銷售。

近三年公司的研發投入累計6.48億元,本次IPO擬募資39.8億元,其中超30億元將持續投入研發項目。

智翔金泰成立於2015年,主營業務為抗體藥物的研發、生產與銷售,在研產品為單克隆抗體和雙特異性抗體。

所謂雙特異性抗體,是一種可以橋接治療劑(如 T 細胞、藥物)及靶標(如腫瘤)或調節兩種不同的病原體的抗體,重點是其治療效果可以達到普通抗體的100-1000倍,同時使用劑量最低可降為原來的1/2000,如此一來,能大幅降低藥物治療的成本。

不過,由於其工藝複雜、發展受限,目前國內暫時還沒有形成明顯的市場規模,放眼全球,2020年其市場規模也僅為27億美元。

截至2021年底,國內僅有兩款進口雙抗藥品獲批上市,而國內企業獲批臨牀的雙抗藥品已經超過100個,其中預計最快上市的是康方生物的 PD-1/CTLA-4 雙抗,預計在今年會獲批上市。

2022年-2023年國內將迎來一波雙抗藥物上市潮,預計到2030年市場規模可達到647億元。

從無到有,國內企業在該領域幾乎站在同一起跑線上,那麼未來智翔金泰能否領跑呢?

03 產品最快2024年上市

產品管線方面,目前智翔金泰擁有涵蓋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和腫瘤等治療領域的12個在研產品,其中5個處於臨牀研究階段。

具體來看,公司共有6個雙特異性抗體靶點和5個單克隆抗體靶點,在5個處於臨牀研究階段的產品中,GR1801、GR1803均為雙特異性抗體藥物,分別處於II 期、I 期臨牀階段,而GR1501、GR1802、GR1603均為單克隆抗體藥物,其中GR1501為國內企業中首家進入 III 期臨牀試驗的抗 IL-17 單克隆抗體注射液。

從研發進度來看,GR1501、GR1801、GR1802分別預計在2024年初、2025年、2026年獲批上市。

眾所周知,新藥研發存在兩大風險。

首先是研發失敗的風險。新藥研發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而且不能保證新藥的研發成功;若項目研發失敗後,其積累的技術不能用於其他藥品研發,那麼前期的投入將全部損失。

智翔金泰在今年3月份終止了兩個已經進入臨牀試驗階段的研發項目GR1405和GR1401。其中GR1401項目由於在I期臨牀試驗中發現其不能在有效性上超越同靶點藥物,因此將其研發策略調整為“未來與 GR1405 聯合用藥”,不過由於GR1405適應症藥物在國內早已有多款同類產品上市,且大多數已經進入醫保,權衡之下公司決定忍痛割肉。

要知道,公司對這兩個項目累計投入超2億元,就這樣打水漂了。

其次,即便是新藥上市之後,也會面臨激烈的競爭,且大概率會納入醫保,如此一來,會大大降低盈利預期。

以公司研發進展最快的GR1501為例,IL-17 靶點抗體藥物是目前斑塊狀銀屑病最好的治療藥物之一。不過該領域的進口廠商已然形成先發優勢,目前已有三款進口 IL-17(R)靶點單克隆抗體注射液藥物在國內獲批上市銷售,共有5個適應症,其中3個已經納入醫保。

那麼這款藥的市場前景如何?

數據顯示,我國有銀屑病患者約570萬人,中軸型脊柱關節炎成年人患者約560萬人。以進口藥物中的司庫奇尤單抗為例,其全球銷售收入從2019年的35.51億美元增長到2021年的47.18億美元,穩居全球暢銷藥前30名。2019年4月,司庫奇尤單抗在中國獲批上市,2020年和2021年中國銷售額分別約5億元和15億元。

鑑於IL-17靶點抗體藥物目前來説是該領域療效最好的藥物,未來隨着藥品價格的下降和滲透率的提高,其市場空間較大。

不過,智翔金泰的GR1501兩種適應症藥物預計在2024-2025年獲批上市,距上市時間較為久遠,在此期間,若相關的醫保政策或公司發展發生變動,那麼藥物上市後的回報率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

不難看出,公司雖然開發了多款核心產品,但瞄準的都是熱門領域,要麼早有同類產品上市,要麼是多家企業扎堆研發。而且與國內外大型醫藥企業相比,公司的產品線較為單薄,有待進一步擴充。

04 結語

整體來看,智翔金泰具備一定的研發基礎,只不過與大多數製藥企業一樣,短期內暫時看不到其盈利拐點,而且目前創新藥賽道內卷太嚴重,新藥上市之後若無先發優勢,其市場份額也難以估摸。因此,即便有大佬撐腰,公司未來的發展仍任重而道遠。

本文源自格隆匯新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