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兩度可轉債融資230億,東方財富掌門人的“槓桿”財技
其實是最早一批接觸股市的大學生,也是最早一批的股評家,在中國股市萌芽期,他就已經熟稔資本運作。而這樣的獨特經歷也讓他掌舵東方財富後通過“槓桿”財技一步步將其發展成國內市值超2000億的互聯網券商龍頭。
10月22日,東方財富披露了三季報,營收59.46億,同比增長92%;淨利潤33.98億,同比增長143.66%,創出了2015年的新高。在業績的利好催化下,股價也扶搖直上,年初至今漲幅近100%。
與三季報一同披露的還有一份158億的可轉債融資預案。而就在今年1月份,東方財富剛發過72.75億的可轉債,並在8月完成轉股。如此密集大額的融資均是為了增資旗下的融資融券業務。
此外,與其它券商定增、配股不同的是,東方財富更多選擇可轉債融資,可轉債相對於定增、配股而言更有容易被監管審核通過。此外,實控人也可以通過配售可轉債並在二級市場上減持賺上一筆。
對於公司而言,從二級市場上得到資金;對於實控人而言,自己配售後仍然可以通過二級市場拋售賺上一筆,一舉兩得。
縱觀東方財富的發展史,相當於一部併購、增資“加槓桿”的擴張史。而東方財富的資本運作或許與掌門人其實(沈軍)有着莫大的關聯。
其實的“槓桿”財技
2005年成立,2010年創業板上市,創立短短5年,公司便登陸資本市場,這樣的故事發生在其實身上並不驚訝。更驚訝的是,通過11年的時間,他將公司的總資產規模翻了近300倍。
2009年東方財富的淨資產僅為2.73億,2010年上市後淨資產大增至16.13億,隨着2015年44.05億的定增,東方財富的淨資產再次大增至81.77億,此後2016年39.76億的定增,2017年的46.21億的可轉債,2020年1月的72.75億可轉債的轉股成功,東方財富的淨資產拾級而上,截止2020年三季度末,東方財富的淨資產擴張至318.33億。11年的時間,淨資產擴大117倍。
同樣,總資產也從2009年的3.21億擴張至2020年三季度末的901.17億,總資產擴大281倍。
相對於淨資產和總資產的擴張幅度,淨利潤的增長稍顯遜色。2009年的淨利潤為0.72億,2020年三季度末的淨利潤為33.98億,淨利潤僅擴大47倍,遠低於淨資產和總資產的擴大幅度,而這樣的業績還是在今年股市走牛的情況下取得的。
從2010年上市到目前,東方財富通過3次增發,2次可轉債發行,累計從市場融資216億,再加上此次158億的可轉債預案,其融資額將達到374億。而其10年間分紅11次,累計分紅僅為9.17億,連融資零頭都沒有。
10年融資216億,淨資產為318億,扣除分紅,融資仍然佔目前淨資產的比例超過60%,而這樣的槓桿“財技”幕後是其實。
幕後掌舵者其實,最早的股評家
其實,原名沈軍,1993年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在大學時代就開啓股民生涯,而且彼時滬深證券交易所剛成立。其實可以算是國內最早的一批股民。
畢業後的其實第一份工作在期貨公司。後於1996年參與創辦上海世基投資顧問有限公司;次年又創辦了上海第一家證券類專門學校“世基證券培訓學校”;同年還與四川日報合辦了《四川金融投資報》證券版。
1998年,其實成為國內第一批註冊證券分析師,他的名字與股評文章,頻繁出現在各類財經報紙上,也成為電視台、廣播台的座上賓。其實應該算是最早的一批“股評家”。可見其對資本市場的熟稔。
2005年,其實帶領創業團隊在上海創辦了東方財富網,開始躋身於網絡財經信息服務業行列。2010年3月19日,東方財富成功登陸創業板。其實也完成了從股評家到企業家的轉型。
東方財富的首發價格為40.58元/股,上市完成,總股本為1.41億股。上市後,其實、陸麗麗、沈友根的持股比分別為28.04%、3.43%、3.36%,合計為34.83%。陸麗麗是其實的妻子、沈友根是其實的父親。以此計算,上市掛牌前夕,其實一家三口的持股財富約為19.93億元。
上市10年來,東方財富先後實施了10次送轉股,其股本擴大了61倍。目前,公司總股本為86.13億股,總市值2247億。按照10月22日後復權的股價1183.63元計算,股價翻了29倍。
截至10月22日,其實一家三口合計持有公司25.54%股權,持股財富為574億元。較期初財富增值29倍。
東方財富之所以能從一家市值不足百億提供信息服務的金融企業轉型為市值超2000億的互聯網券商龍頭,離不開其實的併購和增資擴股。
定增併購,發債融資“押注”融資融券
作為一家提供金融信息服務的企業,東方財富的淨利潤並沒有太大的想象空間。
上市第一年,東方財富的淨利潤便從2009年的0.72億下滑至2010年的0.67億,2011-2014年的淨利潤分別為1.07億、0.38億、0.05億、1.66億。在不穩定的淨利潤面前,資本市場也選擇用腳投票,在2011-2012年間其股價一直下跌。
或許是看到了提供金融服務的天花板,其實開始着手併購,最大的併購便是拿下證券牌照。
2014年12月17日晚,東方財富發佈公告稱,其全資子公司東方財富(香港)有限公司,擬使用自有資金收購寶華世紀證券有限公司100%的股權,交易價格將不得高於1300萬港幣。
2015年2月12日,公司與宇通集團簽署意向書,擬以30.83億購買宇通集團持有的西藏同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同信證券”)70%股份。同年3月20日,公司擬以13.21億購買西藏自治區投資有限公司30%的股份。
交易方式是東方財富將以28.53元/股的價格,向宇通集團和西藏投資發行1.4億股至1.58億股籌資用於購買兩者的股份。
受收購券商牌照消息刺激,4月16日復牌後,公司連拉11個漲停板,市值從548億直接漲破千億。
在牛市的推動下,2015年證券公司的盈利得到爆發,東方財富的淨利潤在同信證券的提振下由2014年的1.66億增長到18.49億,如此高的淨利潤直到2019年都沒能超越。
證券行業的屬性決定了其擴張就需要不斷的增加資本金,而其自身的業績又與市場的走勢高度相關,再加上市場上競爭者尤甚,作為一家偏居西藏的中小券商,東方財富必須另闢蹊徑快速殺出重圍。
而東方財富選擇的便是低佣金“價格戰略”和融資融券業務。融資融券業務需要足夠多的資本金投入,但靠自身盈利積累較為緩慢,為了快速擴張,其實通過二級市場融資“槓桿”來擴大自身淨資產規模。
2016年5月,東方財富通過增發A股募得資金39.76億,用於增加證券公司資本金。2017年12月發行46.21億可轉債,轉股後用於擴展信用交易、證券投資等業務規模。
2020年1月,東方財富再次發行72.75億可轉債,將不超過65億元投入信用交易業務,擴大融資融券業務規模;將不超過5億元用於擴大證券投資業務規模。時隔僅10個月,東方財富再次拋出158億元可轉債募資。其中,將不超過140億元投入信用交易業務,擴大融資融券業務規模。
數據顯示,2016-2019年東方財富的融資融券利息收入分別為1.38億、3.81億、5.91億、7.74億,年複合增速超65%。此外,根據中國證券業協會《證券公司2019年經營業績排名情況》,東方財富證券融資融券業務利息收入排名由2017年末的第42名上升至2019年末的第20名。
在資本金不斷得到補充的情況下,東方財富的兩融業務發展迅速。不過隨着競爭的加強,部分券商的兩融業務紛紛“爆雷”。
2018年,方正證券計提資產減值主要是受到兩融業務影響,全年計提金額4.7億。同年,太平洋證券因股票質押式回購業務違約計提的資產減值損失就高達9.59億元。
choice數據顯示,截止6月30日,39家A股上市券商累計計提信用減值損失113.07億元,較去年同期(57.52億元)增長96.58%。其中海通證券以29億元的信用減值損失高居榜首,同比增長173.81%;中信證券計提信用減值損失20.25億元,同比增長290.03%。而信用減值中大部分是兩融業務造成的。
東方財富如此大手筆的“押注”融資融券業務,在兩融業務頻頻“爆雷”的情況下如何做好風控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