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豐業績“爆雷”、極兔傾銷被罰,快遞大戰一觸即發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資本偵探”(ID:deep_insights),作者:蕭拙,36氪經授權發佈。

順豐業績“爆雷”、極兔傾銷被罰,快遞大戰一觸即發

沒想到,濃眉大眼的“快遞茅”也有業績爆雷的時候。

4月8日晚間,順豐控股公佈了2021年第一季度業績預告:其一季度預計虧損9-11億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預計虧損10-12億元。而在去年同期,也就是疫情壓力沉重的2020年一季度,順豐取得盈利8.32億元,差距明顯。

公告發布次日,順豐股價一字跌停,截至4月9日收盤,順豐股價報72.72元,下跌10%,且尚有超30萬手賣單封死跌停板。市場震動之餘,一連串疑問相伴而生:快遞一哥究竟怎麼了?行業是否正在迎來大變局?

順豐業績“爆雷”、極兔傾銷被罰,快遞大戰一觸即發

圖源:順豐控股2021年第一季度業績預告

白馬股的“滑鐵盧”?

針對一季度業績轉虧的情況,順豐在公告中羅列了五大原因,分別為:

  • 公司正處於新業務拓展關鍵期,為擴大市場份額,打造長期核心競爭力,公司繼續加大新業務的前置投入。
  • 去年疫情一定程度上延緩了公司資本性開支投入節奏,公司從去年四季度開始增加臨時資源投入以承接增量,致使去年第四季度和今年第一季度成本承壓。
  • 基於大規模的陸運產品業務量,公司重新審視各業務線的資源投放,全面融通速運網絡、快運網絡、倉儲網絡及加盟網絡場、線等資源。在整合的初期,會存在資源重疊投放的情況。
  • 為滿足電商平台及客户春節不打烊的安排,響應減少人員流動的倡導,公司2021年第一季度給予一、二線在崗人員補貼創歷史新高。
  • 去年疫情期間,順豐時效件實現高增長,今年一季度增速受到此高基數的影響;由於同行在部分區域春節不打烊的安排,分化了部分散單業務,時效件中散單業務增長低於預期。此外,特惠專配業務量增長迅猛,下沉市場電商需求旺盛,導致存量客户中的經濟型業務增長較快,順豐電商件毛利承壓。

逐條來看,所謂的“新業務”,指的是順豐旗下的快運、冷運及醫藥、同城急送、國際、供應鏈等業務。根據順豐2020年年報,五大新業務去年收入合計達到412.37億元,佔總營收的比例達26.8%。除了冷運及醫藥,各項新業務的營收增速均高於總營收37.25%的增速。

作為行業巨頭,順豐需要新的增長曲線。這不僅是為了開闢新的想象空間,當傳統業務深陷行業價格戰時,順豐也需要有差異化增長手段。相對應的,短期成本承壓不可避免。

順豐業績“爆雷”、極兔傾銷被罰,快遞大戰一觸即發

圖源:順豐2020年年報

資本開支方面,從2018年開始,順豐資本開支佔營收的比例逐年下降,2020年,公司業務量增速迅猛,速運多環節出現產能瓶頸。伴隨着疫情影響趨於緩和、行業競爭再度白熱化,從去年四季度開始,順豐增加臨時資源投入以承接增量,導致如今成本承壓。

順豐業績“爆雷”、極兔傾銷被罰,快遞大戰一觸即發

資源重疊投放和在崗人員補貼相對好理解:當順豐的業務佈局日趨廣泛,如何高效利用已有物流網絡、實現業務協同,將是順豐轉型期的重大課題;在崗人員補貼大增則是由2021年春節的特殊情況決定,對順豐的業績或不具備長期影響。

信息量最大的是最後一條。

去年一季度,疫情催生的物流需求大量增加,但由於運力緊張和交通情況複雜,大部分快遞公司的派送效率不盡人意。在此背景下,以履約體驗見長的順豐逆勢攬下大量訂單。根據財報,順豐2020年一季度實現營收335.4億元,同比增長39.59%,業務量達17.2億件,同比大漲75.15%。

時過境遷,特殊時期實現的高增長反倒成了“壓力”。此外,為了抗擊疫情,去年2月17日至5月6日,全國高速公路免收通行費,如今則恢復常態化徵收,成本紅利的消失將直接反映到快遞企業財務表現上,尤其是去年一季度增長迅猛的順豐。

從橫向的角度看,當疫情影響退去,順豐的差異化優勢不再那麼顯著,業務遭到同行分流。根據安信證券研究中心報告,一季度通達系快遞件量增速預計超80%。與此同時,行業價格戰的火熱也迫使順豐加入以價換量競爭,電商件雖然能幫助順豐提升市場份額,但隨着毛利率相對低的經濟型業務佔比提升,順豐的整體利潤表現不可避免遭到拖累。

根據順豐控股2021年2月快遞服務業務經營簡報,今年2月,順豐速運物流業務單票收入同比下降16.93%,延續了此前的下降趨勢。

順豐業績“爆雷”、極兔傾銷被罰,快遞大戰一觸即發

圖源:順豐控股2021年2月快遞服務業務經營簡報

總的來看,順豐此次“業績爆雷”分為三方面原因:自身發展需要、疫情及“春節不打烊”影響、行業價格戰加劇。發展新的增長曲線和承接增量必然需要大量投入,特殊狀況的影響不會持久。根據中證報報道,公告發布後,順豐投資者關係總監陳希文表示,虧損不是長期問題,純粹是業務量太多了。“投得太快了,導致(利潤)一下就下去了。”

真正帶來的最多不確定性、最不可控的,還是暫時看不到拐點的價格戰。

打不完的價格戰、停不下的極兔

疫情影響減退後,快遞業產能恢復較快,行業寡頭再度展開價格白刃戰,以期拿下更多市場份額。根據國家郵政局數據,2021年1-2月,快遞業平均單價同比下降20.2%。安信證券研究中心預計,2021年第一季度,通達系單票收入同比降幅區間為18%-20%。

而在這個過程中,極兔速遞給競爭帶來了最大的變量。

極兔速遞起家於印尼,目前已是印尼市場單量第一的快遞巨頭,其創始人和背後的資本關係都與OPPO和vivo相關,而拼多多黃崢又是段永平的“第四個徒弟”。基於明顯的人際聯繫,外界很難不有所猜想。

雖然入華時間不足兩年,但極兔的聲勢一直不小。去年5月,極兔傳出全網業務量突破100萬件的消息,7月日單量又增長至500萬以上。根據公開消息,今年1月,極兔的日單穩定在2000萬票,與行業寡頭申通的日單量相差無幾。增長之快,令人咋舌。

背靠拼多多的同時,極兔同樣走上了以虧損換增長的激進路線。在極兔入華之前,通達系就曾深陷價格戰漩渦,極兔的到來讓情況變本加厲。繼各地區快遞價格被“打到2元”、義烏髮單價降至1元后,今年3月,“全國快遞風向標”義烏的快遞價格擊穿1元,而掀起新一輪價格戰的正是極兔。

4月9日,因“低價傾銷”,百世快遞、極兔速遞遭到義烏郵政管理局整治。根據21世紀經濟報道消息,義烏郵政管理局曾多次警示百世快遞和極兔速遞“不得用遠低於成本價格進行傾銷”,但相關整改要求一直未被執行。

目前,百世、極兔部分分撥中心被停業整頓,但從極兔近來的資本動作看,其以價換量的做法顯然還會持續下去。根據“晚點LatePost”報道,極兔速遞已經完成了一筆18億美元的融資,由博裕資本領投,紅杉資本和高瓴同時跟投,投後估值78億美元。

獲得新一輪輸血,意味着極兔仍能維持其燒錢節奏。與此同時,關於極兔計劃赴美IPO的傳聞也時有傳出,

源源不斷的資金支持,背靠同樣增長迅猛的拼多多,極兔入華一路勢如破竹,快遞行業不再只是順豐和通達系的天下。競爭變了,無論是發力經濟件、試圖在市場份額和利潤之間把握平衡的順豐、還是本已承壓嚴重的通達系,都面臨着一場大考。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768 字。

轉載請註明: 順豐業績“爆雷”、極兔傾銷被罰,快遞大戰一觸即發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