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文來源創業邦專欄美股研究社,創業邦經授權轉載。
2020年對於共享經濟而言,不啻於一場災難。
從誕生至今,短短几年間,共享經濟已經走過了初興、熱潮、亂象與復歸平穩,唯一不變的對於這種模式能否走得通的質疑聲從未間斷。進入2020年因黑天鵝事件,對共享經濟的商業模式無疑是增加了更多不確定因素影響。
在共享經濟行業,受衝擊最大的是共享住宿、交通出行等線上線下融合程度高且必須通過線下活動完成整個交易閉環的領域。據中商產業研究院分析,2020年共享經濟增速將因疫情影響而出現一定幅度的回落,預計在8-10%之間。在疫情影響下,眾多共享經濟在短期內都難以翻身,甚至就此大批退出商業舞台。
2020年,以共享經濟為代表的頭部玩家們生存紀實到底如何?在疫情未能完全解決之下,2021年共享經濟又將迎來怎樣的發展?帶着這些問題,美股研究社對已在美股上市的幾家共享經濟公司進行了分析。
陷入盈利和估值困境成全球共享經濟難題
在全球不少地方,共享經濟已不是新鮮的詞了,共享出行、共享充電寶、共享衣櫥等共享方式,正在悄悄改變着民眾的生活方式。儘管共享經濟市場潛力巨大,但目前來看該商業模式近幾年的發展似乎還未能走出泥潭。
"高增長、高盈利、高虧損"似乎早已成為共享經濟撕不掉的標籤。事實也正如此,根據共享出行公司滴滴打車對外披露的信息,滴滴2012 年成立以來至2019年底從未盈利。有數據顯示,滴滴 6 年累計虧損高達 390 億元。
除了滴滴,已經在美股上市的Uber、Lyft、Airbnb和優客工場虧損情況也不容樂觀,除了Uber在18年實現了9.87億美元的淨利潤,基本上四家公司在近三年都處於虧損狀態之中。
共享經濟的這種高虧損特徵與商業模式成本高昂不無關係。四家公司的總費用與支出都在連年遞增,並且環比在2019年均達到了100%左右,這是因為共享經濟公司依賴於大量的外部資本來擴大其網絡,推廣其服務,快速地向新市場擴張。
在燒錢模式下,Uber、Lyft、Airbnb和優客工場陷入融資擴張再融資的虧損怪圈,就算Airbnb在最近一個季度實現淨盈利,還是在削減銷售和營銷成本,並裁減25%的員工之後實現的,並不是長久之計。
盈利難題在資本市場上最直觀的表現是估值的多少,截至美股研究社發稿,Airbnb和Uber的總市值都超過了900億美元,Lyft總市值為155億美元左右,而優客工場僅4.95億美元,而根據胡潤研究院發佈的《2020胡潤全球獨角獸榜》,滴滴出行以3700億元(約合566億美元)的估值位居第三。
從估值來看,Uber和Airbnb表現較好,其中Airbnb一經上市總市值超酒店巨頭希爾頓和萬豪市值之和,Uber之所以市值較高是由於其在外賣領域的發展而非本業出行業務。
而Airbnb也是由於其在旅遊行業的發展遭到投資者的看好,但其估值目前也存在疑問。此前Gordon Haskett分析師Robert Mollins將愛彼迎的目標股價從"買入"下調為"跑輸大市",目標價為103美元,這意味着下行區間為目前股價的近三分之一。
Mollins在一份研究報告中告訴投資者,與其他在線旅行社如Booking Holdings和Expedia 相比,愛彼迎的股票估值"過高"。這位分析師説,愛彼迎的估值應該高於同行,但不是300%-400%的溢價。Mollins仍將愛彼迎視為長期持有的核心資產,但"出於價值考量,將其評級下調"。他認為愛彼迎的股價在未來幾周將面臨壓力。
而Lyft和優客工場的估值自是不必多説,目前來看是比較低的,而中國的共享出行獨角獸滴滴雖然根據胡潤研究所的估值比較高,但同樣要指出的一點是滴滴並未把業務的重心完全放在共享出行上,目前也在角逐社區團購這一完全不搭邊的業務。
可以説,幾乎所有的共享出行獨角獸都存在着盈利難的問題,即使可能目前的估值情況比較樂觀但依舊存在部分投資者和分析師看空的情況,並且共享經濟本身的模式難以盈利獨角獸們也心知肚明,致力於發展其他更多元的業務以彌補短板。
向右深耕還是向左多元化戰略,共享經濟巨頭共同面臨十字路口抉擇
對於共享經濟獨角獸而言,深耕還是多元化這是一道很重要的命題,而這場命題的答卷者們在疫情的催化下漸漸明朗起來。
以共享打車為例,作為美國共享打車行業的兩大巨頭,為何Uber和Lyft的總市值相差如此之遠?一個只有一百多億美元,另一個有九百多億美元,這與他們在疫情中的表現不無關係。
從今年以來的三個季度淨虧損情況來看,uber的淨虧損環比在不斷收窄,而Lyft的淨虧損環比在不斷擴大,這與他們的發展戰略有極大的關係。疫情期間由於人們的出行需求減少,共享打車業務受到衝擊,Uber的外賣業務卻得到了很好的增長。
今年以來的第二第三季度中,Uber的外賣業務收入連續兩個季度超過核心打車業務收入,其中第三季度外賣業務收入為14.51億美元,同比增長125%,比第二季度增長了20%。並且uber於今年7月以26.5億美金的價格收購了一家市場排名第四的外賣公司Postmates,並與Grubhub、DoorDash形成美國外賣市場三足鼎立的全新競爭格局。
而Lyft更專注於北美市場的打車服務,因此近幾年在這一業務上逐漸搶奪着Uber的市場份額。根據eMarketer的預估,2020年美國74.5%的汽車共享用户將使用Uber,而使用Lyft的用户比例為54.0%。未來三年,Lyft在該市場的份額將繼續以比Uber更快的速度增長。
事實上,從股價表現上看,便能看出Lyft應對風險的能力明顯偏弱,因此股價的回升也相對較慢。在美國市場的客流量還未恢復正常的情況下,對於只專注於北美叫車市場的Lyft,無疑是雪上加霜。而Uber卻因為多元化發展戰略有更高的風險抵抗能力以及收縮了虧損的情況。
除了共享打車領域,共享住宿和共享辦公依舊面臨着同樣的問題,受疫情影響國內的小豬短租、途家等業績滑坡,即使是被稱之為民宿鼻祖的Airbnb也不能免俗,但不同於小豬短租、途家以及酒店巨頭希爾頓萬豪的是,Airbnb的業務基於共享住宿卻又延展出了更多的可能性。
在過去的12年中,它不僅僅成功將自己的角色從風險投資的對象變成了投資者,而且從長長的投資和收購清單(crunchbase統計顯示Airbnb完成了16筆投資和21起收購)可以看出,Airbnb早已跳出了共享住宿。去年3月初,Airbnb收購了酒店預訂平台HotelTonight,8月又收購了公寓平台Urbandoor。
這也是市場對於Airbnb總市值為何表現如此之高的緣故,美股市場不同於國內的股市偏重於看當下的業績成果,他們押注的是一家企業更加輝煌可持續發展的未來
把目的地遊玩資源整合進住宿體驗,先幫助用户決定去哪兒玩、玩什麼,然後才來談談住宿問題,這才是Airbnb試圖打開的場景。
而共享辦公領域,雖然與uber、Airbnb並稱美國共享經濟三劍客,wework的命運卻與他們截然相反,在去年先是上市失敗,緊接着由於疫情影響wework的業績持續低迷,根據五月份軟銀的消息其估值已從最巔峯時期的470億美元暴跌至29億美元。
反觀之被譽為"聯合辦公第一股"的優客工場,雖然在今年成功IPO,但其市值也不過5億美元左右,比陷入低谷的wework還要低。
深耕還是多元化戰略,一場疫情似乎讓答案早已浮出水面。
2021將至,共享經濟該何去何從?
英國市場調研公司Juniper Research曾有預計,2017年全球共享經濟的市場規模為186億美元,到2022年將達到402億美元。而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2018年中國共享經濟產業規模接近7萬億,同比2017年增長38%,預計2021年將超過十萬億。
雖然2020年共享經濟因疫情遭遇重挫,但據中商產業研究院預測,2020年中國共享經濟市場交易規模將達36058億元。我國共享經濟預計在未來三年增速會快速回升,年均複合增速將保持在10%-15%的區間。
而艾媒諮詢預測在未來2022年美國地區共享經濟總營收市場份額佔比為57.2%;歐洲地區佔比則為19.2%;而除歐洲、美國以外的地區,預測在2022年其共享經濟總營收市場份額佔比為23.6%。
從這個行業研究報告的預測來看,全球共享經濟在未來幾年的增長潛力還是值得期待,這對於共享經濟行業的巨頭來説也是一個利好消息。尤其是在疫情期間,積極自救尋求新業務的巨頭們也想盡快走出困局。
根據分析師的評級來看,對於多元化戰略的共享經濟巨頭獲得更多看好評級。此前,投行Stifel上調優步目標價至60美元,重申"買入"評級,Devitt在給投資者的一份報告中寫道:"通過將ATG出售給Aurora,優步保留了合併後實體的一部分股權,新公司將專注於自動駕駛,而優步能將其業務重心更聚焦在拼車和外賣服務這兩個新興領域。"
華爾街各大機構同樣看好優步出售ATG部門後的發展前景,在追蹤該股的分析師中,19建議買入,2位建議持有,今年以來,該公司股價累計上漲了78%,54.4美元的平均目標價意味着在目前水平上其股價仍有2.6%的上行空間。
而投行Piper Sandler將網約車公司Lyft(LYFT.US)的股票評級從"中性"上調為"增持",並將目標股價從39美元上調至61美元。該行分析師指出,拼車業務仍受到衞生事件的壓力,但Lyft已證明其從美國每增加一英里的行程中獲取收入的能力有所提高。"同時成本削減讓該公司"儘管營收下降,但EBITDA得以改善,"這為衞生事件後的運營成本效率化提供了一條途徑。
從這個層面來看,2021年因全球疫情還存在諸多不確定因素影響,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會給共享經濟帶來發展挑戰。但可以肯定的是,疫情全球不少國家的用户對於共享經濟的需求還是在增長,共享經濟的滲透率也有一定提升,這也有助於共享經濟巨頭們以核心業務之外,在多元化業務上進行更多探索。誰能更快地找到合適的商業模式走出虧損困局,或許誰的市值也有機會在2021年迎來重估。
本文為專欄作者授權創業邦發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創業邦立場,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