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麪包陷“增收不增利”怪圈

桃李麪包陷“增收不增利”怪圈

7月18日,桃李麪包發佈業績預告顯示,2022年上半年桃李麪包實現營業總收入同比增長9.06%;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同比下降3%。值得一提的是,這已經是自2021年一季度伊始,桃李麪包連續六次披露業績報告顯示“增收不增利”。桃李麪包財報中給出的解釋大多涉及原材料價格上漲。不過,在業內人士看來,原材料價格上漲僅是因素之一,近年來桃李麪包在南方市場的虧損額度亦在不斷擠壓公司利潤。未來,桃李麪包若不能及時控制成本、止住子公司虧損,便很難走出“增收不增利”困局。

淨利潤預降

原料成本上漲、毛利率下降,桃李麪包仍未掙脱增收不增利困局。

根據桃李麪包發佈的2022年半年度業績快報,該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32.06億元,同比增長9.06%;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3.57億元,同比下降3%;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3.41億元,同比增長1.31%。

對於上述業績變動,桃李麪包在公告中表示,報告期內,公司營業收入增長、淨利潤下降的主要原因是部分原材料價格上漲及終端配送服務費用增長導致本期毛利率同比略有下降;此外,去年同期桃李麪包其他收益、匯兑收益及理財收益高於本期也是因素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增收不增利已經成了近兩年桃李麪包的業績常態。北京商報記者梳理桃李麪包業績數據發現,2022年一季度伊始,該公司已經連續六次披露業績報告顯示營收增長但淨利潤下滑,具體來看,2021年一季報、中年報、三季報、年報以及2022年一季度淨利潤分別下滑16%、11.6%、17%、13.5%和2.8%。

在上述業績報告中,“原材料價格上漲”多次被桃李麪包解釋為業績下滑原因。除最新半年報預告外,在2021年財報中,桃李麪包提及“原材料價格上漲導致生產成本增加”;在2022年一季度財報中,桃李麪包仍認為“原材料價格上漲是其毛利率下降之一”等。

“針對近期原材料上漲,貴公司的麪包產品是否會漲價?”多位投資者在投資互動平台提出相關問題,但桃李麪包並未做具體回覆,僅表示,“請關注我司對外披露的信息”。

對於如何改善淨利潤下滑趨勢以及未來是否會提價等問題,北京商報記者發送郵件採訪桃李麪包,但截至發稿並未收到回覆。

多家子公司虧損

事實上,桃李麪包利潤持續下滑,離不開南方市場多家子公司虧損的蠶食。

公開資料顯示,桃李麪包前身為瀋陽市桃李食品有限公司,2000年之後,桃李麪包開始向全國市場拓展。2013年,內蒙古桃李、青島桃李、濟南桃李成立;到2015年,該公司基本完成北方地區佈局;上市後,桃李麪包成立東莞桃李、武漢桃李,開始了對華南及華中市場的拓展。

選擇南下的桃李麪包業績並不樂觀。2021年財報顯示,桃李麪包39家子公司中,13家處於虧損狀態,其中大部分為南方公司,上海桃李、海南桃李、江蘇桃李、福州桃李、廈門桃李均虧逾千萬元。在發佈年報的當天,桃李麪包還發布公告稱,“擬註銷公司全資子公司福州桃李麪包有限公司和廈門桃李麪包有限公司”。

從營收地域分佈來看,桃李麪包亦存在明顯“北強南弱”的現象。數據顯示,東北、華北和華東市場的收入對其營收貢獻較大,在2021年營收中的佔比分別為45%、22.9%、23%,而華中和華南等南方市場收入在營收中的佔比僅為2.9%和8%。

在廣東省食品安全保障促進會副會長朱丹蓬看來,桃李麪包原是北方的烘焙品牌,其產品結構、升級迭代並不能匹配南方烘焙市場的核心需求,多有水土不服的現象。此外,南方市場烘焙品牌眾多、競爭激烈,桃李麪包銷售渠道依託的是大賣場,但在南方,現做現賣、定位更高端的連鎖烘焙店更受歡迎。

“桃李麪包原材料、生產銷售等環節的各類成本持續上漲,疊加需求不旺、競爭優勢不足等原因,桃李麪包需要犧牲收益率刺激營收增長,從而造成企業連續多次出現業績增收不增利的局面。”廣科諮詢首席策略師沈萌建議,目前面包市場同質化程度較高,桃李麪包產品的差異化優勢較低。未來桃李麪包需要通過研發和創新投入,來提升競爭力、擴大收益率。

北京商報記者 王曉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629 字。

轉載請註明: 桃李麪包陷“增收不增利”怪圈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