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現象暴露出的問題,值得有關部門及企業反思。
近日,安徽多地出現不少充電站的充電樁無法充電的現象,有的無電源接入,有的連運營單位都已不知去向,大量充電樁成“擺設”。在安徽淮南市政務服務中心停車場,記者看到現場安裝了100多個充電樁,但是這些充電車位上停放的都是燃油車。據現場保安説,這些充電樁全部都無法使用。用手機掃碼充電,也都顯示亂碼,撥打服務方留下的400電話,也提示號碼不存在。
當地有關部門指出,其中部分是因為充電樁設備老舊,造成不能升級改造,另外就是,因公司經營發生困難導致的充電樁不能使用。
從媒體的調查可以看出,由於充電樁分佈不合理,導致使用效率不高,一些企業出現了運營困難的情況,甚至難以收回成本,逐漸失去維護能力。這一現象暴露出的問題,值得有關部門及企業反思。
↑央視新聞報道截圖
近年來,隨着新能源車推廣成為國家戰略,各地也紛紛出台對相關行業的扶持政策,讓充電樁建設更上了一個台階。
然而,在新能源車行業發展以及配套充電樁的建設過程中,個別發展誤區應當提防。就地方而言,在包括充電樁的規劃上要避免過度冒進,應根據自身發展情況、市場實際需求等方面進行事先調研,而不能任由拍腦袋決策,對充電樁建設採取過於粗放的數量投放指標。
充電樁建設除了規劃應當更加科學理性,也要更加重視其佈局。如業內人士指出,有些地方充電量大,而充電樁數量不多,有些地方充電量小,而充電樁存在閒置現象。在未來建設中,有關部門和電動車銷售企業、充電樁運營企業應加強聯動,實現大數據共享,對充電樁建設地區的電動汽車數量等情況有更多的數據掌握,從而更加全面預估其所需充電樁數量,避免電動車實際投放數量與充電樁數量不匹配的問題。
同時,由於充電樁行業准入門檻不高,吸引了大量企業進場。億歐智庫一份研報指出,目前國內充電樁設備領域相關公司數量超過300家,競爭激烈,行業整體利潤偏低。其中不少充電樁企業並不具備充電模塊等核心技術,而是通過採購各種部件組裝生產。
此類企業缺乏技術競爭力,同時為了追求擴大市場份額大打價格戰,然而其組裝產品的質量卻難以盡如人意。由此一來,價格看似低廉但質量不高的充電樁被投放,其運行的有效壽命就難以保證。這也要求有關部門對充電樁行業要進行規範引導,逐步提升其技術和質量標準,對於那些只靠組裝毫無技術含量的企業應予以淘汰。
據悉,針對一些老舊充電樁設施,安徽有關地區已經開始移址重建;針對部分企業因主營業務受損,導致充電樁不能使用的,首先由轄區地方政府對企業進行約談,提出整改意見,對企業不能承擔主體責任的,由轄區政府依法依規進行處置。這些善後舉措有助於解決之前充電樁變“充電裝”所帶來的資源浪費、耽誤車主充電等問題,而對於其他地區的相關部門而言,也應做好定期考核,及時發現此類問題並予以處理,不要等媒體曝光才後知後覺的跟進。
據中國充電聯盟發佈的數據,截至2020年4月,全國充電基礎設施累計數量為128.7萬台;而截至2019年底,我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381萬輛。新能源車樁比約為3:1,遠低於《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發展指南(2015-2020)》規劃的1:1。這意味着,充電需求仍存較大缺口。從長遠來看,充電樁建設仍需要加大投入,但無論是地方政府還是企業,都應同時兼顧“遠景規劃”與當前發展實際情況,尤其是政府在充電樁質量標準、充電樁企業日常運營服務質量等方面還要加大考核,推動優勝劣汰,堅決不讓質量低劣、缺乏運營的“充電裝”進場。
紅星新聞特約評論員 畢舸
編輯 汪垠濤
紅星評論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