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度虧損擴大,金山雲的內憂外患

11月24日晚,金山雲(KC.US)發佈了2021年第三季度業績報告。

三季度虧損擴大,金山雲的內憂外患

報告顯示,金山雲Q3總營收24.1億元,同比增長39.6%;淨虧損5.067億元,上年同期淨虧損1.053億元,同比擴大381.2%。財報公佈後,金山雲股價截止當日收盤為19.31美元,下跌2.03%。

屋漏偏逢連夜雨,花旗將金山雲(KC.O)目標價從42美元下調至32美元。11月26日收盤後,金山雲股價下跌到了18.010美元。

營收增長,淨虧損持續擴大,對於科技公司而言,財報發出後股價下跌也就意味着資本對其未來預期持不樂觀的態度,尤其是連目標價都被大幅度下調。

一個獨角獸企業發展前景不樂觀無外乎體現在以下兩種情況:

自身發展受挫增長不及預期、市場的外部環境競爭壓力愈加激烈。兩種情況相互交織,共同結果下,造成了金山雲的前景堪憂。

內部因素:成本壓力下的投入不協調

金山雲、金山辦公以及西山居共同構成了金山集團的“三駕馬車”。不同於巨頭流量互通下的業務深度協同,金山系的三駕馬車在流量層面上的交際並不算深,彼此之間很難提供流量互助、“澆灌”助生,達到1+1>2的目的。其內部協同大都停留在B端這一企業基礎搭建層面上,比如金山雲對金山辦公和西山居提供雲服務。

與此同時,“三駕馬車”場景覆蓋面有限,不過多依靠巨頭的存在形式註定其只能發力於巨頭們的淡化領域,尋求發展空間。

這一切共同導致了金山系的垂直業態,在互聯網流量增長時期尚且可以“猥瑣”發育。但當巨頭在自身領域增長放緩,互聯網企業之間的邊界逐漸淡化,金山系的壓力自然驟增。

西山居自不用多提,遊戲領域馬太效應顯著,C端流量生態薄弱的西山居很難與騰訊和網易相競爭。在巨頭們不約而同將B端業務作為第二增長曲線的當下,金山雲的生存環境逐漸惡化。

大環境的變化給金山系帶來了一個發展悖論,既大環境競爭加劇導致增長放緩但垂直化生態更需要規模效應較少成本,維繫業務擴張。

這是獨角獸企業的通病,巨頭們可以將短期的成本壓力藉以戰略生態價值來淡化,但自負盈虧的獨角獸勢必要將成本壓力納入長期規劃中。而且還不能喧賓奪主,與發展關聯不深的成本支出不能超過必要成本的投入。

比如本次金山雲的股價下跌,成本支出的不協調是資本不喜的原因之一。金山雲成本與費用方面大幅度增加,其中一般及行政開支為1.566億元,同比增長71.52%;研發費用為2.687億元,同比增長60.32%;銷售和營銷費用同比增長36.57%。三季度費用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工資、社會保險費和股權激勵費用增加。

行政方面的的費用增長速度大於研發、流通費用的增速,這與資本對科技公司的長期投資邏輯並不符合,尤其是在市場競爭更加激烈、虧損大幅度擴大的當下。

硬件支出、軟件研發、強關聯業務開發才是雲計算廠商的核心聚焦點,這關係到了市場規模能否持續擴大,比如金山雲併購Camelot後提高了執行能力,擴充了客户資源。

據天眼查APP顯示,金山雲於2021年8月2日對Camelot進行了併購,併購之後金山雲盤初漲4.5%。

三季度虧損擴大,金山雲的內憂外患

而一旦核心投入停止了增長,後者增速低於“非核心成本支出”,一定程度上意味着主營業務市場增長疲軟。

金山雲三季度毛利率的下降也很好的體現出了這點。毛利率從去年同期的6.5%下降至3.7%,金山雲將其歸咎於年初的需求預測預算的基礎公共雲基礎設施的利用率低於預期,結果整個行業的公共雲需求低於預期。進而導致了虧損同比擴大115.1%。

發展空間受限導致金山雲很難在基礎設施和研發費用上持續投入,導致“非核心投入”喧賓奪主。這對於獨角獸企業是奪命鎖,但對家大業大的巨頭而言並不是問題。

阿里雲、騰訊雲等雲廠商對於數據中心的建設以及研發投入是不計較短期ROI的,大規模的建設使其獲得了規模效應,均攤成本大幅度縮減。規模效應的優勢使得垂直領域精打細算的金山雲很難追趕,並在市場競爭中也體現出了頹勢。

外部原因:業務協同難導致生態價值遞減

公有云客羣關係穩固且用雲鏈穩步攀升,新增了大客户拼多多,持續為美團、小米、字節跳動等客户提供服務,實現收入16.86億元,同比增長28.7%,連續兩個季度實現億級提升。行業雲收入為7.2億元,同比增長77.7%。

這是金山雲Q3財報中的亮眼之處,金山雲兩大業務增長的底層邏輯在於其中立屬性以及多雲部署趨勢凸顯。然而巨頭持續加碼擴展業務建立生態,金山雲的核心優勢的權重被逐漸下降。

從當下雲服務的發展現狀來看,企業競爭正趨向於“以多打少”生態碾壓態勢,和以免費換增長的2C發展模式。

移動互聯網流量紅利耗盡,傳統行業的數字化改造使得企業服務成為了一個很好的發展窗口,迎來了一眾巨頭進軍企業服務平台。然而互聯網巨頭擅長以流量優勢操盤2C業務,對2B行業的運作尚有欠缺,為了適應2B競爭,巨頭們直接砸盤重新定義競爭方式,其中具體體現在兩方面。

一、砸錢換場景,整合業務,工具模塊導向盈利模塊。

在業務運作層面上,流量優勢近乎等同於“挾天子以令諸侯”。佔據主要場景後,將用户導向互聯網巨頭的優勢地帶,而非傳統To B企業以業務能力為主要攬客的單一手段。

互聯網巨頭們除了發力雲業務自身之外,還通過收購、併購、納入第三方服務等方式,將目光放在了整個To B領域。其中最典型的就是阿里,在確定阿里雲成為第二增長曲線之後,阿里幾乎所有的To B業務向阿里雲讓步。釘釘放棄獨自上市的機會,成為了阿里雲的入口之一,在整盤規劃中體現出了工具屬性,進一步開源放棄了大部分開發增值業務的能力。

騰訊雲也不例外,截止目前已經關聯9000餘家合作伙伴,針對30多個行業推出了400多個解決方案。互聯網巨頭們既擴大了業務版圖,又彌補了To B業務經驗不足的劣勢。通過對To B業務的梳理,整合出了一個巨大的利益鏈條。

華為雲在To B業務擴張上稍顯薄弱,但政務雲是其強勢所在,在其他兩家加碼擴張的競爭局面下,華為雲也將進一步的發力政務雲。不幸的是,政務雲恰恰也是雲計算獨角獸的核心板塊。

主流雲服務的兩種發展路線對於雲服務獨角獸而言,更像是一場降維打擊。金山雲的優勢在於獨立,但不同於電商、社交等業務的孤島化趨勢明顯,雲服務的開放性更強。國內雲服務三大巨頭(阿里雲、騰訊、華為)佔據了六成雲服務市場,其合作對象不僅有生態體系內的合作伙伴,還包括以往互補相接的競對方。

在巨頭們不斷擴充、整合To B業務利益鏈條的大趨勢下,金山雲的“獨立性”還能保證其獲得多少市場份額,需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

二、發力通用服務,將盈利戰線拉長。

構建巨大利益鏈條,整合工具模塊將用户引向盈利模塊,致力於生態豐富度也就意味着盈利的戰線被無限拉長。基於此,互聯網巨頭們不介意將盈利節點再一次推後,通過免費的通用服務吸引用户,促進生態的建立,擴大後續的盈利池。

在C端,互聯網巨頭們用免費換市場的打法雖然增加了後續變現的難度,但生態龐大的戰略意圖使得巨頭們有信心通過其他方式獲得變現途徑。因此,在馬太效應更加明顯的To B領域,互聯網巨頭們自然一往無前的復刻免費打法,把老牌To B企業的商業模式打碎,將戰局焦點拉到巨頭的優勢區,重新定義競爭起點。

金山云為代表的獨角獸很難經受住戰略層面上的降維打擊,成本結構的劣勢使得其很難跟上互聯網巨頭們的新打法,這深深將影響到企業的抉擇。

企業選擇多雲部署主要有五個層面上的考量:降低風險(意外宕機、災備)、地理延遲、服務匹配、數據自主以及成本問題。其中後兩項才是雲服務獨角獸影響企業抉擇的核心優勢,互聯網巨頭們的新打法又進一步壓縮了雲服務獨角獸們的生存空間。

寫在最後

在雲服務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大環境內,金山雲將有別於互聯網巨頭們的獨立性作為差異化競爭的利器。但互聯網巨頭們持續加碼進攻,對雲服務行業的基本標準進行了重新定義。

打鐵還需自身硬,金山雲當下最缺的不是“攬客招牌”,而是如何在新的競爭起跑線上重構盈利模式,保證自身與時俱進,不然一切宏遠的目標都將成為空中樓閣。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204 字。

轉載請註明: 三季度虧損擴大,金山雲的內憂外患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