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元慶10年薪酬12.6億引市場關注 聯想放言“研發投入三年翻番”待考

來源:中國經濟網

聯想集團科創板IPO“一日遊”,引發了外界對其更多的質疑。

伴隨招股書披露,聯想集團高管工資水平再次引發熱議。長江商報記者發現,2014年至2019年,聯想集團創始人柳傳志6年薪酬共計2.75億元。而2012年至2021年,聯想集團CEO楊元慶10年間薪酬高達12.6億元。

而且,10月8日,上交所發佈公告稱,聯想集團申請撤回科創板上市申請文件。

從申請IPO到終止IPO,僅用了1個工作日,聯想集團“一日遊”,成為科創板史上最快撤回上市申請的公司。

長江商報記者發現,聯想集團最近三年公司累計研發投入為337.58億元,而華為同期研發投入共計3571億元,前者僅為後者的9.45%。

日前,迫於市場壓力和麪子,楊元慶公開表示,聯想將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力爭三年內實現翻番。不過,是否真有能力做到還是未知數。

聯想控股4位執行董事薪酬1.57億

聯想集團已有37年曆史。1984年10月17日,北京中科院一間傳達室裏,柳傳志和一羣科研人員用20萬元創辦了一家企業,這家企業就是聯想的前身--中科院計算所新技術發展公司。

柳傳志聽説,中科院進口了500台IBM電腦,準備配給各科研院所。得到消息後、柳傳志撂下攤子,直撲中科院設備司,把電腦的驗收、培訓、維護業務“搶”到了手。一夥人肩挑手扛蹬三輪,靠這筆業務掙到了70萬元。這是聯想的第一桶金。

1988年,柳傳志創建香港聯想。1997年,北京聯想與香港聯想合併,柳傳志出任聯想集團主席。

2004年,柳傳志辭去聯想集團董事長職務。不過,2009年9月,他重新出任聯想集團董事長。

2011年11月2日,聯想集團宣佈柳傳志卸任董事會主席,擔任聯想集團名譽董事長。

或許是因為柳傳志“勞苦功高”,引來了“柳傳志1億年薪”的傳聞。

近日,聯想控股回應稱,網傳“柳傳志先生退休後約1億人民幣薪酬”嚴重失實。此外,2019年12月31日,柳傳志從聯想控股退休,不再擔任公司董事及管理層之職,為公司名譽董事長、資深顧問、戰略委員會委員,自2020年始,柳傳志不再從聯想控股領取職務薪酬,包括工薪、獎金、中長期激勵等。

聯想控股2020年財報顯示,柳傳志2019年薪酬達7603萬元,包括薪酬(1600萬元)、酌情花紅(2160萬元)、中長期激勵獎金(1143萬元)、退休金及僱員的退休金計劃供款(173.9萬元)5個部分組成。

長江商報記者統計發現,2014年至2018年,柳傳志薪酬在4000萬元上下,加上2019年6年共計2.75億元。

聯想控股高管薪酬有多高?以2019年為例,柳傳志、寧旻、朱立南和趙令歡4位執行董事的合計薪酬達1.57億元,這年聯想控股淨利潤為36.07億元。

楊元慶年薪達1.68億

不過,“退休”後的柳傳志,薪酬並不算最高,要低於他的繼任者楊元慶。

楊元慶1986年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1989年在中國科技大學取得計算機專業碩士學位,同年進入聯想集團工作。

1992年,柳傳志任命楊元慶成為公司計算機輔助設備部總經理。當時這個部門代理銷售的是惠普公司的繪圖儀。楊元慶憑藉“分銷”的概念,一鳴驚人。

當時,楊元慶帶領着一隊人馬來到中關村十字路口,朝着東南西北四個方向,説聲“一、二、三”,然後分頭奔向各自的目標。看見一家賣電腦的商店,就趕緊遞上聯想的名片,告訴人家自己手上有多好的東西,解釋什麼叫“代理”。

當年,楊元慶所在部門銷售業績增加了一倍。兩年後,當楊元慶離開時,這個部門的銷售業績增加了10倍,銷售額從3000萬元增加到了3億元。

隨後,楊元慶不斷升職,2001年開始成為聯想集團總裁兼CEO。

2004年12月8日,聯想宣佈以12.5億美元收購IBM的PC業務,由此成為年收入超過百億美元的全球第三大PC廠商。

這是一樁“蛇吞象”式的併購,2003財年聯想銷售額為29.8億美元,IBM卻高達890億美元,僅PC就有280億美元,併購風險可想而知,難怪柳傳志在簽約前夜還警告部下:“做得好,一步登天:做不好,打入地獄。”

柳傳志曾接受採訪時稱,要是沒有楊元慶的堅持,聯想就不會成功併購IBM。年齡正好相差二十歲的柳傳志和楊元慶,組合帶領聯想“打天下”。

在薪酬方面,長江商報記者發現,2012年至2021年,10年間,楊元慶的薪酬在2000萬美元上下,共計1.96億美元。以當前匯率計算,楊元慶薪酬高達12.6億元。

其中,2021財年,楊元慶的薪酬達2616.6萬美元(約1.68億元人民幣),包括薪酬(130.1萬美元)、酌情獎金(585.5萬美元)、長期激勵獎金(1844.8萬美元)、退休金及僱員的退休金計劃供款(13.7萬美元)和其他福利(42.5萬美元)5個部分構成。

研發投入佔比維持3%左右

柳傳志6年拿走2.75億元,楊元慶9年獲得11億元,他們卻暫時未將聯想帶入科創板。

9月30日,聯想集團打出“紅籌CDR回A第一股”的旗號,在上交所遞交招股書並被受理。

但長假過後,10月8日,上交所發佈公告稱,聯想集團和保薦人中金公司申請撤回科創板上市申請文件,上交所決定終止對公司公開發行存託憑證並在科創板上市的審核。

從申請IPO到終止IPO,僅用了1個工作日,聯想集團“一日遊”,成為科創板史上最快撤回上市申請的公司。

招股書顯示,聯想集團科創板IPO選擇的是“科創屬性評價標準一”。

其中,標準要求“最近三年累計研發投入金額不少於6000萬元”,聯想集團最近三年累計研發投入為337.58億元。

標準要求“研發人員佔當年員工總數的比例不少於10%”,截至2021年3月31日,聯想集團研發人員為10216人,佔公司總人數比例為19.48%。

標準要求“形成主營業務收入的發明專利(含國防專利)不少於5項”,截至2021年3月31日,登記在聯想集團及其子公司名下的已授權專利共21658項,其中與生產經營相關的具有代表性的專利共2100項,其中境內專利1463項,包括髮明專利1270項;境外專利637項。

標準還要求“最近一年營業收入金額不少於3億元”,2020/21財年,聯想集團收入為4116.20億元。

由此來看,聯想集團終止科創板IPO並非達不到標準,不過公司研發費用佔比的確不高。

2018/19財年、2019/20財年及2020/21財年,聯想集團研發投入分別為102.03億元、115.17億元、120.38億元,研發投入佔各期收入的比例分別為2.98%、3.27%、2.92%,研發費用率分別2.48%、2.63%、2.39%,在科創板中並不算高。

長江商報記者發現,華為2018年至2020年研發投入分別為1015億元、1317億元和1419億元,分別佔全年收入的14.07%、15.33%和15.9%。近三年,華為研發投入共計3571億元,聯想集團僅其9.45%。

不過,聯想集團還是在研發上有着計劃。此前,楊元慶曾公開表示,聯想將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力爭三年內實現翻番。(來源:長江商報)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817 字。

轉載請註明: 楊元慶10年薪酬12.6億引市場關注 聯想放言“研發投入三年翻番”待考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