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湖南省第三家科創板上市公司,金博股份(688598.SH)乘光伏產業擴張大潮,持續擴張產能。
11月19日,金博股份發佈公告稱,公司擬向不特定對象發行可轉債,募資總額不超6.1億元,主要用於熱場複合材料產能建設項目及補充流動現金。
公告顯示,金博股份擬在益陽市國家高新區東部產業園投資7.01億元,新建一條年產600噸先進碳基複合材料的生產線。建設週期為24個月,時間為2020年11月-2022年10月。
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今年以來,金博股份產能較為飽和,截至今年9月30日,公司產能已經超過300噸。一期募投項目為建設先進碳基複合材料200噸,預計2021年年中達產,二期募投項目為建設先進碳基複合材料350噸,預計2021年8月左右達產。達產後,將有效緩解產能壓力。
擬投7億加碼熱場複合材料
據公告,金博股份擬向不特定對象發行可轉債,募資總額不超6.1億元,主要用於熱場複合材料產能建設項目及補充流動現金,其中,熱場複合材料產能建設項目預計需投入金額7.01億元,擬投入本次募集資金金額5.8億元。
天眼查APP顯示,金博股份的主要產品為先進碳基複合材料,而先進碳基複合材料及產品現階段主要應用於單晶拉制爐、多晶鑄錠爐熱場系統。單晶拉制爐,多晶鑄錠爐則用於光伏和半導體晶硅製造,可以看出,公司是光伏產業的上游生產商。
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發佈的《中國2050年光伏發展展望(2019)》,到2025年,預計我國光伏總裝機規模達到7.3億千瓦時,佔全國總裝機的24%,到2050年,預計我國光伏將成為中國的第一大電源,光伏發電總裝機規模達到50億千瓦時,佔全國總裝機的59%,全年發電量約為6萬億千瓦時,佔當年全社會用電量的39%。
伴隨光伏市場的火熱發展,近年來,金博股份業績也連年增長。2016年-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分別實現營收8445萬元、1.42億元、1.8億元、2.4億元、2.8億元;同期實現淨利潤分別為2063萬元、2897萬元、5391萬元、7767萬元、1.14億元,今年前三季度,也是金博股份盈利首次破億。
據悉,本次募資項目擬通過新增基建工程及配套設施、購置設備,建設熱場複合材料產能建設項目。項目旨在建成新增產能600噸先進碳基複合材料的生產線,進一步鞏固公司在先進碳基複合材料領域的市場領先地位,提升盈利能力。
金博股份表示,本次募資是在現有主營業務的基礎上,結合市場需求和未來發展趨勢,加大對公司核心業務領域重點產品的投資力度。通過募投項目的順利實施,可以有效提升公司的技術水平和生產規模,並加強公司對研發人才的吸引力,保持並擴大公司在核心領域的競爭優勢,進而提高公司的競爭實力、持續盈利能力和抗風險能力。
熱場產品營收連續三年增長
深耕專業領域十多年,金博股份在行業內站穩了腳跟。
2006年起,金博股份開始先進碳基複合材料產業化研究,十年後,公司進入先進碳基複合材料快速推廣階段,並在2019年作為唯一一家先進碳基複合材料製造企業,入選工信部第一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單,確立了行業內的領先地位。市佔率方面,據金博股份估計,公司碳/碳坩堝、導流筒、保温筒市佔率約30%左右。
據悉,硅料是光伏行業的基礎原材料,隨着光伏行業的迅速發展,硅片的需求也不斷擴大。而碳基複合材料作為熱場領域的新材料,目前隨着熱場朝着大尺寸方向的發展,碳基複合材料的性能和性價比在光伏領域中越來越具優勢。
長江商報記者從招股書中發現,2017年-2019年,金博股份主要產品先進碳基複合材料產銷率分別為87.63%、72.69%、110.43%;產能利用率分別為107.37%、94.99%、99.92%。而從營收上來看,2017年-2019年,熱場系列產品連年為公司貢獻了99%左右的收入,營收分別實現1.38億元、1.74億元、2.34億元,今年上半年,公司營業收入較上年同期增長52%,同樣是由於公司熱場系統系列產品收入增長所致。
不過,隨着下游大尺寸硅片的發展,推動熱場朝着更大尺寸演進,去年熱場主流28英寸,今年為30英寸、32英寸,明年主要為32英寸、36英寸。大尺寸硅片的發展,使得碳基複合材料熱場部件性價比優勢更加明顯和突出,碳基複合材料對石墨的替代呈現加速趨勢。
為了跟上產業升級的節奏,2019年開始,金博股份陸續開始推出30寸及32寸熱場,2020年這兩個尺寸銷售佔比快速上升,目前,公司也前瞻性的做了36寸和更大尺寸的熱場的研發和準備工作,為下一步熱場更大尺寸發展做準備。客户在新增產能上面,都會考慮率先使用32寸的熱場。
而從客户方面來看,金博股份主要客户包括隆基股份、中環股份、晶科能源、晶澳科技等行業內主要公司,均為全球名列前茅的光伏用晶硅製造商。此外,公司已對產品在半導體晶硅製造行業的應用進行了拓展,主要客户包括神工半導體、有研半導體等。公司與上述客户建立了穩定的合作關係,為其晶硅製造熱場系統部件的主要供應商之一。
●長江商報記者 汪靜
視覺中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