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後首個交易日,A股三大股指小幅高開後盤中持續走低,午後開盤跌幅進一步擴大,上證綜指失守3000點。截至當日收盤,上證綜指大幅收跌1.66%,報2974.15點。
而近日深陷添加劑“雙標”風波的海天味業,更是開盤就跌去300多億元。
三發“雙標門”回應
海天依舊大跌
即使前一天發佈了澄清公告,10月10日海天味業仍遭到了投資者用腳投票,收盤大跌逾9%。
交易行情顯示,10月10日,海天味業低開7.99%,開盤價為76.2元/股。隨後持續下跌,最終收跌9.35%。截至當日收盤,海天味業總市值為3479億元,單日蒸發逾358億元。
9日晚間,海天味業再發澄清公告,回應食品添加劑“雙標”風波,公告稱,海天味業產品銷往全球80多個國家和地區,無論是國內市場還是國際市場,公司均有高中低不同檔次的產品,均銷售含食品添加劑的產品及不含食品添加劑產品。
這已經是海天味業第三次進行回應。此前的9月30日和10月4日,面對醬油產品國內外“雙標”的質疑,海天味業接連在官方微博發佈聲明。
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認為,海天味業的波動存在市場與企業之間的價格博弈,但實際上除非“雙標”事件會衝擊到海天的業績,否則即使下跌也是短期的。
海天味業股價遭重挫的同時,千禾味業卻成了此次風波的受益者。10月10日,千禾味業“一”字漲停。交易行情顯示,10月10日,千禾味業開盤即封上漲停,截至當日收盤,千禾味業仍維持漲停,報漲停價16.59元/股,漲幅為10.01%,總市值為159億元,全天成交金額為9.26億元,換手率為5.82%。
據瞭解,千禾味業專業從事高品質醬油、食醋、料酒等調味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而零添加系列是其主要推廣的產品。
從上半年的業績看,海天味業和千禾味業就呈現了兩個不同的趨勢。千禾味業2022上半年淨利潤增速超8成,增速刷新高度,海天味業淨利潤增速僅為1.2%,成為近幾年來利潤增速最低的上半年。
多位知名基金經理已提前“撤退”
此前頗受公募基金青睞的“醬油茅”海天味業,近年來卻被部分明星基金經理減持,且並未出現在公募基金2022年半年報的前五十大重倉股中,而是位列第178名。
Wind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從基金全部持倉來看,469只基金持有該公司1.08億股股票,持有總市值僅97.27億元,持股佔流通股比重僅為2.32%。從基金重倉股來看,有73只基金重倉持有該公司4541萬股股票,持股佔流通股比僅為0.98%,持有總市值為41.04億元。
此前,隨着公募基金數量日益增加、規模快速擴容, 2017年至2020年間,公募基金整體對海天味業的配置比例增高,呈現出小幅加倉的態勢。Wind數據顯示,公募基金披露的年報中,持有海天味業的基金數量在2020年達到高峯,為525只,佔流通股的比例為2.61%。2021年末下降至437只,佔流通股比例2.22%。
從具體基金持股來看,知名基金經理對海天味業的態度呈現分化,二季度增減持操作不一。截至今年二季度末,持股最多的主動權益基金為知名基金經理劉彥春管理的景順長城新興成長混合,共持有880萬股,但並非其前十大重倉股。
與2020年多隻公募基金持有海天味業相比,不少知名基金經理已經“撤退”。例如,銀華基金知名基金經理焦巍管理的銀華富利精選混合、銀華富裕主題混合2020年都持有超200萬股海天味業;勞傑男管理的匯添富價值精選、葛蘭管理的中歐阿爾法等,2020年底的基金持倉中均出現數十萬股海天味業;另一知名基金經理李曉星管理的銀華心享一年持有期混合,2021年底持有74.06萬股海天味業,其管理的銀華大盤兩年定期開放混合也在2021年二季度末持有28.72萬股海天味業,但截至2022年二季度末,上述基金的持倉中均已不見該股票的身影。
爭議中的食品添加劑
9月中下旬,“海克斯科技”“科技與狠活”等話題引發網絡熱議。部分短視頻賬號稱海天味業醬油產品“雙標”,國外售賣的海天醬油配料表上沒有添加劑,只有水、大豆、小麥、食鹽等天然原料,而在中國售賣的除了天然原料之外還有較多添加劑。
隨着“雙標”事件持續發酵,有關食品添加劑的討論也再次成熱點話題。
“食品添加劑是食品工業發展到一定程度產生的結果,是食品工業發展的推動力之一,主要用來改善食品品質和色香味以及防腐保鮮等,其中既有人工合成的物質,也有天然提取物。”南京農業大學食品科技學院教授黃明表示。
據黃明介紹,目前我國允許使用的食品添加劑達2000多種,常用的食品添加劑達900多種。
根據我國制定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不應對人體產生任何健康危害”是食品添加劑使用的首要標準。從這個意義上説,添加劑類別、用量、適用範圍只要符合國家規定,食品安全性就有保障。業內專家表示,“零添加”也不等於一定安全,比如有些食品中如果沒有防腐劑,可能無法抑制微生物繁殖,容易變質。
“以前發生的食品安全事故中曝光的蘇丹紅、三聚氰胺等都屬於非食用物質,並不是食品添加劑。”黃明表示,我國對食品添加劑的使用範圍和添加量都有明確要求,還是比較嚴謹的。
而在海天味業“雙標”事件中,有自媒體認為海天味業在日本銷售的醬油沒有食品添加劑,是因為日本的醬油標準要求高於我國的標準,但這並不符合實際情況。
在中國食品工業協會10月6日發佈《關於“醬油風波”需要澄清的幾個問題》中,中國食品工業協會明確表示,日本醬油企業生產的產品,同樣既有不含食品添加劑的醬油產品,也有添加食品添加劑如穀氨酸鈉、呈味核苷酸、甜菊糖苷、黃原膠、焦糖色、苯甲酸等的醬油,這些食品添加劑按規定限量在醬油中使用,是符合日本相關法規標準要求的,這樣的產品在日本和我國市場以及亞馬遜eBay等國際電商平台都有銷售。
值得注意的是,海天味業“雙標”事件中備受爭議的食品添加劑——苯甲酸鈉因在酸性環境下防腐效果較好,有防止變質發酸、延長保質期的效果,在世界各國均被廣泛使用。但近年來對其毒性的顧慮使得它的應用受限,有些國家已經停止生產苯甲酸鈉,並對它的使用作出限制。
某券商研究員稱,穀氨酸鈉等食品添加劑主要為了提高鮮味,而苯甲酸鈉和山梨酸鉀等成分主要用於食品防腐,不含防腐劑的零添加醬油生產成本更高。
“苯甲酸鈉畢竟是一種化工產品,過量使用對腎功能、神經系統等產生一定影響,但用作食品添加劑,在使用量範圍內,應該説這個量不足以引起這些危害。”黃明表示。
在“雙標”事件發生後,有業內人士向媒體表示,短期來看,受輿情影響,海天味業醬油產品銷售或面臨壓力。從長期來看,該事件將會對整個行業的質量標準提升和食品科普產生正向提振作用。
編輯丨張蘭 綜合中國證券報、上海證券報、北京商報(記者 董亮 丁寧 馬換換)、藍鯨財經等
圖片丨東方財富截圖、新浪微博@海天味業、新浪微博截圖、抖音截圖、視覺中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