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原創文章源自微信公眾號:DT財經(ID:DTcaijing),文 字 | 蔡菜菜、數 據 | 董道力、編 輯 | 唐也欽、設 計 | 鄭舒雅。
蔡野(化名)發現自己患上了“局部拖延症”。
工作三年,她已經積累了一小筆存款,想理理財,又怕踩坑遇雷,於是要求自己先好好做一番攻略才能上手。但無奈空有“宏圖大志”,面對各種系統學習的課程和知識點實在沉不下心,理財計劃只能一拖再拖。
類似的拖延不僅發生在買基購匯上,還出現在選保險、買洗碗機等一系列重要的生活待辦事項中。原因也大致相似,想要竭盡所能填補信息差後再做決定,然而總是很容易被大量專業信息嚇退,只能告訴自己有空再説。
但與此同時,她在一些對當下生活不那麼“有用”的事情上倒是敢闖敢問,願意投入大量精力,短時間內就能從小白混成熟手。比如為了做二創,她就集中打通了從編劇、剪輯到配樂的技能點。
蔡野的情況不是個例,我們能在社交平台上看到大量野生的“紅學家”、“甄學家”。
顯然,有些類別的信息天然更吸引年輕人;而有些信息即便年輕人知道與自己利益相關,卻依然打不起精神接收、處理它們。
我們好奇,對於年輕人來説,這些不同種類信息間最大的區別在於什麼?是什麼在吸引年輕人投入更多的時間精力?掌握年輕人的信息偏好,我們是否能夠打破現有的信息壁壘?
如今,很多消費選擇都自帶信息壁壘。
一方面在於性質:某些性質的商品和服務本身就涉及技術、法律、金融等細分專業領域,如果真的想要了解,確實涉及很多詳實的方面。
一方面在於價格:價格越高的商品和服務,大家越不容易輕易下手,需要詳盡的比較和攻略。
尤其對於本身經濟實力不夠雄厚、社會經驗尚淺的年輕人而言,在決定做出很多消費支出、尤其是大筆支出前,都傾向於認真學習、掌握專業知識,才敢做出選擇。
以買保險為例,調研數據就顯示,大家在購買保險前會關注非常多的方面:理賠流程是否簡單、賠付時間是否合理、售後保障服務是否健全、保險公司/平台是否有實力、產品性價比是否足夠高、保險覆蓋範圍是否足夠廣……
雖然大家認為做詳細攻略、瞭解專業知識對於做出正確的消費選擇是一個必要條件,但在真正需要他們去踐行這一準則時,又往往因為各種原因而無法做到自己心目中認可的前期準備,以至於遲遲沒有入手想要購買的產品。
放到買保險這件事上,一個比較普遍的現象是:基本社保讓人覺得沒底,心裏想要額外買幾份保險,但因為信息專業且繁多,而自己又上班忙、週末懶,一直拖延着沒去詳細瞭解保險相關信息。本着不瞭解就不下手的準則,即便“買保險”的意念非常明確,也很難付諸實施。
調研數據就顯示,未投保人羣沒有將保險作為資產配置的TOP 2原因依次是,“對保險瞭解不夠”(36%),以及雖然“有購險意向”,但苦於找不到“可解決需求痛點的產品”(31%)。對於很多人來説,遲遲不買保險的原因在於信息不足,而非缺少購買意願。
最直接的解決方案是,想辦法讓大家願意去了解相關信息。這時候問題就回到,什麼樣的方式更能勾起人們深入學習的興趣?
平台和機構也在做一些嘗試,我們拆解了一個相關案例的傳播反饋,想看看專業信息被包裝後到底會怎樣。
7月8日是第十個全國保險公眾宣傳日,螞蟻保(螞蟻集團旗下保險代理平台)聯合五家保險公司(人保、眾安、太平人壽、國華人壽、太平洋)共同開展線上保險科普傳播,以保險知識競答的方式開展保障教育。除此之外,還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年輕人聚集的城市聯合投放線下廣告,共同宣導“明明白白 買對保險”。
線上科普話題#用保險的方式打開四大名著#,將年輕人熟知的四大名著名場面融入保險題目中,提醒年輕人在買保險時要關注保障範圍、投保門檻、性價比、公司經營、服務理賠這五個維度。
比如利用《紅樓夢》中林黛玉體弱多病的形象,科普醫療險中“投保門檻”、“投保人選擇”等常用的保障知識,並勸誡年輕人警惕“什麼火買什麼”的盲目投保行為。還有通過《西遊記》中經典的“過通天河”情節,科普“意外險”的險種概念,將“人身意外險”和其他種類“意外險”加以區分。
從評論互動來看,大多數人在認真答題。我們統計分析了這次科普下的評論,大多數人能答對全部5道選擇題。
雖然覺得有意思,學到了一些有用的保險知識,但很多網友覺得題目過於簡單了,5道題似乎不夠。
在這個科普案例中,五道題其實對應螞蟻保推出的金選AIMM五維模型,模型從性價比、投保門檻、保障範圍、服務理賠、公司經營5個維度梳理歸納了保險相關信息。我們可以理解,這個模型是在原生態龐大信息量的基礎上,做了一層標準化的提煉加工——比四大名著的趣味信息專業有效,但理解門檻比原始信息要低。
比較理想的狀態是,受四大名著答題吸引的網民朋友,對選擇保險相關知識有一個初步的認識,覺得簡單想再進階,進一步去了解金選AIMM五維模型,就算是實現了保險知識入門。
為什麼讓人頭禿的專業保險知識,放在四大名著的語境中,就能在年輕人羣中起到不錯的傳播效果?
和保險知識一樣,古典文學也有它的學習門檻,但為什麼年輕人更傾向於後者?
一部分原因,在於近幾年越來越流行的“文化復古”語境。
疫情影響下,大環境的不確定性讓年輕人更傾向於熟悉的、懷舊的內容。同樣的信息,如果能套上一個“童年回憶”的情感殼子,那它的受歡迎程度將顯著提高。這也是為什麼2022年,四大名著進入了B站用户最關注書籍的TOP 6。
“文化復古”的語境讓古典文學更多地被年輕人視作“興趣領域”,即“想要學的”,而非“需要學的”。而為了自己“想要”瞭解的信息,年輕人能更輕易地跨過初期學習門檻,自主投入大量時間精力成為這個領域的專家。在互聯網平台上,他們並非出於實用主義瞭解古典文學,而是不講究目的,享受學習相關知識本身的樂趣(很可能也並不將這樣的行為視作學習)。
這樣的學習行為非常貼合所謂“通識教育”的核心哲學:讓學生接觸不同學科的知識,並由此找到自己最感興趣、最擅長的領域。其目的是挖掘學生興趣所在,激發她的最大潛能,而不是教給學生某些特定的專業知識或技能。無疑後者在新自由主義經濟中是更“有用”的,但對於學生個人而言,前者一定是更能讓她感受到價值和意義的。
簡單説就是:更快樂。
美國教育家、神經科學家朱迪•威利斯(Judy Willis)堅持“快樂學習”的理念,並指出:當教學內容讓學生感到有趣時,他們的大腦會釋放多巴胺,而多巴胺有助於刺激記憶中樞,並刺激大腦分泌能夠增強注意力的乙酰膽鹼。所以從腦神經學而言,“寓教於樂”也是更高效的信息接收方式。
因此乍看下“娛樂向”的內容,實際上也正是在用“趣味性”刺激用户自主學習。B站最受歡迎的四大名著視頻關鍵詞中,除名詞外,權重最高的都是疑問詞:“為何”(why)、“什麼”(what)、“怎麼”(how)。可見在興趣領域,年輕人的好奇心是源源不斷的。
新媒體時代,許多專業門檻頗高的知識,在興趣的包裝下,也得到了普及。比如憑藉“法外狂徒張三”被年輕人熟知的羅翔,他的法學課把專業知識呈現得通俗、有趣,讓各種背景的觀眾都有觀看下去的慾望。很多人雖然只是看個樂呵,但也是因為羅翔,更多人知道了“非法購買鸚鵡要判5年”這樣的冷門知識點。
寓教於樂這個傳統有效的方法,雖然經常被功利心拋在腦後,但實則更高效,也更人性化。就像用四大名著闡述保險知識那樣,只要在信息傳播中善於結合年輕人的興趣偏好,專業信息科普未來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