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張越熙
“十四五”即將啓航,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基礎上開啓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的第一個五年。隨着全球範圍內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深入發展以及“十四五”時期的要求,如何應對數字時代襲來的機遇與挑戰,如何把握宏觀經濟治理體制改革與創新下的新機遇,封面新聞五問經濟學者、創投專家、新經濟領軍人物等各 大領域資深人士,共同探討、破局“十四五”第一年。
1月19日,封面新聞獨家專訪中鋼經濟研究院首席研究員胡麒牧,聽他剖析他眼中“十四五”時期的發展與機遇。
關鍵詞:中等發達國家;雙循環;國土空間佈局;科技創新
封面新聞:您眼中“十四五”的關鍵詞是什麼?
中等發達國家。規劃建議提出2035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這説明我們在2035年要完成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壯舉。從歷史上看,戰後只有亞洲四小龍、以色列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東南亞、拉美國家都沒能完成這一關鍵跨越,反而陷入經濟增長乏力、社會問題集中爆發的局面。中國能提出在十五年內完成這個目標,一方面是體現了我們的“四個自信”,我們有信心實現一個成功先例較少的發展成就,另一方面説明我們十四五開好局很重要,要為後面的改革發展打好基礎。再者,中等發達國家是小平同志在改革開放初期提出的,這也説明我們改革開放和民族復興的偉大事業是一以貫之的,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一直都在堅持不懈地朝這個方向努力奮鬥。
雙循環。近年來,國際貿易保護主義抬頭,逆全球化思潮暗流湧動,加上美國在全球戰略上加大了對中國的遏制和圍堵,我們發展的外部環境是不容樂觀的。尤其是2018年開始由美國挑起的中美貿易摩擦和2020年初爆發的新冠疫情對我們的外需產生了巨大打擊、對我們的產業鏈安全也產生了巨大威脅。在深刻分析全球政治經濟格局的走勢後,我國果斷提出了依託國內巨大的市場空間和戰略縱深,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以國內國外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把發展的立足點放到中國的國內市場,圍繞國內市場從全球配置資源,提高產業鏈安全,推動高水平的對外開放,實現國內國外市場的良性互動,有效對沖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對我國經濟的影響。
國土空間佈局。既然要把發展的出發點和立足點放在國內市場,就要進一步挖掘國內市場的潛力,暢通內循環。長期以來,鑑於不同地區要素稟賦差異,我國中東西部、城鄉之間的發展是不平衡的,這限制了消費潛力的發揮,阻礙了內循環的暢通。未來,在統籌國內區域發展、城鄉發展的過程中,各種新經濟模式,尤其是數字經濟將可以充分發揮其打破時空限制配置資源的能力,在全國要素、資源均衡化的過程中發揮巨大作用。在這個不斷均衡的過程中,居民的生活品質會得到明顯提升。
科技創新。目前科技創新已經不僅僅是發展動力的問題,已經上升到了國家安全的高度。我們的卡脖子技術的突破要靠自己,引進吸效消化再創新模式已經不適合中國在全球科技樹上所處的地位以及當前的國際政治經濟環境了。
增長領域:數字經濟;銀髮經濟
封面新聞:您認為“十四五”期間增長最快的領域會是哪些?
數字經濟。數字經濟將在未來對經濟和產業的組織形式產生深遠影響,對民生帶來巨大便利。目前,中國數字經濟佔GDP的比重在三分之一左右,這一比例在歐美髮達國家能達到60%以上。從絕對規模來看,中國數字經濟規模排名全球第二,在美國之後,但一方面中國規模巨大的傳統制造業面臨數字化改造的巨大需求,另一方面國內巨大的消費市場和消費升級的趨勢為數字經濟各種商業模式提供了實踐的沃土。所以無論是從數字經濟佔GDP的比重還是絕對規模來看,中國的數字經濟都還有巨大發展潛力。
銀髮經濟。隨着中國進入老齡化社會,這種老齡人口帶來巨大增量需求,需要產業配套、服務模式配套、體制機制配套。而這些在國內還處於起步階段,與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巨大差距。但這種差距恰恰是巨大的市場紅利,加上我們的老齡化出現在數字經濟時代,有較為成熟的數字技術可以在養老服務產業中應用,所以我們儘管起步晚,但在十四五期間將是在高起點上來發展銀髮經濟。由於銀髮一族在經濟基礎上沒有房貸、車貸、教育壓力,所以有巨大的消費能力,這也是從需求側刺激銀髮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
封面新聞:您怎樣理解“雙循環”在“十四五”期間所起的作用?
雙循環的暢通運行將為中國構建起更安全主動的發展環境。一是以國內市場為出發點和落腳點,能夠更好抵禦外部市場波動對國內經濟的衝擊。二是通過國內國外雙循環的促進,能夠在全球範圍優化配置資源,更好改善民生,讓人民享受發展紅利,三是雙循環要基於國內產業鏈的安全,必然要求創新驅動、科技研發自主,這客觀有利於增強中國經濟內生增長動力,實現高質量發展。
封面新聞:您認為“十四五”給新經濟領域會帶來哪些機遇和變化?
由於我們在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過程中將更加側重國內市場,作為全球最大一體化市場的潛力進一步發揮出來,相關促進內循環暢通運行的體制機制將不斷完善,這從需求規模和制度環境上對國內新經濟的發展將是巨大的機遇。
從供給側來看,十四五強調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完善國家創新體系,加快建設科技強國。這會對技術密集、創新驅動的新經濟,如新材料、5G、生物製藥、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雲計算相關產業帶來更好的發展機遇。
建言:創新驅動,做精品,提高附加值,向價值鏈上游移動,提高產業鏈上議價能力
封面新聞:如果給企業“十四五”建言的話,您會給出那句話?
首先,我們所處的經濟發展階段和工業化階段決定了資源要素驅動型的商業模式沒有可持續性,企業未來一定要創新驅動,做精品,提高附加值,向價值鏈上游移動,提高產業鏈上議價能力。另外要用好資本市場,提高系統化意識,注意整合資源構建圍繞本企業的商業生態,同時提高自身在商業生態中的驅動能力。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