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研報要給投資者更多獲得感

本文轉自【經濟日報】;

日前,廣東深圳證監局發佈監管公告稱,轄區某券商存在發佈研報與上市公司公告內容不一致,研究業務條線未建立質量控制與合規審查的工作底稿等問題。各證券公司應當以此為戒,將質量控制與合規審查機制落實到位,確保研究報告符合“合規、客觀、專業、審慎”的底線要求。

券商研報是承載證券分析師觀點、思想精髓的載體,但目前質量良莠不齊。舉例來看,有的分析師並未紮實做好分析研究,甚至用研報標題、內容博人眼球;有的券商研究所質控合規機制未能落實到位,導致研報不客觀、不專業、不合規。研報是投資者投資的重要指南之一,其質量高低、服務能力強弱直接關係到廣大投資者合法權益。為更好地服務投資者,研報不能僅有“顏值”,更要有“研值”,投資建議要專業、客觀、公正。

首先,打鐵還需自身硬,“研值”才是硬道理。事實上,研報過度拼“顏值”“言值”很容易導致行業內研究分析水平下滑,進而對投資者產生誤導。研報是十分專業的領域,其最重要作用是為投資者提供有價值、有回報、可操作性強的專業投資指導意見,必須以內容為王、以專業性取勝。

其次,應秉持專業、客觀、公正的投資立場。研報應採用嚴謹的研究方法與分析邏輯,重點圍繞宏觀經濟形勢、A股走勢、各個行業發展現狀與前景、上市公司投資價值與回報等開展深入分析,並基於合理數據基礎與事實依據,審慎提出研究結論;還應當堅持客觀、公正原則,避免使用誇大、誘導性標題或者用語,不應對證券估值、投資評級作出任何形式的保證。此外,研報還要提示投資者自主作出投資決策並自行承擔投資風險,任何形式的分享證券投資收益或者分擔證券投資損失的書面或口頭承諾均為無效。

最後,應秉持多元化、個性化、精細化,力爭為投資者提供更有獲得感的服務。一方面,服務形式要多樣化。研報不應僅侷限於在專業軟件上發佈,還可以通過微信消息、公眾號推送、音頻播報、視頻直播等形式傳播,讓研報發佈更及時,覆蓋面更廣,接受程度更高。另一方面,研報推送要精細化、個性化。通過大數據分析,可以有針對性地推送活動預告與即時觀點,分析師也會根據客户關心的熱點問題調整自身研報內容。

總之,唯有讓研報擁有更多“研值”,才能為投資者帶來更多獲得感,確保投資者保護落到實處。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918 字。

轉載請註明: 券商研報要給投資者更多獲得感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