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一紙罷免公告,肉製品巨頭萬洲國際創始人——萬隆與萬洪建兩父子的內鬥搬到了枱面上。隨着雙方矛盾的激化,如今事情的走向愈發不受控制,也扯下了雙彙集團業績下滑的“遮羞布”。
當地時間8月17日,萬洪建(雙匯發展前高管、萬隆之子)在自媒體號“新肉業”刊登了一則文章,揭露其父親萬隆所犯下的“四宗罪”,包括將萬州國際用作雙匯國際的“洗錢”工具;收購美企史密斯菲爾德獲利50多億港幣;經營重心向美國傾斜,輕視中國業務;雙匯十四五規劃不切實際,盲目將豬肉銷量目標定為170萬噸。
在這篇報道中,市場最為關注的點在於,雙匯以高於市場的價格收購美國豬肉,這件事究竟是真是假。
萬洪建爆料稱,在今年 2月底,萬洲國際時任“財政長官”郭麗軍,不顧內部人員的反對,堅持要以25800元/噸的高價採購10萬噸美國六分體(豬肉種類之一)。按照市場價格為21500元/噸來算,這批豬肉的單價整整比市場高出了4800元/噸。對於一家上市公司而言,這屬於不正當關聯交易,嚴重影響了雙匯股東的利益。
根據萬洪建的説法,這10萬噸豬肉主要通過萬州國際在美子公司史密斯菲爾德進行採購,折算下來給雙匯造成了超過8億元人民幣的經濟損失。財聯社援引對豬肉進口行業人士指出,如果這起事件確切發生了,那麼這個採購價的確有問題,因為那段時期的豬肉價格每噸都在2.1萬-2.2萬元。
截至發稿,雙匯、萬州國際的內部管理人員均未對此進行回應。不過,8月18日午間,萬州國際在港交所發佈公告稱,萬洪建對該集團的指控不真實且具有誤導性。該司保留向萬洪建或對指控需負責的人士採取法律行動的權利。
要知道,隨着生豬產能的恢復,從今年2月左右開始,我國的豬肉供應就出現了好轉,豬肉價格也逐漸走低。而在上述事件的“關鍵時間點”——3月1日至5日,我國16省市瘦肉型白條豬肉出廠報價為35.89元/公斤。市場豬肉供應增多之際,“二師兄”的價格還在往下跌,5月每公斤豬肉價格降至24元水平,6月則回落到20元/公斤。
據經濟觀察報,雙匯進口的美國六分體,每公斤單價約為25元左右。也就是説,從 5月開始,雙彙集團在生產中使用的進口豬肉,其成本全部超標。
要知道,因母豬存欄量增加,生豬產能恢復,去年整個豬肉行業的業績表現都有所提升。例如,養豬大户牧原股份在2020年就掙得了274億元的淨利潤,同比飆漲了3倍有多。對比之下,萬洲國際的營收和淨利潤在2020年都出現了下滑,降幅分別為0.7%和47.14%。
而雙匯2020年的業績雖然得到了提振(營收大增43%,淨利潤增長約27%),但是情況在2021年上半年就出現反轉。今年1-6月,雙匯營收和淨利潤都“滑鐵盧”,營收同比下降4%左右,淨利潤暴跌了近16%。
結合這兩家公司的業績表現,再來看看“太子爺”萬洪建給出的信息,似乎也能猜到其中的隱情,萬州國際是在“拆東牆補西牆”——讓雙匯高價進口美國豬肉,從而減少該司在美國豬肉生產的虧損。
雙匯此前的財報數據顯示,該集團將旗下的生鮮豬肉存貨減值6.53億元。翻譯過來就是,由於國內外的豬肉“價格差”,這些庫存中的豬肉變得越來越“掉價”。
文 |廖力思 題 | 曾藝 圖 |盧文祥 審 |呂佳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