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股市一片“綠意盎然”,也成為了不少人茶餘飯後的熱點話題。受到海外地緣局勢的影響,A股市場在進入3月後經歷了大幅下跌,其中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更是成為殺跌主力。但在整個汽車板塊的行情都不太理想的情況下,中國車市卻出現了一位“逆行者”,它就是廣汽埃安。從去年8月底宣佈開啓混改,再到如今宣佈完成融資25.66億元,一直在着急謀求上市的廣汽埃安,打着怎樣的算盤?
3月17日,廣汽集團發佈公告稱,旗下全資子公司廣汽埃安開始正式實施員工股權激勵,並引入了誠通集團、南網動能、廣州愛安等滿足國有資本佈局結構調整需要的戰略投資者。
這是廣汽埃安自宣佈開啓混改之後,迄今為止最大動作。其實在如今的汽車行業中,車企混改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了,在廣汽埃安之前,北汽、一汽、奇瑞等車企都已經參與到混改潮流之中。而在更早之前,一眾造車新勢力們更是金融高手,融資之頻繁,資金數額之大都讓資本市場為之驚歎。
混改成為車企大趨勢,只有一個原因——缺錢!造車是一場燒錢的比賽,這是行業內公認的事實,唯有穩定的資金流,才能在競爭激烈的新能源汽車競賽中取得主導權。
但從以往的經驗來看,國有車企的混改並不容易。混改的本質目的在於促進國有企業轉換經營機制,推動完善現代企業制度,提高國有資本的運行效率,優化國有經濟。但“混”而不改、“混”而難改的卻不在少數。
目前來看,廣汽埃安的混改方案倒也有着不少“新”舉措,比如將其679名員工納入了激勵範圍,員工股權激勵覆蓋範圍約20%。但對於未上市企業來説,股權激勵一直以來都顯得有點雞肋。雖然看上去這是廣汽埃安為了激發企業活力、增加員工的積極性,但最終的目的顯然是為了“套住”員工,畢竟如今新能源車企間互挖牆腳的現象屢見不鮮。同時,正處在轉型期的廣汽埃安,也並不適合實施股權激勵,如果未來衝刺上市未果,或者業績下滑、市場形勢變化,所謂的股權激勵也只會以失敗而告終。而最終倒黴的顯然是廣汽埃安一眾持股員工,大家拼命加班賺錢,結果錢沒到兜裏,反而找親朋好友自掏腰包為埃安輸血,這是何等的雷鋒精神?
另外,通過融資額與持股比例計算可以發現,本次增資擴股廣汽埃安員工及廣汽研究院科技人員在原始股認購階段就出資了17.82億元。説是股權激勵,看起來更像是廣汽埃安員工用自己血汗錢進行的一次“集資”,今後這些持股員工能不能以股東的身份參與企業決策、分享利潤我們不得而知,但風險卻一點沒少承擔,甚至有可能造成打拼多年成為“負翁”。
在各種財經類的評論中,很多人將其總結為“埃安混改模式”,看起來廣汽埃安對這次混改似乎也抱有較大的決心。但要從增資的“混”,到機制的“改”,廣汽埃安又顯得有些乏力。
在本輪增資擴股後,廣汽集團通過直接或間接共持有廣汽埃安93.45%股權,廣汽埃安員工及廣汽研究院科技人員合計持股比例為4.55%,新的戰投方誠通集團、南網動能、廣州愛安合計持股大約只有可憐的2%。是廣汽埃安只想借混改之名擇機上市,還是單純的沒有資本願意接盤?細思極恐!
2%,一個幾乎可以忽略掉的數字,實在有些耐人尋味。雖然這不是A輪融資,但2%的持股比例,實在是有愧混改之名。並且如果我們進一步從此次戰投方的屬性來看,還能發現很多問題。
根據企業信息查詢平台的數據顯示,這三家戰投方的背後均帶有地方國資或政府背景。比如誠通集團就是一家國務院100%控股的企業;南網動能則是南方電網資本持有75%股權、南航集團持有25%股權的合夥企業;廣州愛安的最大股東則是廣州匯垠天粵,其實控人為廣州市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
這樣的戰投方背景意味着什麼?車叔覺得沒有人敢妄加評論。但不管怎麼説,這與我們理解中的混改並不太契合。廣汽集團直接或間接持有廣汽埃安的股權仍然高達93.45%,在股權沒有被稀釋的情況下,很難説混改有了實質性進展,並且只有幾家國字號企業加入戰投方,也能説明大多數資本對廣汽埃安持觀望態度,且缺乏信心。
既然不想混改,又為何急於加入混改大軍?我們不妨先來看看2021年廣汽集團的銷量數據。
2021年,廣汽集團累計完成產銷213.8萬輛和214.4萬輛,同比分別實現5.1%和4.9%的增長。數據上看,廣汽集團有着不錯的表現,但細看各品牌的銷量我們就會發現,廣汽豐田和廣汽本田兩家日系合資品牌的佔比仍舊高居不下,剔除掉兩家合資品牌後,廣汽集團的全年銷量瞬間變得有些不堪入目。這也導致當時廣汽集團雙股股價紛紛下跌,顯然資本市場似乎不太滿意廣汽集團旗下自主品牌汽車板塊的表現。
所以在造車新勢力利用強大的智能科技和多元化的產品迅速搶佔年輕用户市場,並以極快的頻率完成ABCD輪融資、IPO、上市之後,本想乘着新能源東風有所作為的廣汽埃安開始變得心急如焚。混改、IPO也成為了廣汽埃安當下最緊要的事情,很顯然這是有些急不可耐了,或許隨着當下大環境經濟形勢的愈發嚴峻,廣汽埃安不盡快實現上市恐怕以後就更沒機會登錄資本市場了。
車叔總結
從目的上來看,國有車企的混改本就是為了更快上市,通過上市打造融資平台,獲得更多資金支持的主要手段,並已成為很多從傳統車企分拆新品牌的慣用套路。但對於廣汽埃安來説,本輪增資擴股的表現不得不讓人懷疑,這家一直致力於謀求上市的車企究竟有沒有令資本滿意的實力。但從市場口碑來看,自燃、虛標續航里程、產品力不足,廣汽埃安可是一樣沒少幹。對於向來以玩兒噱頭著稱的廣汽埃安,上市或許也只是幻想中的“烏托邦”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