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一個案例,在1997年-1999年,美國思科公司進行了大力度的併購。
併購是資本市場尋常事,也是資本市場體現作用的重要一環。
但奇怪的是,思科公司對併購進行了一種匪夷所思的操作——每年將6-9成的併購成本計入到研發支出。
這一招不循常規,卻非常高明。
研發支出可以變成研發費用,通過當年的損益攤銷掉。
研發支出也可以變成無形資產囤着。由於無形資產的減值測試操作空間較大,它能安安穩穩地趴帳上充當門面,不對利潤造成壓力。
進可以通過減少利潤把這一塊資產夯實,退可以維持紙面繁榮不折損利潤,這種處理方式還真是動靜皆宜。
反過來,如果按照正常操作——將超出可辨認資產範圍的併購成本計做商譽,則將面臨每年的商譽攤銷,從而對盈利造成壓力;或者面臨每年商譽減值測試的考驗,畢竟盈利會説話,一旦併購分部盈利不及預期,商譽減值或者説商譽暴雷將在所難免,利潤勢必受到影響。
通過這一招妙棋,公司處於了戰略上的進可攻、退可守的地位。
這種操作也只能算小聰明。
不過思科公司的這種手段,倒我突然想起了紫金。
毫無疑問,在某種程度上,目前的紫金和20多年前的思科有不小的雷同之處。
紫金在今年5月,以38.8億的代價收購巨龍銅業50.1%股權;今年3月,以70億的代價併購大陸黃金;之前在2019年,還以83.67億的代價購買耐森資源;2018年12月,還以24億元購買波爾銅礦。
動輒數十億的大併購,紫金動作非常豪邁。
同樣讓人疑惑的是,根據紫金2019年年報披露信息,截至2019年12月31日,帳上商譽僅有3.14億。
這就帶來了這麼一個問題,難不成併購的所有礦山,都是以淨資產成交的嗎?
這不符合邏輯。
結論是:是也不是。因為伴隨紫金的持續併購,一個會計科目迅速膨脹了起來——勘探及採礦權。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在紫金帳上的無形資產中,涵蓋探礦及採礦權餘額222億,其中超過50%由併購產生。
也就是説,紫金併購所支付的代價,很大一部分變成了探礦及採礦權。
相當於紫金把商譽的部分,全記在了探礦和採礦權上面。
這麼操作和思科的行為比較雷同,具體到合理性方面,説合理或者不合理都説得通。
合理在於探礦和採礦權確實有價值,或者説很大價值。
不合理則在於這種價值具備很強的主觀性以及不確定性。同時,這種會計處理完全忽視了商譽的計量,導致了財務的隱蔽性以及很強的可操作性(探礦及採礦權是否減值,全由公司説了算,沒有具體的衡量方法和制衡手段)。
咱們再接着看,過去兩年,針對探礦和採礦權具體的攤銷和減值處理。
2018年攤銷6.7億,減值計提7.12億。總計費用化13.82億,222億的探礦及採礦權,還能攤提16年。
2019年攤銷7.2億,減值計提2.24億。總計費用化9.44億,222億的探礦及採礦權,還能攤提23.5年。
以過去兩年的攤提力度,無形資產中的探礦及採礦權尚需16-24年才能完全解決。
平心而論,這種處置方式還是比較合理的,並不算雷點。
由此我們可以知道,紫金的瘋狂併購,並非沒有形成商譽,而是由於所處行業的特殊性,商譽全化入了無形資產。而且不管是從名義上,還是具體的費用攤提方面,都説不出太過質疑的話。
退一萬步講。如果真把這部分成本從探礦和採礦權劃轉到商譽一欄,大致作價115億。
從近兩年紫金收購的盡是些還沒投產、盈利性很差的項目來看,商譽暴雷的壓力非常大。
2019年,紫金礦業税前利潤70億,對照115億的“商譽”,其實問題也沒有想象中大。
財技高超,但不算離譜。
$紫金礦業(SH601899)$
/x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