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建設銀行召開2021年度業績發佈會。董事長田國立攜多位高管出席發佈會,就新金融、淨息差、房地產貸款等熱點問題進行回應。
無科技不金融
業績發佈會上,建設銀行高管多次強調有關“新金融”的議題。
董事長田國立表示,“新金融”是新發展理念之下的金融思維方式。傳統金融已經發展幾百年了,讓整個社會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走到信息時代之後,人類對社會物質、精神、文化的需求越來越廣泛,金融怎樣能更好地服務社會而不是成為社會的問題成為需要思考的議題。
田國立表示,為千百萬小微企業貸款如果不依靠科技是做不到的。2017年前建設銀行給中小微企業的貸款額度大約在200-300億之間,不良率在7%-8%;互聯網、新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逐步運用之後,在2018年之後,中小微企業貸款額度突破2300億元,不良率1%左右,到達2020年,中小微企業貸款額度到達4500億左右,不良率基本保持在1%左右。不到五年時間,建設銀行普惠金融貸款超過2萬億元。
對此,田國立指出,全新的金融科技的打法可以讓更多的人能夠公平地獲得金融資源和服務。
除此之外,田國立還表示“智慧政務”“裕農通”等也是新金融的邏輯之一。建設銀行基於綠色開放共享的新金融發展理念,將數字化治理能力努力向社會賦能,把盈利放淡一些,贏得社會、客户的信任反而能獲得更廣闊的市場空間。
“為了幫助培育成熟的住房租賃市場往縱深推進,建設銀行在住房租賃方面也躬身入局了,這方面我們也稱之為新金融。”田國立補充道。
淨息差仍有可能下行
年報顯示,截至2021年末,建設銀行境內房地產行業貸款餘額7300.87億元,增幅6.19%;不良率1.85%,較上年末上升0.54個百分點。該行首席風險官程遠國表示,目前房地產行業出現波動,個別客户的風險顯現不能影響整個行業的平穩發展。2021年建設銀行房地產資產質量保持相對穩定,不良率低於境內對公貸款平均不良率,同時重點房企貸款的總量佔比相對較少,對資產質量的影響總體可控。
下一步建設銀行將滿足房地產領域的合理融資需求,加大結構調整力度,重心推進住房租賃戰略,同時做好房地產領域的風險研判和客户的監測,確保資產質量穩定。
建設銀行副行長李運表示,個人住房貸款是建設銀行的優勢領域,當前會積極支持居民家庭的合理住房需求,助力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近期個人按揭需求有所回升,建設銀行將做好針對性的金融服務。
談及淨息差問題,建設銀行副行長張敏表示淨息差管理面臨較大挑戰和壓力。綜合考慮新發放貸款利率下行、存款利率剛性這些不利因素和去年下半年兩次降準、存款定價自律改革會持續釋放等有利因素來看,預計今年淨息差水平仍會有一些下行趨勢,這也是整個銀行業要面臨的問題。
建設銀行將密切關注內外部環境變化,加強風險預判,持續推動新金融行動和數字化金融轉型,持續優化資產結構和負債結構,繼續保持淨息差水平在同業處於合理位次,對此建設銀行表示很有信心。
預計每股現金分紅0.364元
建設銀行董事會秘書胡昌苗表示,建設銀行股價在可比同業中一直表現較好,從2005年以來累計向廣大投資者分紅派息超過9000億元,近幾年現金分紅保持在30%的比例上,今年預計每股現金分紅0.364元。
“相信有戰略眼光的投資者會繼續選擇建設銀行。”胡昌苗補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