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一些長期業績差、讓投資者虧錢的產品仍然向投資者收取鉅額管理費,費率甚至顯著高於市場平均水平,是否合理?
本“投資者虧錢,基金公司賺錢”系列,將重點研究類似問題。本篇是華夏基金旗下產品2022年二季報財報研究的首篇。後續研究將透視更多產品的核心數據。
華夏基金旗下產品二季報已經披露完畢,本文結合財報數據,透視“華夏全球股票(QDII)”這隻產品。
長期業績較差:跑輸業績比較基準超50個百分點
華夏全球股票是一隻QDII普通股票型基金,成立於2007年10月,成立時規模約300.6億元,是當時華夏基金旗下成立最早、規模最大的一隻QDII產品。成立至今已經運營超過14年。
財報顯示,華夏全球股票(QDII)2022年第二季度虧損約3億元,上半年合計虧損約6.3億元。
自基金合同生效至2022年6月底,淨值增長率為負9.3%,期末基金份額淨值僅0.907元。
更值得關注的是,該基金顯著跑輸業績比較基準。自基金合同生效至2022年6月底,跑輸業績比較基準51.94個百分點。
根據2022年二季報數據,該產品過去五年、過去三年、過去一年淨值增長率均為負,且均明顯跑輸業績比較基準。
簡單小結:華夏基金管理的這隻產品成立已經十多年,長期業績較差,明顯跑輸業績比較基準,最近五年、三年的業績也同樣明顯跑輸業績比較基準。
客觀的説,華夏基金這隻產品發行於2007年,隨後次貸危機爆發,在一段時間內業績表現較差情有可原。但是,如上文所述,最近五年、最近三年的業績仍然大幅跑輸業績比較基準,難道也能歸咎於外部環境?
成立以來:累計收取管理費超28億元
根據歷史財務數據計算,自成立至2022年上半年末,該產品累計虧損約41億元,且成立以來沒有向投資者進行過分紅。
但是,財報同樣顯示出,2007年至2021年,華夏基金公司作為基金管理人從該產品獲取的報酬合計約28.06億元。
受淨值下跌及贖回的雙重影響,該產品規模由成立時的300.6億元鋭減至今年二季度末的19.7億元。
儘管最近幾年該產品總規模已經較成立之初大幅萎縮,華夏基金每年仍然能夠收到相當金額的管理費。年報顯示,2021年華夏基金作為基金管理人從該產品獲得的報酬約5583.8萬元。
年管理費率高達1.85%:投資者虧錢,基金公司賺錢
華夏基金能夠從該產品收取高額管理費,一個重要的原因是這隻產品的年管理費費率高達1.85%。
1.85%的年費率是一個相當高的水平,在華夏基金當前管理的產品中高居第一。
華夏基金旗下主動管理型QDII基金的管理費並不一致,其中華夏港股前沿經濟混合A、華夏海外聚享混合發起式A和華夏收益債券A的管理費率僅有1.5%、1.2%、0.75%。多隻ETF基金管理費率僅為0.6%甚至更低。
該產品的管理費率不僅在華夏基金旗下產品中最高,放眼國內整個開放式公募基金市場,也僅有10來只產品的管理費率為1.85%或以上。
華夏全球股票在其基金合同中曾提到:“以國際化視野精選具有良好成長潛能、價值被相對低估的行業和公司進行投資,可為投資者帶來穩健、持續的增值收益。”華夏基金真的按照基金合同所説的那樣去做了嗎?
面對該產品的長期業績,基金公司是否應該降低管理費費率?又憑什麼收取如此高的管理費?
監管部門提出要對“管理能力弱,產品中長期業績持續表現差”等損害投資者合法權益的行為加強監管。
華夏基金是具有國企背景的基金公司,大股東為中信證券。未來該何去何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