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一公斤草魚要20多元了?”當消費者在為不斷下跌的豬肉價格欣喜時,水產品卻已經悄悄漲價了。
據農業農村部“全國農產品批發市場價格信息系統”監測,2021年第20周(5月14日—21日) ,重點監測的水產品草魚、鯽魚、鯉魚、白鰱魚、花鰱魚、大帶魚、大黃花魚中,除花鰱魚外,其餘環比均有所上漲。
從同比看,除了大帶魚、大黃花魚,其他魚種同比均大幅上漲。如,草魚周平均價格 21.73 元 / 公斤,同比上漲 55.0%;花鰱魚周平均價格 19.94 元 / 公斤,同比上漲 51.1%;鯉魚周平均價格 18.22 元 / 公斤,同比上漲 47.5%。
針對水產品上漲背後的原因,業內人士表示:一是隨着氣温逐漸回升,淡水魚產量持續走低。特別是去年受環保政策、疫情、氣候及暴雨洪災等因素影響,導致大宗淡水魚養殖面積和養殖户大幅度的減少,導致市場價格持續上漲,市場供應量也隨之下降;二是國外疫情影響,進口水產的流通和銷售方面防疫管控嚴密,加上消費者擔憂心理,進口水產品受限。
此外,進口水產品數量減少,一定程度上拉動了水產市場價格的持續上漲。海關總署發佈的數據顯示,2021年3月份水產品進口量為25萬噸,同比減少36.2%。鯉魚、草魚、鯽魚、鰱魚、蝦、大帶魚、蟹和大黃魚價格均上漲,以淡水魚品種的價格帶動為主,整體均價上漲3.03%。
業內人士分析,由於休漁期的到來,海魚供應減少。從5月1日至12日起,我國渤海,黃海,東海及北緯12度以北東南海含北部灣海域正處於休漁狀態,並且時間至少為三個月,這也進一步刺激了淡水魚的價格。
圖片來源:全國農產品批發市場價格信息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