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10月4日消息(記者柴華)據中央廣播電視總枱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峯》報道,“開放”是近兩年來中國金融改革中的熱門詞彙之一。2018年以來,金融監管部門推出了一系列擴大金融開放的措施,明確了外資銀行“國民待遇+負面清單”的原則,進一步降低了外資金融機構在華經營的准入門檻和業務限制,進一步激發外資銀行參與中國金融發展的活力。那麼,在眾多外資銀行的眼中,這樣的開放步伐是不是很給力?他們從中看到哪些機會?又有哪些自己的打算?特別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的當下,一些不確定因素給全球金融也帶來更多挑戰。這種情況下,外資銀行業人士們如何看待在中國的未來投資與佈局呢?總枱央廣記者帶您走近幾位外資銀行高管,瞭解一下他們的切身感受。
金秋時節,應中國銀行業協會和北京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邀請,來自全球1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32家外資銀行代表來到位於北京市通州區的北京城市副中心規劃展廳參觀。親身漫步在城市綠心森林公園裏,亦或坐船在大運河上穿行,他們中的很多人不斷感慨着中國近年來飛速的發展。而金融開放是其中聊的最多的話題。東亞銀行(中國)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兼行長何舜華説:“(中國)債券市場就是開放得比較快一點,我們參與的興趣也比較高一點。另外就是個人社會貸款方面,其實其他外資銀行也一直在探討這方面的發展趨勢。證券託管方面其實外資機構也是很感興趣的。當然最終要取決於他們的市場定位和競爭策略是怎麼樣的。”
2018年以來,金融監管部門推出了一系列擴大金融開放的措施,共批准外資銀行和保險公司來華設立了近100家各類機構。持續的開放政策明確了外資銀行“國民待遇+負面清單”的原則,進一步降低了外資金融機構在華經營的准入門檻和業務限制,也為外資銀行在華髮展創造了更好的投資和經營環境。德意志銀行(中國)有限公司董事、德銀中國債務資本市場部主管方中睿表示,開放促使更多的資金、機構進入中國,也給外資銀行帶來更多業務機會。
方中睿説:“各大主要的監管機構都是加大了各項對外開放的政策力度,加上中國人民幣資產從估值和利差的角度,確實目前非常有吸引力。今年我們看到,這些因素就加快促進了國際的投資者進入中國的金融市場,也是促進了人民幣國際化和人民幣作為國際儲蓄貨幣的作用。同時,投資者加入國內市場的便利度大大增加了,包括很多投資者,紛紛開始在國內落地成立分支機構。對我們德意志銀行這樣老牌的、早就在國內成立分支機構的機構,這也是第二次的一個重大機遇期,我們稱之為‘第二個春天’。”
日前發佈的《在華外資銀行發展報告(2019)》顯示,目前共有來自55個國家和地區的銀行在華設立了機構,全球六大洲都有銀行在華設立營業性機構。外資銀行營業性機構總數已經達到975家。從經營指標看,2019年末,外資銀行在華資產總額3.48萬億元,同比增長4.13%,佔中國銀行業總資產1.2%。全年實現淨利潤216.13億元,佔中國銀行業當年利潤總量的1.08%。
當然,也有人説,從利潤等的佔比數據上看,外資銀行佔到中國銀行業市場的比重並不高。不過,中國銀行業協會專職副會長潘光偉表示,對於中國金融市場來説,其所能起到的推動市場多元發展的作用是巨大的:“他們帶來了他們獨到的優勢,母行聯動的優勢,在今後跨境金融服務、市場化的定價能力、風險控制能力等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從而使中國金融市場更加豐富,產品更加多元化。”
而在外資銀行業人士看來,外資銀行在中國的發展不能只是簡單地看其在國內市場的份額。何舜華説:“我們的外資銀行其實在海外幫助我們中國企業走出去,幫助我們中國的居民在海外享受銀行服務,這樣的份額加起來,可能比我們在中國看到的一個報表上面的份額多很多。”
今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蔓延給世界經濟復甦蒙上陰影,各種不確定性使得特別是跨過投資和經營面臨更多困難。這種情況下,外資銀行乃至整個海外資本對於投資中國持有怎樣的態度呢?其實資金的流入流出數據不會撒謊。方中睿表示,近年來外資流入中國是趨勢性增長,而非暫時流入:“我們始終沒有看到國際的資本、資產隨着疫情和一些避險的情緒撤出中國,反而是我們每個月境外資金的流入還是不斷地增加,而且是穩定增長。”
那麼,什麼是外資銀行最看好的未來的中國機會呢?何舜華説,加大中國市場投資不能只看經濟,更要看市場的土壤:“未來我覺得這方面應該會給到我們的外資銀行更多的機會。比如(銀行間市場)一級交易商、利率互換牌照等方面,我們都希望可以再開多一點。我們有信心。經濟,比如互聯網金融,從新產品的角度來看,都是為外資銀行提供一個很好的發展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