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朵財經原創
碳中和之下,新能源汽車在狂跑。
新年伊始,據中汽協數據顯示,2021年全年汽車共銷售2627.5萬輛,同比增長3.8%,結束了2018年以來連續三年的下降局面。
其中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354.5萬輛和352.1萬輛,同比均增長約1.6倍,市場佔有率達到13.4%,高於上年8個百分點,成為汽車行業最大的亮點。
浪潮之下,新能源汽車投融資也步入了火熱期。
據天眼查報告顯示,截至2021年11月,中國新能源汽車領域共獲得融資70餘次,融資總額超800億元,已超過2020年全年融資金額總數。
趁着行業熱度趕緊圈錢,也成為了不少新能源汽車企業的做法。
例如作為傳統非一線汽車品牌轉型新能源汽車的小康股份,憑藉與華為合作的頭銜,僅時隔半年,公司已披露兩份定增,共募資約97億元,這樣的加碼速度令人咋舌。
但目前的小康股份,經營虧空卻仍在不斷加大,而且公司與華為的關係也正在發生微妙變化。圈錢之後,其能否有匹配的回報,實在有太多未知。
圈錢速度驚人論及小康股份的融資動作,可以説較為頻繁。
1月26日晚,小康股份披露了《2022年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預案》,擬募資不超71.3億元,主要用於電動化車型開發及產品平台技術升級項目、工廠智能化升級與電驅產線建設項目、用户中心建設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
其中電動化車型開發及產品平台技術升級項目,投資總額約高達47.48億元,具體內容包括6款電動汽車車型開發以及DE-i平台升級和一系列產品技術研發升級建設。
而電動化車型開發包括:3款高端智能電動汽車開發和3款實用型電動汽車開發;DE-i平台升級包括混合動力高效機電耦合系統開發、高效增程/混動專用發動機開發、高效增程器動力總成開發等三項內容。
談起本次募資項目建設的可行性,小康股份表示,2021年10月,摩根大通公佈了一份看好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前景的報告,報告指出,2025年,中國汽車銷量有35%來自新能源汽車,至2025年中國新能源車年銷量將超過1000萬輛。高端智能電動乘用車將在2022~2025年爆發式增長。公司將抓住市場機會,推動公司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
但其實早在去年6月底,小康股份才剛剛完成一筆25.9億元的定增,募集資金主要用於SERES智能網聯新能源系列車型開發及產品技術升級項目、營銷渠道建設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
據悉,公司上一次定增實際發行股數約5636.89萬股,發行價格為46元/股,鎖定期為6個月。然而截至2022年1月28日,公司股價報45.81元/股,已明顯低於當初的定增價格。
現金流轉為虧空梳理發現,小康股份兩次定增還均離不開補充流動資金。
據公司最新披露非公開發行資料顯示,補充流動資金投資總額約20億元,而去年6月底補充流動資金投資總額約6.98億元。
面對此舉,背後是小康股份現金流的捉襟見肘。自2021年以來,小康股份經營活動產生現金流量淨額開始轉為虧空,並不斷惡化。2021年一季度,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現金流量淨額為-2.61億元,到2021年三季報又進一步擴大至-7.9億元,這是公司近十年來現金流最嚴峻的時期。
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小康股份籌資活動產生現金流量淨額高達23.37億元,這同時意味着小康股份目前的現金流恐只能依賴融資活動來維繫。不過,無法通過自身經營造血,依賴融資過日子,無異於在鋼絲上行走。
去年三季度報顯示,小康股份實現營業收入114.5億元,同比增長24.11%;歸母淨利潤虧損10.83億元,同比下降49.34%。據瞭解,這是自2020年一季度淨利潤虧損以來,小康股份接連七個季度產生經營虧損。
回溯近年經營軌跡,小康股份業績滑坡之勢亦十分明顯。2018至2020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202.40億元、181.32億元、143.02億元,同比下降7.72%、10.41%、21.12%;歸母淨利潤分別為9540.36萬元、6672.15萬元、-17.29億元,同比下降85.33%、30.06%、2690.76%。
2021年,小康股份完成汽車銷量26.66萬輛,同比下降2.55%。同期,我國汽車銷量完成2627.5萬輛,同比增長3.8%,結束了2018年以來連續三年下降的局面,小康股份明顯跑輸大盤。
緊傍華為也有危?縱使擁有了華為的名聲與銷售渠道,盛名之下小康股份新能源汽車表現也並不如意。
2021年,小康股份完成新能源汽車銷量4.14萬輛,同比增長104.39%。對比同期我國新能源汽車完成銷量352.1萬輛,同比增長157.5%,小康股份2021新能源汽車銷量再次跑輸大盤。
具體到車型上,小康股份與華為緊密合作的賽力斯SF5銷量表現不僅一般,而且公司與華為的合作關係也正在發生微妙的變化。
數據顯示,2021年4月至11月,賽力斯SF5銷量分別為129輛、204輛、1097輛、507輛、715輛、1117輛、2205輛、1446輛。儘管這一銷量成績整體呈上升趨勢,但對比同行數據會發現,這要遠落後於同行競爭者。
據同等類型插電混動汽車理想汽車銷量數據顯示,理想汽車2021年12月交付14087輛汽車,遠高於賽力斯SF5任一時期的銷量水平。這表明,即便披上了華為的外衣,小康股份產品銷量也未必能夠理想。
去年12月,隨着問界M5的問世,賽力斯SF5甚至被傳停產。小康集團董事長張興海在2022年新年致辭中表示,“2022年伊始,我們的當務之急就是要舉全賽力斯之力、全集團之力確保問界M5的高質量海量交付。
不過與賽力斯SF5相比,問界M5的華為血統似乎更為純正。華為常務董事、消費者業務 CEO餘承東在問界M5發佈會上表示,“除了提供關鍵的汽車硬部件外,華為手機的工業設計團隊、軟件團隊、用户體驗團隊也參與到合作中。”
因此問界M5的推出,直接引發了市場對於小康股份淪為華為造車代工廠的討論。然而,如果小康股份與華為的關係真的發生變化,小康股份角色轉變為代工廠,那麼小康股份的估值是不是也該重估了?
從去年12月23日問界M5正式發佈以來,換來的是小康股份股價接連下跌的開端。截至2022年1月28日,小康股份股價報45.81元/股,短短一個多月,公司股價累計下跌幅度已接近40%。
在此之前,公司控股股東甚至呈現精準減持。2021年11月19 日,小康股份收到公司控股股東重慶小康控股有限公司的通知,通過大宗交易方式減持其持有公司2719.86萬股股份,佔公司總股本的2%。若按當天收盤價推算,公司控股股東累計套現金額超過16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