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曲大V“抖”起來!從排斥到“真香”,中國評劇院在自我顛覆中謀新生

戲曲大V“抖”起來!從排斥到“真香”,中國評劇院在自我顛覆中謀新生

新華社資料圖

疫情期間,不能聚集,不能演出,許多文藝院團和劇場都被迫按下了“暫停鍵”,但中國評劇院副院長侯紅感覺自己的工作被按了“快進鍵”。“我們從大年初二開始工作,有時還要忙到凌晨兩三點,從來沒有這麼忙碌過。”讓她如此忙碌的原因,是疫情期間中國評劇院加快了在線上平台的運營探索,傳統印象中有點兒“土”的他們正穩步向“網紅”發展。

戲曲大V“抖”起來

點擊中國評劇院的抖音號,戲迷們會有一種陌生而又親切的感覺。明明都是以前熟悉的演員,身段、扮相都沒變,可有的人成了表情包,有的人唱起抖音神曲,有的人用評劇經典唱段講段子“評劇懟起人來太狠了”……要是“戲曲小白”不小心刷到這裏,一定會覺得很新鮮,原來水袖抖起來這麼好看,扇子拿在不同位置有不同的講究……演員們簡單有趣的示範讓人一刷就停不下來。

除了短視頻,中國評劇院還做了十幾場直播,不僅有優秀的青年演員,還有不少名角兒,就連年過七旬的藝術家谷文月也在直播中“連麥”。直播間裏,演員演唱了不少精彩唱段,雖然聽不到叫好聲,但熱鬧的彈幕反映出觀眾的熱情。

侯紅表示,中國評劇院一直想開發線上平台,但過去演出多,根本顧不過來。近期有了時間,他們每天保證在劇院的抖音賬號、微信公眾號等不同平台至少有一次更新。疫情期間,劇院推出羣星版詩朗誦《兄弟》為武漢加油。這段視頻時長不算長,製作卻用了幾天時間,演員分別在家錄製,劇院統一剪輯,風格不統一的還要重新錄製,製作人員工作到凌晨才結束。如今,中國評劇院的抖音號有近二十萬粉絲,在戲曲院團裏也算名副其實的“大V”,“直播打賞雖然不多,但也激勵着我們繼續堅持下來。”侯紅説,每一點來自外界的鼓勵和支持,都讓他們更有信心。

從排斥到“真香”

以前,侯紅會覺得短視頻平台太浮躁,對傳統藝術不友好,現在她覺得,只要懂得利用、找好契合點,這是很好的平台。中國評劇院還專門與中華網等專業平台聯手,由劇院出資源,專業機構策劃製作。

嘗試短視頻和直播對中國評劇院演員於海泉來説也是一次“真香”的體驗。疫情之前,他根本就不瞭解抖音、快手,對網絡主播頗不以為然。當劇院找到他和同在評劇院的妻子鄭嵐一起做直播時,他起初也只當是一項工作。因為夫妻倆被安排在後面亮相,一向不服輸的他覺得必須和別人不一樣才行。為吸引觀眾關注,在直播預告中,他用評劇唱腔唱出抖音神曲《少年》,還想到了直播勾臉的主意。看到於海泉出了“大招”,本來想耍水袖的鄭嵐也不服輸。她想辦法從劇裝廠和戲校借來了七箱服裝和頭面,直播講解戲曲服裝和頭面的講究。直播間人氣最高的時刻,是她找來9歲的女兒一起展示戲曲服裝。

“巧用網絡平台,可以讓更多人喜歡我們評劇。”於海泉説,以前就是不停地演戲排戲,這次直播倒有了一個總結的機會,“我們在講述當中也能反思自己這些年的表演和狀態,對自己也是一種提高。”

46個劇目帶來2000萬流量

除了通過短視頻平台與年輕人交流,中國評劇院也沒忘了想看戲卻來不了劇場的老戲迷。疫情期間,各地戲曲院團推出在線演出資源,但戲曲本就是小眾,地方戲更為小眾,侯紅意識到,只有聯合起來才能形成矩陣效應,吸引更多關注。3月11日到4月19日,中國評劇院搭建的全國地方戲演出中心網絡平台與東方大劇院合作,聯合全國眾多戲曲院團開展線上展演,吉劇、滬劇、曲劇、花鼓戲、黃梅戲、莆仙戲、上黨梆子等二十多個劇種帶來四十多台精彩劇目。令人意外的是,一個多月的展播中,每個劇目都有至少幾十萬次的點擊量,最多的達上百萬次。截至目前,46個劇目總點擊率達2012萬次,“這遠超我們以往的認知,讓戲曲院團的社會效益達到了一個峯值。”侯紅説。

“一定要根據不同平台定製產品,年輕人聚集的短視頻平台要小、快、平,面向傳統戲迷的網絡平台要看名家名角兒。”以往侯紅熟悉的是劇院的藝術生產,如今她似乎又成了網絡產品經理,嘴裏唸叨的都是線上線下、流量、點擊率。

最近,侯紅還在接觸不同平台,尋找更多合作伙伴。中國評劇院將繼續拓展“線上 線下”運營模式的探索,“我們會嘗試更多的線上商業運營,劇院新創的一個小劇場劇目也計劃在線上首演。”


來源:北京日報

記者 牛春梅

流程編輯:吳越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678 字。

轉載請註明: 戲曲大V“抖”起來!從排斥到“真香”,中國評劇院在自我顛覆中謀新生 - 楠木軒